第151章第151章(1 / 1)


上京城。
惠帝驾崩,梓棺停放在惠帝生前居住的干清宫内,并在干清宫设置灵堂,以示寿终正寝。
干清宫中停灵二十七日后,惠帝的棺椁转移至雍和宫永佑殿存放,等待出殡入葬皇陵。
在此期间,宫中按照礼部拟定的殡天丧仪举行大丧礼、朝夕奠、奉移殡宫礼各种祭仪。
当众人都在猜测太子究竟会如何追究梁王带兵进京之事时,太子却命宁王、晋王和梁王回京为惠帝哭灵。
满朝上下心中都门儿清,太子恐怕是要清算梁王一案了。
而青州和荆州传回的消息却称,宁王封随和梁王封逸皆不知所踪,梁王正妃和侧妃也被发现死在了梁王府中。
梁王封逸极有可能是畏罪潜逃,但宁王这又是哪一出?
晋王封羡曾带领豫州兵力阻挡了梁王进京的步伐,虽说他不过只拖住了梁王短短两日,但也为太子回京争取了时间。
晋王本就立了功,若是拒不回京,倒还像是心中有鬼的样子,因而封羡便带着王妃谢箐,夫妇俩均着一身素服,回京奔丧。
在内阁、礼部和翰林院历时多日的讨论之后,最终提出将惠帝的徽谥号定为“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1】
太子封湛点头应允,并令工部造办册宝。
惠帝驾崩的,对新帝以示拥戴,称为劝进。
并且每每都会出现三劝两让的虚套。
即大臣始劝,皇储不允;再劝,仍不允;直至三劝,储君才“勉强”从之,同意即帝位。【3】
在惠帝入陵之后,朝臣们又陆续上表向太子劝进,但三次之后,太子依然没有应允。
从太子府传出的消息仍是那句话,
“太子妃回京之日,便是太子登基之时。”
而太子妃离京也已多日,却丝毫没有要回来的迹象。
如今天下大定,上京城的小姐夫人们又开始有了八卦的闲情,这些时日京中也出现了些许关于太子妃秦烟的半真半假的传言。
有人说太子妃秦烟似乎畏寒,而这种体质,是极不容易受孕的。
太子同太子妃成婚也有了些时日,但迟迟没有传出太子妃有孕的消息。
听说益州被攻破时,太子妃还端了益州王府,这可不像是个怀着身孕的女人能干得出的事。
难道……传言是真的?
太子即将登上帝位,后宫不可能只有一位皇后,定还会纳别的妃嫔。不论太子有多么看重太子妃,这皇室总得要开枝散叶不是?
于是,有些心思活络的夫人小姐们就打起了进宫的主意。
这里面也包括御史大夫嵇崇的夫人。
是夜,嵇夫人向御史大夫嵇崇试着道:
“老爷,我们的女儿是不是可送进宫中,以嵇府的家世,女儿封妃也是足够的,到时候……”
“住口!”嵇崇压着声喝止了夫人未尽的话。
嵇崇谨慎地看了一眼紧闭的房门,而后转头向嵇夫人道:
“妇人之浅见!”
“送女儿进宫?这话都是你能乱说的?你是嫌我嵇崇活腻烦了?”
“朝中的事我从未对夫人隐瞒,夫人你不知道太子殿下直到现在都没将之前太子妃被弹劾一事翻篇?”
“太子要为太子妃算旧账,而我们御史台参与了多少夫人心中大概也有点数。”
“这个时候,谁敢撞上去触霉头?”
“以太子妃的手段,我们女儿就算能进宫,能斗得过太子妃?”
“夫人打消这个主意,以后休要再提,就算今日宫中真要进新人,也让我们女儿躲远点。”
“记住了吗?”
最终嵇夫人僵着脸点了点头。
她不过就是想想罢了,更何况,女儿也有这个意思。
那就等等再看吧……
翌日,御史大夫嵇崇携厚礼拜访了安大学士府。
大学士安世凤的书房。
嵇崇面色尴尬地向安世凤开口:
“当初,御史台弹劾太子妃,是受了王相的影响,且御史台的众臣僚也是思想过于固陋守旧,觉得太子妃一女子不该在西戎有此嚣张的动作,因而才参与了弹劾。”
“安大学士,您是太子殿下的太傅,深得太子殿下信任,殿下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劳烦安大学士透透口风,出出主意。”
“太子妃久不回京,太子殿下一直拒绝即位,这么拖着也不是办法。”
“终归得让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消了这个气才是。安大学士,您认为呢?”
嵇崇看着茶台对面正在慢条斯理煮茶的大学士安世凤,静静地等待安大学士给他点提示。
一盏茶之后,嵇崇从安大学士口中得到了这么一句话,
“木有本,水有源。”
本?源?
嵇崇脑中不断萦绕着安大学士的话,出大学士府,去了御史台

何为本,何为源?
嵇崇脑中灵光一现。
太子是因太子妃被弹劾之事而不豫,想要太子消气登基,他们的奏疏里夸什么太子,应当夸太子妃才对!
在之后的几日里,自御史台起,朝臣们陆续上书,而众臣僚的口径出奇的一致:
“对此次西戎,朔北、南疆以及守卫上京的将士们应论功行赏,其中,太子妃当居首功。”
“太子妃兵不血刃拿下西戎;控制西戎让突厥孤立无援,太子妃还带人深入突厥腹地奇袭突厥汗王,致突厥可汗重伤;太子妃拿下益州王府,结束了益州妄图分裂割据于大夏之外的乱局,太子妃对大夏之功劳数不胜数……”
众臣的奏疏里无不对太子妃秦烟极尽溢美之词地歌功颂德。
此等奏疏在太子的书案上垒了高高的几摞之后,太子对朝臣们的提议点头应允,而后命兵部和礼部拟定赏赐的名单和内容。
礼部将拟定赏赐的奏折递交太子府,而折子被送回时,上面添了太子封湛的一条批复:
“将西戎和益州赐为太子妃秦烟的封地。”
此消息一出,满朝皆惊!
整个西戎和益州作为太子妃的封地?
虽说这两个地方被拿下,太子妃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是否有些过了……
很快,内阁和翰林院拿出了一套说辞,让这些对给太子妃定封地似有异议的臣僚们闭了嘴。
“大夏开国之初,高祖也曾给共患难过的皇后定下封地豫州,只因多年后皇后逝世,豫州才被收回而已。”
朝中的反对声音逐渐消失。
但谁人不知,搬出高祖,不过是太子殿下为了能够名正言顺地给太子妃这极大的体面,而寻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
高祖同其元后是公认的伉俪情深,看来,太子殿下同太子妃也不遑多让。
想当初萧太后也只是将益州封给自己老友,这才勉强给太后自己留了个后手,没想到太子殿下却直接让益州和西戎成为太子妃的封地。
传言中的太子殿下极宠太子妃,应是不假。
奉天殿颁出由礼部和翰林院共同拟定封赏诏书,并昭告天下。
而太子妃被赐予西戎和益州两处封地,这个消息,又会让多少人震动……
太子软了口,命礼部和钦天监着手准备登极大典和立后的仪程。
朝臣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而太子府紧接着传出另一则消息,让满朝又是一惊。
太子殿下即将巡幸西北。
在太子殿下西巡期间,命晋王留守上京,代行监国之责。
晋王封羡没想到自己居然还会被太子委以重任,虽说满朝都是太子的人,他这监国也只是流于虚名,并无多少实权,但太子这个举动,似乎给了他一个或许能够安稳度过后半生的信号。
此次太子西巡规模浩大,扈从的赤峰军兵将共计五万余人,参与人员为数甚众。包括六部部分官员,随行人员里面还有内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安世风和户部尚书杜贤。
户部尚书杜贤同去,是因为太子殿下命他前去视察西戎和益州,以及同西域的商路。
而礼部尚书安大学士的任务,却是同迎接秦烟这位即将登上后位的太子妃有关。
太子的这场西巡,说是为公不假,但另一个原因也是真。
太子殿下是要亲自去迎回太子妃啊!
七月末,祭天地、社稷、太庙和孝陵,西巡队伍从上京城出发,往西而去。
梅山。
封湛是在傍晚时分上的山,即将见到让他思念成魔的女人,封湛一刻都不想再耽误。
彼时,秦烟正斜倚在万雪斋院子里的一张软塌上,由身旁的沈莹摇着扇子,乘着凉。
整个梅山,从山顶到山底,都守着秦烟的人。
在万雪斋被秦烟强行征用之后,遗山大师便面色难看地又去四海云游了。
离开时,遗山倒是有些疑惑。若照往常,小烟烟来他这儿都是独来独往,但此次却是声势浩大,所带护卫如此之众,还真不像是小烟烟一贯的风格。
以她的身手,还需要这么多护卫?不至于啊!
遗山想不出个所以然,摇着头下山而去。
哎,经此一遭,得另寻一处山头隐居咯。
而太子上山的消息,秦烟自然也是……同意即帝位。”改编自《明代宫廷典制》第78页。

最新小说: 我的网络恋情 徐娘风情(师母风情) 孔雀王之铠甲魂 孔雀王之式鬼 慾望程式(科技的时代) 孔雀王之追傩 孔雀王之解仙 暗夜糜灯 三原色(调频) 舞男事件簿(公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