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农家后娘巧种田 > 农家后娘巧种田 第68节
</br> “好。”吴卓远点头,从怀中拿了钱袋子出来,递给苏木蓝,“这些钱,苏嫂子先拿着。”
</br> “先前咱们商议的是,为了方便,每十天结一回钱,这样的话,帐也都好算一些,可刚开始的话,就得让苏嫂子垫上许多的钱去买各种东西,总归不大合适,我跟内人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得先给苏嫂子一些钱,当做是定金。”
</br> “等十天结算的时候,这笔钱也不必结,便一直在里头滚着,等啥时候生意做到底儿了,清账的时候再算这个钱。”
</br> 说白了,就是个周转的流动资金。
</br> 这流动资金,是啥时候清账啥时候才算清楚,若是一直这么合伙做生意,这笔钱她便能一直用着。
</br> 但既是合伙做生意,自然没有短时间内就会去结算清楚账目的问题的事,等于是吴卓远和魏氏,白白给了她这笔钱罢了。
</br> ------题外话------
</br> 敲黑板,小可爱们看过来~
</br> 本书于2022年1月1日凌晨上架,作者会在0点30分左右更新,因为上架当月首订和月票关系到本书后续的一些推荐,希望能得到小可爱们的支持~
</br> 上架后每天保底更新4章,月票每满50张(不同平台只显示本平台的,作者后台显示的是所有平台综合的,所以以作者后台为准),每天10章封顶。
</br> 作者最近一段时间攒了一些稿子,能不能有机会爆更,就看小可爱们的咯~
</br> ps:本书因公众期字数过多,要倒v,从97章开始收费,没有追更到最新章节的抓紧时间啦,不然就要收费了哦~另,的读者们可以看一下评论区,一月份有活动哦
</br> 最后,新的一年,新的一个月,作者新的征程,感谢小可爱们的一路伴随,鞠躬~
</br> 第221章 最好的决定(求订阅)
</br> 估摸着是吴卓远和魏氏看她这段时日修家里头的院墙啥的,要花上一笔钱,还要供上十来天的货才能见到回头钱,怕她手头紧张,所以才有这个举动。
</br> 这对夫妻,可以说想的十分周到入微。
</br> 修了院墙,又去预定了一些铁质的模具,还要准备着收一些红薯上来,她的钱袋子,的确是变得紧巴巴的,收红薯的量,得把控再把控,才能周转过来。
</br> 若是这会儿有了吴卓远和魏氏的这笔钱,她的确是可以轻松许多,红薯干也可以大量制作一些出来,确保铺子里面供应的数量。
</br> 只是……
</br> “咱们两家合伙做生意,自然不会外人,凡事我也说句实话,这段时日家里头花销不小,我手头的确是有些紧巴巴的。”
</br> “我昨儿个又去寻了村中里正,为的是能收上来一些不错的红薯,晒红薯干用的,毕竟眼瞧着天儿越来越凉快,到了冬日的时候,这红薯干便不容易晒出来,趁着现在天干日头好,得多晒一些出来,确保冬日里头也能时常有红薯干来卖。”
</br> “这样一来,钱也就越发紧张,我本来还在想实在不行的话,便少收一些,慢慢来就是,可这会儿,你们夫妇两个,到是解了我这燃眉之急了。”
</br> 见苏木蓝这般说,吴卓远为自己家能够帮上苏木蓝家里有些高兴,“那……”
</br> “不过。”苏木蓝打断了吴卓远的话,“你这铺子能支撑起来不容易,新铺开张,你们夫妇两个还要带孩子完全搬到镇上来住,要置办的东西也不算少。”
</br> “你只留下一半的钱罢,咱们各自都稍微紧张一些,也各自都宽裕一些,算是齐心协力,先把刚开始这个难给过去。”
</br> 一文不要,显得有些矫情客气,也因为要控制收红薯的量,影响了红薯干的产量,要是全要的话,又容易给吴卓远和魏氏夫妇太多的困难。
</br> 苏木蓝考虑着,只要一半,是最好的决定。
</br> 吴卓远见状,道,“既是嫂子这么说,我也不虚假客套,便按苏嫂子说的来吧。”
</br> 两家往后共事时间还长,就怎么想的便怎么说,怎么做,不做哪些虚头巴脑的事儿。
</br> “成。”苏木蓝笑着点了头。
</br> 两家将钱袋子的钱,分了一下,各自拿了一半。
</br> 吴卓远还得回去忙搬家的事儿,和苏木蓝说定了这事儿后,便急忙往镇上走。
</br> 苏木蓝拾掇一番,盘点明儿个要用的所有材料,等着晌午边儿锣声响的时候,去了祠堂那里。
</br> 白康元早已在那里,村民们听到锣声,陆陆续续的也赶了过来。
</br> 看人来的差不多,白康元清了清嗓子,“咱不等了,就先说吧,没来的人,回头愿意知会一声,你们就知会一声,不是家家都必须要做的事儿。”
</br> “是这样,白石堂家的,这几日想着从村子里头收点红薯,这具体是收啥样的红薯,开价几何,就让石堂家的跟你们说罢。”
</br> 收红薯?
</br> 村民们一听,起先多多少少都是有些惊讶的。
</br> ------题外话------
</br> 感谢“季节泽光”、“薰衣草84hw”、“这也行~”、“簡:年”、“十九批090808154340312”、“ren”投出的月票,谢谢小可爱们的支持~
</br> 上架啦,求月票,求推荐票,求订阅啦~
</br> 第222章 收红薯
</br> 红薯,是粗粮,是连棒子都比不过的,不值钱的粗粮。
</br> 棒子到是还能卖出去一些,补贴补贴家用,但这红薯基本上是卖不出去的,毕竟需要用钱来买粮的,不会买这难以入口的东西来吃。
</br> 偶尔也会有人去镇上或者县城里头卖上一些出去,不过大部分都是人家里头嘴馋想吃烤红薯啥的,买也不会买上太多,红薯又重,来回跑上一趟,卖得的钱,来辛苦钱都不够。
</br> 所以这红薯越发没有人买,大部分也只能是自己家留着慢慢的吃,好省下一些好粮来去换些银钱。
</br> 可苏木蓝这会儿却是要收红薯,真不知道收了这红薯能做什么……
</br> “估摸着,是要晒红薯干吧。”
</br> 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村民们顿时恍然大悟。
</br> 也是,苏木蓝时常在镇上卖吃食来着,这吃食里头,似乎就有红薯干这样东西。
</br> 苏木蓝家也是有种红薯的,估摸着也是家里头红薯用的差不多了,所以要收点红薯来做红薯干的。
</br> 想到这儿,村民们便去瞧苏木蓝,等着她说这红薯的价格。
</br> 若是价格合适,红薯能换些钱回来,也是不错的。
</br> “这红薯准备收些红瓤的,干净完整不坏的就行。”
</br> 苏木蓝道,“这价钱上,我也打听了一下,外头的差不多合上是一文钱三斤半,四斤的样子,我这儿定成一文钱三斤,比外头的价格高上一些。”
</br> “不过我这儿可能要求也多点,不是红薯往这儿一扔就算完了,要是回头发现红薯里头有坏的,得把坏的刨出去才行,不能好赖都不挑拣。要是谁家有意向卖红薯的,等吃完了晌午饭,来家里头寻我就成,称过分量的,当场可以结钱。”
</br> “不过我这也提前说一下,我这院子不大,收的多,堆在那也怕放坏,每天收不了那么多,到时候估摸着是隔两三天收一回,也算有个先来后到的,卖红薯的时候,最好先提前上门问我一下,免得到时候费劲巴力扛过去了,我那收够了,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的,闹得都不好看。”
</br> 前段时间修院墙,来家里头帮忙的人多,苏木蓝也体会到了村中互帮互助福利,这回买红薯,也是有点自己赚钱了后捎带着给村子里头人多少谋一点点福利的意思,也算是她对村中的些许回馈。
</br> 所以苏木蓝定了比外头要高一些的价格。
</br> 而丑话说到前头去,也算是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免得万一有心思多的,到时候胡搅蛮缠的。
</br> 苏木蓝话音落地,村民们便三三两两地议论起这个事情来。
</br> 一文钱三斤红薯呢,的确是比旁的地方收的价钱更高,且红薯原本便不好卖,这会儿有人收还收的价格不低,而且还是知根知底的人,的确是很难得了。
</br> 至于挑拣的事儿,其实不是个事儿。
</br> 哪里有买东西不挑拣的呢?哪怕是卖给了外人,红薯是坏的,旁人也会找上门来,要求退钱的,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儿。
</br> 第223章 心思
</br> 可以说,苏木蓝收的这红薯价位还是很合适,所谓的要求多也不算啥事,家里头红薯多,又没地儿处置的村民们听到这话,顿时有些兴奋。
</br> “成了,这事儿你们也都知道了,都回家去商量商量,有意向的,等吃罢晌午饭,去寻了石堂家的就是。”
</br> 白康元大声道。
</br> 临近饭点,家里头要么该吃饭,要么该做饭了,村民们便不在祠堂口这多呆,都先各自回家,回去商量商量卖红薯的事儿。
</br> 苏木蓝也回家去,跟四个萝卜头一并张罗着吃了捞面条当晌午饭。
</br> 刚放下饭碗,便有人上门来问苏木蓝收红薯的事。
</br> 是村头的柳氏,苏木蓝要唤一声婶子的,她家里头沙地多,红薯种的也多。
</br> 这马上秋红薯都要出了,柳氏家春红薯还剩下一半。
</br> 这么多的红薯,没地方处置,卖不出去,又不舍得尽数都拿去喂牲口,哪怕自家地不算少,日子过得也没那般紧巴,却也因为不舍得浪费了这些红薯,上顿下顿的吃。
</br> 只吃得家里头的大人孩子,看着红薯觉得脸都要绿了。
</br> 这会儿苏木蓝愿意收红薯,价格还合适,柳氏自然忙不迭地就来了。
</br> 且来的时候,是一路小跑,生怕被别人抢了先,苏木蓝买够了红薯,便不买她家里头的了。
</br> “石堂家的,我家那红薯好的很那。”
</br> 柳氏因为跑着过来的缘故,这会儿有些上气不接下气的,却也顾不得这些,只掰了手中的红薯让苏木蓝瞧,“你看这红薯,这瓤红的,甜着那。”
</br> 苏木蓝接了一块过来,拿刀削了皮去,尝了一口。
</br> 滋味甘甜,水分也颇为适中,这红薯若是来晒红薯干的话,应该是颇为不错的。
</br> “不赖。”苏木蓝点头表示肯定。
</br> “是吧。”柳氏见自家红薯得了肯定,也高兴的很,笑眯了眼睛,“我可跟你说,这红薯我就是随便捡了块,都没有刻意去挑的。”
</br> “我家这红薯,出的时候都仔细,没啥破的,你买回来放心放,不会坏的,要是有坏的,你随便给我退回来,我绝对不含糊。”
</br> 柳氏是个爽快人,家里头的人也勤劳正派,在村子里头风评还是不错的。
</br> 这人不错,红薯也不错,苏木蓝当下就点了头,“柳婶子家打算卖多少红薯?”
</br> 一听苏木蓝问这个,柳氏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看你要多少吧,我家红薯倒是多的很。”
</br> 要是苏木蓝要的不多,那她说的多的话,到时候苏木蓝要不完,显得不好看。
</br> “那就先从柳婶子这儿,要两百斤红薯,我这两天先用着,用完了再买。”苏木蓝道。
</br> 既然这样打算的话,便不能可着一家买,先轮着来,反正以后收红薯的时间还长,不至于少了谁家的。
</br> 柳氏年岁不小,倒也明白苏木蓝的心思。
</br> 于她家而言,红薯能卖的出去,便是不错,早晚的事儿而已,不着急的,且这种事是全村人也沾点光儿的事儿,也不能她一家独独占了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