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清赶紧屁颠屁颠的追了上去,毕竟是正牌夫人,怀着老何家的崽,有些脾气又怎么了? 秦淮茹嘴巴都翘上天了,何大清哄了好一阵子,都没有哄好。 何大清的耐心一次又一次的被耗尽,索性摊牌了。 “媳妇儿,爷被部队下了征召令。 后天,后天爷就要北上了。 你要是想留在秦家村养胎,那也可以,毕竟有娘家人的照顾” 秦淮茹耍小性子的心情,一下子就没了。 眼睛瞪的老大,眼神闪烁着,想从何大清眼里看出点什么。 何大清确认的点了点头,秦淮茹连忙扯住何大清的胳膊。 “爷们,能不能不去啊? 你跟军爷们求求情,就说你媳妇刚怀上娃” 许是知道这法子一点用都没有,秦淮茹说话都带起了哭腔。 “我秦淮茹才过了多少天的好日子?老天爷啊,怎么就见不得人好? 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活啊? 孩子不能以出生,就没有爹啊。 还有,还有别人一定会说,我秦淮茹是克夫命,是我把你给克死的” 何大清一听,突然觉得有点道理。 貌似前世,你不也把那个短命的贾东旭给克死了嘛? 该不是秦淮茹,真的有克夫命吧? 按道理来说,爷何大清的命怎么也比那短命鬼贾东旭强一点吧? 爷一个崽都还没生下来,就要上西天? 肯定不是那么回事,爷偏不信了,爷肯定能活着回来,再让秦淮茹下七八个小崽子。 至于怎么哄好秦淮茹,何大清也是有办法的,只不过太耗钱。 从布兜里把掏出了厚厚的一大迭钞票,差不多一百万的样子,给刘岚的也是这个数。 也就白寡妇少了些,谁让她没有怀上崽呢。 秦淮茹果然不再哭哭啼啼了,眼睛冒光的看着何大清手里的钞票。 这辈子,可是第一次见那么多钱。 一万一张的票子,那么厚厚的一迭,整个秦家村都翻不出那么多钱来。 何大清将钱放进布兜,布兜挂到秦淮茹的脖子上。 秦淮茹顿时喜笑颜开,手摸进布兜里去,舍不得撒手。 好一会儿,秦淮茹才恢复了理智。 既然事已成定局,秦淮茹也是个爽利的人,自然不会再拖拖拉拉。 待在秦家村?那是不可能的,一秒钟都不想再待下去了。 有了那么多钱,四九城啥好吃的买不着? 四合院的大房子,住着多舒服?再也不想住这种,又矮又暗又潮的土屋子了。 很快就收拾好了衣裳,秦淮茹迫不及待的要回家。 就是村口停着的驴车,秦淮茹有些看不上眼。 埋怨何大清: “何大清,怎么不骑自行车来接我。 是不是在外头有人了,看不上我们母子二人了? 要是这样,我就随了你的意,不回家了。” 何大清不胜其烦,它娘的,没完没了了是吧? 脸上却是露出讨好的笑容: “嘿嘿,媳妇误会爷了。 驴车稳当一些,爷这不是担心你肚里的娃娃嘛? 你看,这还加了一床棉被在上头呢。 你往上一坐,裹着被褥,一点都不冷 怎么样?是不是比坐自行车舒坦?” 秦淮茹傲娇的扭过头,全当何大清是空气。 还别说,坐在被褥上,驴车摇摇晃晃的,瞌睡都要来了,确实是比坐自行车舒服。 回到家,秦淮茹红着眼,揉着面团,准备多做些窝窝头,让何大清路上吃。 何大清一麻袋一麻袋的,往家里搬东西。 腊肉,咸鱼,白面,白糖,盐,各种不容易变质的食品。 面缸,柜子里,床底下,塞的满满当当的。 何大清恨不得把整个屋子都塞满,但还是保留着一些理智,毕竟这些再能久放,也是有个期限的。 忙了一小会儿,何雨水就放学回来了,找何大清闹了几块糖,屁颠屁颠的去写作业。 何雨柱还是老样子,一副半死不活的肾亏样,看来在外头,相好的不止一个寡妇。 饭桌上,何大清难得的没有喝酒骂人,一本正经的跟何雨柱唠着家常。 “柱子,你爹我,接了个北上的运输任务。 是长期任务,估计得在北边待个一年半载的。 老子不在家,你就是家的唯一男丁。 要照顾好你妹妹和你娘,对了,还有你表姑刘岚,知道吗? 有事儿,找你师叔师伯商量商量。 可别找院里的人,尤其是易中海那个死太监,心眼坏着呢。 刘大脑袋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最喜欢干落井下石的勾当。 前院的阿贵,虽然小气抠门,贪财了一些,但只要给他点实惠的,勉强算个正常人,至少没啥坏心眼儿~ 吃吃吃,就知道吃,个傻玩意儿,老子打爆你的头~ 老子跟你说的话,都记清楚了没? 雨水,家里就你一个会读书写字的,爹会经常寄信回来的,记得念给你娘听~” 何大清最终还是没忍住,把傻柱给痛打了一顿。 它娘的,老子说话,个傻玩意一边抠着鼻屎,一边抠脚,根本不把老子放在眼里。 厂里只给了三天时间,最后一天。 何雨柱中午和丰泽楼的师兄弟们联络联络感情,期望自个没在家时,他们能帮衬帮衬何雨柱。 晚上又找老猪喝了一顿大酒,姿态摆的很低,也是希望何雨柱有事找上门的时候,老猪能念他何大清一点旧情。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一大清早,天还没亮,就有人来敲何雨柱的门。 何雨柱骂骂咧咧的开了门,看着外面的军汉,顿时哑火了,赔上笑脸。 它娘的,这是怕爷爷跑路,提前守着爷爷啊。 背着一个大包裹,在秦淮茹哭哭啼啼的声音中,何大清埋头走进风雪之中。 院里众人,看着何大清跟着军汉走了。 大多数人脸上,都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就差笑出声来了。 尤其是贾张氏和易中海几个,一脸的狞笑,眼里说不出的恶毒。 一辆木炭卡车,一身军绿色的棉衣和薄棉被,半车木炭,还有一张地图,就是红星轧钢厂支援何大清北上的全部物资了。 路上有固定的补给点,倒也不用担心饿着。 最怕的就是困在雪天的路上,一般人肯定熬不过去。 而且征召调令上,时间还紧凑的很,年前需要赶到前线某个指挥部报到。 何大清心里拔凉拔凉的,这哪里是征召调令,根本就是奔着要人命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