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农家后娘巧种田 > 农家后娘巧种田 第139节
</br> 尤其,她还只是个后娘。
</br> 比他这个当爹的做的还好……
</br> 灶膛里头的火光,映衬的白石堂的脸通红,一双眸子中的光,也显得越发深邃。
</br> 锅中的排骨汤,咕嘟咕嘟冒起了泡,热气中夹杂的香气,弥漫了整个灶房,渐渐的飘到院子里头。
</br> 院子里的苏木蓝,抽了抽鼻子。
</br> 别说,闻着怪香的,滋味应该不会差。
</br> 晨起苏木蓝胃口不好,这会儿闻到这香气,肚子还真有些饿了。
</br> 白石堂在灶房里头看排骨炖的差不多了,便和了面,往锅边贴几个饼子。
</br> 贴饼子,死面的,熟了后没有那么发,泡到排骨汤里头吃的时候,不至于给泡烂了。
</br> 等到饼子差不多快熟的时候,孩子们下学回来了。
</br> 一进院子,孩子们先围着苏木蓝嘘寒问暖。
</br> “排骨快炖好了,你们洗洗手,待会儿准备吃晌午饭。”白石堂提醒道。
</br> “好嘞。”四个孩子急忙舀水洗了手,帮着一块搬桌子,搬板凳,舀饭端饭。
</br> 一通忙活,一家六口,围着桌子吃起饭来。
</br> 排骨炖的烂糊,萝卜的软硬也恰到好处,炖肉的料放的也合适,整体来说这锅萝卜炖排骨是十分好喝的。
</br> “爹炖的排骨真好吃。”白米豆感慨道,“跟娘做的快要差不多了呢。”
</br> “觉得好吃的话,吃完就再去舀一些,锅里头还有。”白石堂笑道。
</br> 孩子们要长身体,白石堂做的时候,多做了一些的。
</br> 量管够。
</br> 不过,白米豆说他炖的排骨快赶上苏木蓝的手艺了。
</br> 也就是说,苏木蓝做的,比他做的好吃的多。
</br> 白康元来的时候,也说过,苏木蓝做吃食手艺精巧,也靠着这好手艺在镇上和人合伙开了吴记,生意不错。
</br> 可白石堂记得,先前苏木蓝刚嫁进来的时候,厨艺并不算好。
</br> 勉强入口的水准。
</br> 但人到了绝境之后也会想方设法的去寻出路,想想那个时候,苏木蓝也是没有别的法子,只能在这方面想了法子,来谋求出路吧。
</br> 白石堂这般想着,低头吃饭。
</br> 苏木蓝没注意到这些,也没想太多,只觉得这排骨炖的入味,比平日里多吃了半碗。
</br> 下午,孩子们上学,白石堂收拾家。
</br> 一是收拾自己住的那个屋子,随手用的东西,该添置的添置一下。
</br> 二来是收拾一下院子里头。
</br> 收了萝卜白菜芥菜后的菜地,修整修整,种点冬菠菜,撒点芫荽,冬日里有个绿叶菜可以吃。
</br> ------题外话------
</br> 还有一章,会晚一些~
</br> 第461章 迷信(补月票加更12)
</br> 冯氏和白金北上门来了。
</br> 白石堂归来,白金北从前和白石堂关系也算不错,现在又跟苏木蓝合作做作坊,自然想跟他说说话。。。
</br> 见白石堂在那翻腾菜地,便拿了铁锹来一块搭把手。
</br> 冯氏则是听说苏木蓝扭了脚,上门来瞧病人。
</br> 来的时候没有空着手,带了她做的酱烧小肉丸来。
</br> 冯氏爱吃,跟着苏木蓝也是喜欢钻研吃的,现如今冯氏这厨艺已是十分不错了,酱烧小肉丸,看着也是色泽鲜亮,喷香扑鼻的。
</br> “你这伤了脚,行走也不大方便的,做饭是更不能了,你这嘴我知道也是挑的很,孩子们忙着上学,会做的饭也有限。”
</br> 冯氏笑道,“这两日我就多给你做几道菜送了来,你变着花样儿来吃。”
</br> “你家里头也忙的很,再忙活这个,就更累的慌了,白石堂做菜也不错,今儿个都是他张罗的。”
</br> 苏木蓝笑着婉拒。
</br> 县学那每年春季都会举办招生考试,白永和要参加来年春天的考试,最近是每天苦读。
</br> 冯氏这儿心里也颇有压力,一日三餐,绞尽脑汁的来做。
</br> 且现在白金北虽说不必成天往外跑了,可变蛋作坊这里的大小事,都得白金北一个人来操持,家里头租到外头的地,也都得照看着,也是十分忙碌的。
</br> 冯氏的公婆,年岁也一天一天的大,帮衬她的事儿也是有限,家里头的各项事,大都落在了冯氏一个人的头上。
</br> “那敢情好。”冯氏看了一眼在旁边和白金北在那说话的白石堂,笑道,“你刚好趁这段时间,也好好歇一歇的。”
</br> 苏木蓝平日里,忙碌的很,冯氏瞧着,都替苏木蓝喊上一句辛苦的。
</br> “这副模样,不歇也得歇着了。”苏木蓝摸着自己的腿,自嘲了一句。
</br> 冯氏抿嘴直笑,伸手碰了碰苏木蓝的胳膊,压低了声音,“哎,我说,你这前脚刚说了觉得白石堂还活着,这后脚白石堂就真活着回来了,你这嘴是不是开过光的?”
</br> “你得了空,也多念叨念叨我家永和咋样,说不准借了你这开光的嘴,永和明年也能考上县学的。”
</br> “你到是越发迷信了。”苏木蓝没好气的答了一句,“从前还说不信鬼神的,这会儿好了,开光这事儿都惦记上了。”
</br> “我这不也是心里头不安定嘛,总感觉多做点事儿,心里头也安生一些。”冯氏道,“前几天我娘去庙里头求福,那庙里头的主持还说,既然是要求善果,那就得多结善缘才行。”
</br> “这不,我刚鼓动了我家金北,往咱们村族学再捐二十两的银子,给孩子们买些笔墨纸张,书本啥的,也算是结点善缘。”
</br> “等到腊月十五的时候,我准备再去趟福济寺,去上柱香,添点香油钱……”
</br> 看着冯氏在这儿叨叨的说,苏木蓝也是瞪大了眼睛。
</br> 果然,无论古今,对于孩子升学之时,家长都是操碎了心。
</br> 冯氏这做法,跟现代社会孩子高考时,高举葵花,身着旗袍的父母,可谓一般无二。
</br> 第462章 避嫌
</br> 若说这是迷信吧,可这般的好意头,又不需要多大的代价,做一做心里安心,也不是不能。
</br> 尤其冯氏这个大大咧咧,从不在意这些的人,这会儿念念叨叨的说这些,可见她对白永和这次考县学是何等在意。。。
</br> 而这份在意,苏木蓝也是知道的,以冯氏的性子来说,并不是为了自家的面子,更非盼着孩子有多大的前程,而单单是不想让白永和自己失望。
</br> 寒窗苦读,不单单是父母和家人,自己也是有目标和指望的。
</br> 付出的辛苦,在得到验证的那一刻,本人比家人要更高兴,更有成就感。
</br> 白永和应该也是抱着满满的期望的。
</br> 而冯氏,是希望看到自己孩子因为成功而高兴,而不是因为失败而沮丧。
</br> 苏木蓝能够理解冯氏此时的心思,直点了头,“愿意去求一求也好,算是图个心安。”
</br> “就是这么说。”冯氏见苏木蓝明白自己的心思,笑眯眯地点了点头。
</br> 两家人在这儿说了一会儿的话,作坊那边的人来寻白金北,白金北便也就先去变蛋作坊那瞧一瞧。
</br> 冯氏又说了会儿话,也先回去。
</br> 白永和快下学了,她要早点回去,给孩子炖点汤。
</br> 读书辛苦,营养得跟上。
</br> 临走的时候,苏木蓝喊冯氏从家里头拿点辣白菜走。
</br> 苏木蓝自己腌的辣白菜,仿照现代东北那腌制的,冬日吃起来,酸辣可口,吃起来十分开胃,家里的孩子,还有白永和都喜欢吃。
</br> 冯氏也是喜欢吃的,得了辣白菜,欢欢喜喜的走了。
</br> 刚出门两步,白金北跟了上来。
</br> “作坊那的事儿忙完了?”
</br> “嗯,忙完了,没啥大事,就是捞变蛋的工具坏了,我去给他们拿一下备用的。”
</br> 变蛋作坊那,都有条不紊的,白金北也只是协助处理一些杂事了。
</br> “刚我看你跟白石堂聊的高兴,都说了些什么?”冯氏问。
</br> “就是说了些家常的事儿,”白金北道,“原本我还说要不要跟白石堂说说这作坊的事儿,毕竟夫妻两人本为一体的,他知道也正常,结果白石堂却说这作坊是人苏氏的,他不适合知道太多,还交代我往后有啥事还是直接跟苏氏商量,不用跟他打招呼的。”
</br> “看这架势,闹得跟两个人搭伙过日子,各忙各的似的。”冯氏笑了起来。
</br> “我刚开始也诧异的很,不过仔细想了想也是,这白石堂离家这几年,家里头的事儿都是苏氏在张罗,这作坊也好,镇上和县城里头的铺子也好,都是人苏氏自己白手起家张罗起来的。”
</br> 白金北道,“这家里头日子好过了,白石堂突然回来了,有些人都要在背后念叨人白石堂命好回来享福的,白石堂避避嫌,也是应该的。”
</br> 不让那些人在背后说三道四的,最重要的是,也不让忙活了这两年的苏氏心里头别扭。
</br> “那倒是。”冯氏点了点头,又忽的道,“对,你这两天得空去趟县城,给永和添置点笔墨纸张啥的。”
</br> ------题外话------
</br> 感谢“星星永远也不会属于太阳。”、“潇湘书友102”、“。”、“egu”、“小琪释”、“璐璐大人”、“出生之土”、“¥”、“居居”投出的月票,谢谢各位小可爱~
</br> 第463章 去县城
</br> “这段时日,爹娘起色也不好,冬日里头了,不成也带爹娘去县城瞧瞧大夫,抓点温补的药材回来。”
</br> 白金北出生时,算是老来得子,白金北的爹娘,已经六十多岁,在村中已经是高寿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