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农家后娘巧种田 > 农家后娘巧种田 第121节
</br> 他不好说话,你便给他留上一份,我通情达理,你便对我不管不顾,这是有些欺负老实人的意思了。
</br> 陆雯晴为此,也是有些头疼,只能特地来寻了苏木蓝两趟,商量着能不能多给七里香这里供应一些变蛋。
</br> 尤其,等到过了夏日后,陆雯晴想把府城那的七里香也开起来,这变蛋的量,需求也更多了一些。
</br> 苏木蓝也是七里香的股东之一,铺子赚钱,她分得的钱自然也多,陆雯晴的提议她自然是上心的,也愿意多做一些。
</br> 只是这样一来的话……
</br> 虽说这变蛋做起来工序也简单的很,将鸡蛋泡到那石灰泥里头,再搁到锯末、稻谷壳这些里滚上一滚,等略微晾一下后,拿到屋子里头存放着就好。
</br> 现在西屋彻底空了,在那摆上架子,晾变蛋的地儿还是有的,但这做变蛋的量一下子增多后,于苏木蓝的体力上而言还是有些吃不消。
</br> 赚钱虽然是好,但身体却是更重要。
</br> 尤其在这个医疗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来说,日常保养和适当的休息变得尤其重要。
</br> “苏嫂子若是忙不过来,我从家里头拨两个勤快踏实的丫鬟过来,帮着苏嫂子一块做?”陆雯晴提议,“这月钱还从我院子里头结,在嫂子家吃口饭就行。”
</br> “平日里不忙的时候,也帮着苏嫂子做做饭,做些地里头的活计,苏嫂子也好轻松一些。”
</br> “陆掌柜是好意,只是总归不大方便。”苏木蓝张口婉拒。
</br> 她刚到这里时,还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慢慢和四个孩子磨合好的,这个家也一点一点的拾掇出了样子,俨然是她的小天地。
</br> 这样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里,要是来两个外人,总归不大方便。
</br> 且都是成年人,半路跟着她做活,脾气秉性都不熟悉,到时候话说的轻了重了,事儿做的多了少了,反而容易起了摩擦。
</br> 苏木蓝目前和陆雯晴在生意合作上还算舒心,不想因为这种事再增添什么烦恼。
</br> 再者,既然变蛋销量不错,也是可以琢磨琢磨的。
</br> “这事儿我来想了法子,陆掌柜这里放心吧。”苏木蓝又道。
</br> 陆雯晴见苏木蓝这里似乎有自己的打算,便应了下来,只和苏木蓝聊起七里香现如今生意红火的事儿。
</br> 等陆雯晴走后,苏木蓝把剩下的那些鸡蛋都裹了石灰泥,滚上锯末后,拾掇起来,又从西屋里头,捡拾了一些已经放置够天数的,拿小竹篮子装了,往冯氏家去了。
</br> 第403章 赔钱
</br> 冯氏正在家里头晒绿豆。
</br> 家里头绿豆种的早,这会儿已经有长成黑荚的,摘了下来后,搁在日头底下好好晒上一晒,豆荚自动脱落,用筢子把豆荚清理掉,剩下的绿豆粒儿,再晒上三四天,便可以用葫芦装好,放起来等着往后随时熬绿豆汤喝了。。。
</br> “咋就你一个人在家,金北哥不是从外头回来了么?”
</br> 白金北只要在家的话,是绝对不会让冯氏干这些活的。
</br> 苏木蓝说着话,放下手里头的小竹篮,帮着一块把绿豆的干荚给捡拾出来。
</br> 绿豆已经晒了一会儿,干荚十分容易从绿豆上剥离。
</br> “害,别提了。”冯氏有些闷气地应了一句,也无心拿筢子了,一屁股坐在旁边的矮凳上头,“这不从去年开始,金北就忙着跑药材生意么,却跑了快一年了,可这生意实在是难做的很,钱更是没看赚着,成天东跑西跑的,白搭进去几双鞋和几罐子茶叶。”
</br> “前两天回来,跟爹娘商量了一下,说这药材生意实在是不好做,就想着不成就不做了,也免得伤神费力地,最后落不着啥,爹娘也同意了,金北就出去一趟,把剩下的货给处理处理。”
</br> “趁着这会儿天还行,免得过个夏天,受热又受潮的,药材品相不好,更卖不上价钱了。”
</br> “要我说啊,家里头那么多地,也没啥大花销的地儿,自家种两亩,剩下的都租出去,这吃喝也是不愁的,就别费那个劲,去外头跟别人抢生意做,那能是容易的事儿?”
</br> “金北哥也是想着多赚些钱。”苏木蓝笑道,“旁的不说,就永和读书这事儿,这会儿是在这里,等往后有出息了,要去县学,县学虽说束脩便宜,可这平日里给先生的孝敬,同窗之间的往来,怕是连笔墨纸砚,都比这时候要贵上太多。”
</br> “再加上这一轮一轮的考试下来,再加上往后娶亲成家的,要花银钱的地儿也是多了去了,这会儿就得打算起来才行了。”
</br> “你看我不也是这个情况?这吴记和县城里头的七里香,看着是每个月能赚上不少的钱,可往后家里头四个孩子,谁要是想学些啥的,各个花销都不会少,我也算是早点做准备,免得到时候抓瞎了。”
</br> 听苏木蓝这么说,冯氏这刚刚的唉声叹气少了许多,点了点头,“是这么回事。”
</br> 也觉得苏木蓝为了这四个孩子实在是操劳的很,神色顿时有些凝重,“也是难为你了。”
</br> “害,啥难为不难为的,既然应了这声娘,总得尽了当娘的本分吧。”苏木蓝抿嘴直笑,“这说到底,我也是含了指望了,孩子们长大了有出息,往后我也有人伺候不是?”
</br> “你养他们大,他们伺候你老,那还不都是应该的?”冯氏也笑了笑,问道,“哎,你今儿个咋有空来我这儿说话了,前两天不是还说忙着做变蛋,连我喊你去集市上逛一逛,你都不得空的。”
</br> “就是因为变蛋的事儿来的。”
</br> 第404章 走个过场
</br> 苏木蓝拿了小竹篮过来,“上回你说吃着不赖,这是前几天刚做的,今儿个能吃了,晌午刚好拌个凉菜。”
</br> “得,正惦记这个味儿呢,可巧你就送来了。。。”
</br> 在苏木蓝这边,冯氏也是不客气的,尽数都收了起来,把空竹篮子给了苏木蓝。
</br> “这变蛋现吃现剥,不剥外头石灰的,这种天儿能放一两个月的。”苏木蓝叮嘱了一句话。
</br> 冯氏听到这句话,撇了撇嘴,“得了吧,就你送的这些,怕是五天都不够的,还指望着我放着它们下崽不成?”
</br> “还真是,险些忘了你这嘴啊,最是贪吃了。”苏木蓝咯咯笑了起来。
</br> “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我。”冯氏没好气地瞥了苏木蓝一眼,“拿这事儿来打趣我,也是一点新意都没有了。”
</br> 苏木蓝抿嘴直笑,“不跟你说笑了,有桩正经事,想着金北哥回来了,你跟金北哥商量商量?”
</br> “啥正经事?”冯氏一听这个,顿时打了精神,人都坐直了许多。
</br> “就是这变蛋的事儿。”
</br> 苏木蓝道,“这不这变蛋在吴记卖的好,县城里头的七里香也是供不应求,刚我来之前,七里香的陆掌柜来了一趟,说是能不能多做点变蛋来卖,还说府城那边也要再陆续开上两个铺子,这样的话,这变蛋要的量就更大了。”
</br> “我这里忙是肯定忙不过来,且这变蛋我也有心往后做的更多一些,往外卖的更多一些,便寻思着要不要在咱们村开个变蛋作坊出来。”
</br> “收鸡蛋,做变蛋,卖变蛋,不能说这变蛋作坊能够赚个钵满盆满吧,可赚些日常零花,大约也是可以的,只是冯嫂子也知道我,这做个吃食,手艺还行,要是管个作坊出来,到是太难为我了。”
</br> “就想着你跟金北哥愿意不愿意跟我一块在村子里头筹建这么一个作坊,咱们两家各自出一半的钱,我出配方,你和金北哥管作坊,利润你家六,我四,看成不?”
</br> “成啊,等金北回来,我就跟他说这事儿。”冯氏点头应答,“这变蛋吃着好吃,肯定也好卖,这作坊肯定能赚钱,金北肯定能答应。”
</br> “你还是跟金北哥商量商量再说。”苏木蓝道,“虽说生意不大,却也是个生意,咋的也得想一想,看合得来不。”
</br> “那就听你的,走个过场。”冯氏点了点头。
</br> 走个过场……
</br> 这话,咋听着有那么点别扭。
</br> 不过冯氏的性子,苏木蓝也是清楚的很,便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又说了一会儿这作坊细节的事儿。
</br> 冯氏对这事儿也感兴趣的很,认真听苏木蓝说的每一句话。
</br> 等到快晌午,外头传来孩童们嬉笑打闹的声音。
</br> “估摸着族学散学了,我得先回去给孩子们做晌午饭了。”苏木蓝站起了身。
</br> “成,你先回去,等金北回来了,我跟他说这事儿,我估摸着,早的话半黑天,晚的话,明天也就回来了。”
</br> 冯氏送了苏木蓝出门,等她走远了,这才回家里头,准备拾掇着做晌午饭。
</br> 第405章 喜事(月票3050加更)
</br> 大米饭,鱼香肉丝,凉拌变蛋,蓑衣黄瓜。
</br> 苏木蓝领着四个孩子,香喷喷的吃起了晌午饭。。。
</br> 到下午,孩子们各自去学堂,苏木蓝在家寻了纸,趴在桌子上头开始画变蛋作坊的图纸。
</br> 既是要开作坊,硬件设施必须得先准备好,否则等作坊实际运转起来,再行改造的话,也是麻烦的很。
</br> 所以这作坊的建筑图,必须画得仔细再仔细才好。
</br> 在这里呆了这么久,苏木蓝现在也习惯了使用毛笔,这会儿执了笔,时而苦思冥想,时而挥毫泼墨,连鼻尖上冒汗了,都顾不上擦一擦。
</br> 这边,郑氏的额头上也冒了一层的汗,急忙拿帕子擦了擦。
</br> 这天儿越来越热,她急着赶路,这会儿后背都湿了一层,不过好在,紧赶慢赶的,还是寻到了张梨花的家里头。
</br> 张梨花的公婆知晓郑氏是来寻张梨花的,又得知是白家村白康元的媳妇儿,越发尊重,请到堂屋里头,端了茶水,这才喊了张梨花过来。
</br> 张梨花这个时候,已经有八个月了。
</br> 肚子往前长,看着尖尖的,整个人也因为孕期胖了一圈,这会儿走路不得不习惯性的托起了肚子。
</br> 张梨花的婆婆沈氏扶着张梨花在垫了垫子的椅子上坐下,笑着对郑氏道,“你们俩先聊,有啥事喊我,我就在东屋。”
</br> “谢谢沈嫂子了。”郑氏道了谢。
</br> 等沈氏离了堂屋,张梨花冲郑氏笑了笑,“郑婶子好,刚听我娘说,郑婶子是白家村的人,不知道郑婶子专门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儿?”
</br> 张梨花不记得自己跟白家村的人,打过什么交道。
</br> “咱们两家来往的少,估摸着你印象不深,就你小姨,嫁得就是我娘家四堂弟呢,要是论起来,咱们也算是远方亲戚了。”
</br> 这附近的几个村,挨着的,不挨着的,这村姑娘嫁那村的后生,都是十分常有的事儿,沾亲带故,是最正常不过了。
</br> 张梨花记得自家小姨,的确是嫁去了郑家村的。
</br> “婶子好,真没想着,还有这层关系。”张梨花也是有些意外。
</br> “可不是么,也就是这层关系,让我惦记着一桩大事的。”郑氏笑眯眯地,把自己的来意给张梨花这里说了个清楚。
</br> 张梨花这边,也是仔细地听。
</br> “婶子慢走。”待日头有些西沉时,张梨花送了郑氏出去。
</br> 等到郑氏走远了,沈氏过来,扶住了身子笨重的张梨花,“说了这么长时间?这事儿是不是重要的很?”
</br> “你这身子不方便,要是有啥事,让我跟你爹去办就行,要是我们老胳膊老腿的帮不上啥,就去喊了你二叔那边。”
</br> “娘,是喜事。”张梨花满脸的笑意。
</br> 喜事?
</br> 沈氏有些诧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