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农家后娘巧种田 > 农家后娘巧种田 第67节
</br> 第217章 订做
</br> 既然他们两个人都说滋味好,那滋味应该是真的不错。
</br> 得了两个相对专业人士的肯定,苏木蓝心中也是十分高兴。
</br> 商议了一些有关铺子里头的琐事,约定好,明儿个吴卓远和魏氏把每样吃食的量定下来,后天苏木蓝便开始做出来,不耽误二十二那天试营业用。
</br> 说定这些,苏木蓝也没有多呆,和白水柳一并去集市上买些东西。
</br> 家里头的常用的东西,肉,还有米面等东西。
</br> 这段时日家里头做活,米面下去的也快,口粮这些东西,得适当的囤上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br> 采买完这些东西,苏木蓝去了趟铁匠炉。
</br> 铁器这个东西,朝廷管控严格,加上铁器颇为耐用,长年累月也不更换,整体需求量不算大,因此整个镇上只有一个铁匠铺子,可以说没得挑选。
</br> “这位婶子要点啥?”铁匠炉的小伙计,年岁跟白水柳差不多,看着苏木蓝和白水柳,热情的招待,“是想锅,锅铲子,还是做活用的东西?”
</br> “咱们这东西全的很,都在这里摆着的,您看看有没有合心意的?”
</br> 苏木蓝笑了笑,“不是要买这些平常用的铁器,是想订做点东西,样式不算难,东西也不大,就是不知道这儿能不能做。”
</br> “看你是想做啥,只要不是刀枪啥的,大部分都能做。”小伙计笑道。
</br> “哪里是那种打打杀杀的东西,就是做个模具,平日里做点心用的。”苏木蓝答道,从竹篓里头拿了几张纸出来,“样子我都画好了,尺寸啥的,上头标注的也清楚,你看看能不能做?”
</br> 小伙计接了过去,端详了许久,接着挠了挠头,“那婶子先等会儿,我拿着去后头炉子那让师父瞧一瞧。”
</br> 小伙计算是学徒,刚接触这行,平日里只能做点搬搬抬抬,烧火炉,招待人的事儿,实质打铁类的技艺都还没接触过,许多事情都还不懂。
</br> “成。”苏木蓝应下。
</br> 小伙计拿着图纸径直去了后院,拿给正光着膀子,拉着风箱的掌柜看。
</br> 掌柜的是个三十出头的壮汉,姓江,因为开着铁匠炉子的缘故,被人称为江铁头。
</br> “咋了?”江铁头看了看炉子里头烧着的已经泛红的铁块,让另外一个伙计照看着,扯着脖子上头的巾子擦了一把汗。
</br> “外头来了个婶子,想按着图样打点东西,我瞧不懂,就拿过来让掌柜的你看一下。”
</br> 小伙计答道,“看看这东西能不能做。”
</br> 江铁头拿着纸看了好一会儿,眉头都拧了起来,伸手挠了挠后脑勺,“这东西看着有点奇怪,不知道是啥。”
</br> “是吧,我看着也奇怪的很,害怕是兵器啥的,可那婶子说不是,我想着,掌柜的还是出去问问看吧。”
</br> 江铁头听了小伙计的话,“嗯”了一声,拿着图纸,往外头走,看到苏木蓝和白水柳母女两个人,便迎了上去,“我是这铁匠炉的掌柜,都叫我一声江铁头。”
</br> “江掌柜好。”苏木蓝打了招呼,“劳烦江掌柜看看,这东西能不能给我打上一副。”
</br> ------题外话------
</br> 感谢“瓊如”打赏的1500币及投出的月票,感谢“锶雯爱看小说”、“anixixi”、“墨雪雪”投出的月票,谢谢小可爱的支持~
</br> 第218章 模具
</br> “看着样式到是不复杂,只是这东西……”
</br> 江铁头有点迟疑,而后才道,“能不能跟我说说是干啥用的?倒也不是我人多事好打听,只是眼下朝廷管的紧,我们这铁匠炉也得多个心眼,得知道是干啥使的。”
</br> “你看,你要做这么大一块铁皮子,还要包个边儿的……”
</br> 还有一定的厚度,几个摞一块,岂不是能当个盾牌了。
</br> 最后这句话,江铁头到底没说出口。
</br> 只是苏木蓝却听了个明白,只解释道,“江掌柜误会了,我这是做个托盘。”
</br> “托盘?”江铁头愣了一下。
</br> “嗯,这是托盘,这些圆的,是模具。”苏木蓝道,“我家里头修了个烤炉,想着烤些点心来的,便想着用这托盘放到烤炉里头了,干净好拿,这些模子往上一放,做出来的点心大小也都一样,到时候卖相好一些嘛。”
</br> “我家就住在白家村,平日里也时常在集市上卖吃食,许多人能认得的,江掌柜要是不放心,寻人来打听一下就好。”苏木蓝理解对方的谨慎小心,笑道。
</br> 见苏木蓝说话坦然,看着也有些面熟的样子,江铁头想了一会儿,挠了挠头,“看你这样子应该是了,只去那簿子上头留个姓名,住址啥的就成,要是不会写字,旁边有个首饰铺,那的梁掌柜会写,让他帮着写一下就行。”
</br> 江铁头笑道,“不过你这块头不小,价格可不算低的,这全套下来,得要将近一两银子了,且这订做的东西,你得先给我付三成的定金才行。”
</br> “大概得五六天做好,你到时候来拿,哪儿不合适的,可以给你改,最后具体多少钱,也得看最后一共用多少料。”
</br> 这个时代,铁矿虽然多,炼铁技术也十分成熟,只是都是需要手工来做,生产效率还是有限的,所以铁器价格比较贵。
</br> 就这么一些小磨具,便要大几百个钱,堪比修院子的支出了,苏木蓝顿时一阵心疼。
</br> 但想到这些东西以后能制造的经济效益,只好把心疼暂且收了起来,跟那江铁头说了些注意的话,在簿子上头写了名字和住址,交了两百文的定金给他。
</br> “成,那你等到五天后再来拿东西就好。”江铁头送了苏木蓝母女两个人出了铺子。
</br> 苏木蓝领着白水柳,背着自己的东西,往家去了。
</br> 回到家里头之后,拾掇着吃晌午饭,下午把红薯干翻着晾晒了一下,把从肉铺那买回来的猪肝汆烫了一下,凉拌了两大盘出来,又炖了些鱼汤,等着傍晚的时候,拿盘子、瓦罐什么的装着,用竹篮拎着出了门。
</br> 猪肝和鱼汤,一份给冯氏家里头送去,一份则是送到了白康元家里头。
</br> 冯氏家自不必说,给白康元家里头送去,是感谢他这段时日,辛苦张罗着家里头修围墙的事儿。
</br> 白康元见状,第一反应便是推辞,“家里头日子刚好过一些,又修了房顶和墙啥的,手里怕是也不宽裕了,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紧着孩子们吃。”
</br> 第219章 吉言
</br> “一直做着小生意,也是有收入的,刚跟人合作准备在镇上开个铺子,往后多少也都能赚上一些,家用还是够得。”
</br> 苏木蓝笑道,“里正叔这段时日辛苦了,我能拿出来的东西也不多,这两样都不是特别值钱的东西,里正叔不嫌弃就好了,只当晚上添上两个菜。”
</br> “里正叔要是不收的话,那接下来这话,我是真张不开口了呢。”
</br> 看苏木蓝这么说,白康元道,“有啥事,你说就是,能搭把手的,我肯定给你搭把手去。”
</br> “那我就直说了。”
</br> 苏木蓝笑道,“这不一直做着红薯干的生意,家里头的红薯用的差不多了,想着咱们村子里头土质好,种的都是红瓤的红薯,又甜又好吃,就想着看谁家红薯多,愿意卖的,就收上来一些。”
</br> “这种算是正儿八经生意的,挨个上门问,谁家有,谁家没有,费时费力不大方便不说,谁家问,谁家不问的,也容易让人多想,便想着劳烦里正叔在祠堂门口帮我问上一问。”
</br> “谁家有多余的红薯,愿意换些钱来的,就可以上门来寻我,这样省些力气,也免去些麻烦。”
</br> 这不是啥大事,平日里谁家要从村子里头买些什么,或者谁家从哪儿得了什么东西,要卖银钱的,都在村子里头跟大家伙说上一说,算是极为平常的事儿。
</br> 同村的,买卖的时候,人跑不掉,有啥事两步就能寻到家里头去,许多人也放心。
</br> 白康元当即应了下来,“这好说,明儿个晌午的时候,我敲了锣就成,就是你这要啥品质的红薯,准备多少钱收,咋个算钱的,到时候你自己跟大家伙说上一说。”
</br> 生意这种事,可以帮着通知,却是忌讳帮着张罗,为的是万一有什么事儿,显得他这个里正偏帮了谁去,落人话柄。
</br> 所以,他身为里正,帮着通知大家伙是可以的,但是具体的事儿,就得自己去谈了,这算是默认的规矩。
</br> 苏木蓝明白,急忙道了谢,“谢谢里正叔了。”
</br> “这事儿都要道谢,实在见外的很。”白康元笑道,“刚你说跟人合伙在镇上开了个铺子,收这红薯估摸着也是给镇上铺子供的,先祝你生意兴隆。”
</br> “借里正叔吉言。”苏木蓝咧嘴笑了起来。
</br> “不过这做生意到底不容易,你又是一个人的,要是碰着啥事,记得跟咱们村子里头的人说一说,咱们村的人,可不能随便被旁人欺负了去的。”白康元道。
</br> 一个村通常都是一个宗族的,宗族团结,外头的人便不敢欺负了他们,宗族才能平安,也才能逐渐强大。
</br> 而团结,首先做的就是护短。
</br> 遇到事儿的时候,先护住自己宗族里头的人,这样回头宗族遇到什么事儿,这人才能愿意给宗族出力。
</br> “我明白的,里正叔。”苏木蓝笑了笑,又寒暄了几句,将带过来的凉拌猪肝和炖的鱼一并都留了下来,这才回家去忙活点地里头的活儿。
</br> ------题外话------
</br> 感谢“我就是运营官大人”的打赏及投出的月票,感谢“叁生缘重仙”、“jylycifer”、“书友120830173832686”、“握梅闻花没了”、“心之花瓣”、“轻叹笙歌”、“薰衣草84hw”、“书友20191026092154475”、“自由生长的树”、“书友20180612185024115”、“jiajun915”投出的月票,谢谢各位小可爱的支持~
</br> 第220章 流动资金
</br> 入了秋,棒子已经结了穗,长粒儿的时候,等到中秋后不几天,便可以收棒子了。
</br> 红薯要晚上一些时候,要到九月中下旬。
</br> 可以说,时间赶得非常好,在秋收前的空档,刚刚好可以全心全力地忙活铺面开张的事儿。
</br> 苏木蓝大致捋了一下接下来要忙活的事情的时间线,便开始着手做手里头的事。
</br> 第二天上午,吴卓远早早便来了,跟苏木蓝来说这各个吃食要准备的量。
</br> “苏嫂子,我是这么想的。”
</br> 吴卓远道,“既是咱们刚开始要试着开张,这东西便不能预备的太多了,若是太多的话,后面来买的人,觉得东西不好卖不说,第二天再来的人看是剩的,也会觉得咱们这儿的东西卖不出去,多少有点影响。”
</br> “先少做一些,紧巴着点卖,也就有人能惦记了,这吃食嘛,吃着好吃是一回事,这让人惦记着是另外一回事。”
</br> “惦记的人多了,对咱们这铺子也是好的。”
</br> 大致意思就是,宁肯不够卖,绝对不能多的剩下来。
</br> 上门的生意做不了必然是有些心疼的,可这要是做得好的话,却是生意长久红火的根本。
</br> 苏木蓝先前在镇上摆摊时,每次卖的东西便是数量有限的。
</br> 往镇上运东西实在是有些辛苦,她领着孩子们运不了那么多东西是一个原因,更多的也是尽量要确保东西能够卖的干净。
</br> 大部分人都是这个心理,越是吃不到的东西,便越想吃,下次好容易买到的时候,便会想着多买,平日里也会想着多吃一些。
</br> 所以苏木蓝到是十分赞同吴卓远的提议,“嗯,就按你说的来做。”
</br> “这量都列好了,苏嫂子就按这个来就是。”吴卓远把拟好的单子递给了苏木蓝,“多点少点的,也是没啥的。”
</br> 做吃食这种事,有些时候在分量上是把握不了太精确的,多多少少的,很正常。
</br> 苏木蓝大致看了一眼分量,估算了一下家里头的原材料,点了头,“没问题,我准备准备,明儿个上午便开始做,你到明天半黑天来拉东西就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