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妈妈仍然在低声啜泣着, 我是用心教育他,但我怎么也没料到会遇上这样的情况 见宋妈妈能听得进去话,顾凝抿了抿唇,继续开解道, 我们谁也不能预料到疫情,但我们能预料到的是,如果宋延被强留下来,之后的每一天里,只要看到w市的新闻,他都会着急、都会遗憾、都会心情低落阿姨,我想您也不希望宋延经历这些,对吗? 电话对面的哭声渐渐弱了下去。 虽然宋妈妈没有回答,但顾凝能感觉到,她在思考,在认真听她的劝解。 这就已经很好了。 于是,顾凝持续动之以情,再接再厉道, 所以与其强行拦住宋延,倒不如放手支持他去,而且我们也应该对他有信心。宋延知道您在担心他,知道我们都在惦念他,他会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好自己,完成任务。他会像之前答应过我的那样:平安、健康地回来。 阿姨,您要相信您的儿子,他一定会回来的。 最后一句话诚挚而笃定,不仅仅是在安慰宋妈妈,也是在安慰她自己。 没有其他办法了。 在这个举国危难的时刻,宋延选择了无畏和勇敢,冲向疫情的最前端,化作一座抵御病毒的堡垒,守护千千万万需要帮助的患者们。 她便只能选择等待和信任。 她愿意等,也对他足够信任。 大概是这个想法带给了顾凝力量,她的劝解里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底气。 是冷静的,是温柔的,也是有力的。 也许是这份底气在无形之中同样传递给了电话对面的宋妈妈。 也许是之前的崩溃和倾诉也排解掉了她的一些负面情绪。 沉默许久后,手机里终于传来了宋妈妈逐渐平静的声音。 你说得对,他一定会回来的。 凌晨时分,农历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 新年的第一天悄然来临。 飞机抵达w市后,s市第一批志愿抗疫医疗队的队员坐上大巴,前往安排好的宾馆。 队员的行李和自带的物资则由机场负责,直接运送到住处。 今天是春节,是大年初一。 但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w市人早已无暇顾及新年。 沿路过来,整个城市没有半分过年的热闹和年味。 只有一片冷清和肃穆。 就连夜空也像是应景一般,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 车子驶上长江大桥,桥上再没有其他车辆和行人。 在黑而冷的雨夜里,只有一辆大巴从桥上孤零零地驶过。 无数雨滴不断地打在车玻璃上,又飞快地滑落。 像是一滴又一滴流淌不绝的眼泪。 宋延坐在大巴里,透过被雨水覆盖的车窗,依稀看到了很远处,伶仃而空荡的黄鹤楼。 车里一片寂静,谁也没有说话。 第136章 重症区 疫情笼罩下的春节假期, 没有计划中的走亲访友,没有往年的热闹与团聚。 只有忧心忡忡地关注全国尤其是w市的疫情动态,四处抢购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护用品。 街道上,商店里, 人流稀少, 冷冷清清。 每个不得已外出的人,脸上都戴着一个甚至是几个口罩, 小心翼翼。 顾凝没买到足够的医用口罩,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 早就断货了。 好在b市的冬天偶尔会有雾霾,顾妈妈和顾爸爸之前屯了几盒防霾口罩。 虽然不是专业的医用口罩, 但在这个防护用品极度紧缺的时候, 已经算是聊胜于无了。 两度延长的春节假期最终还是在迷茫和忧虑中结束了。 在反复叮嘱爸爸妈妈注意防护之后,顾凝重新返回了s市。 而宋延, 已经在w市支援抗疫十天了。 这十天里, 他忙碌得几乎像是陷入失联。 顾凝坚持着每天给他发三餐打卡,睡前发晚安, 起床发早安。 她试图用这种方式让他放心:自己确实像答应过他的那样, 按时吃饭,保证休息。 只是,宋延已经忙得没有时间吃饭打卡了。 他也无法及时回复她的晚安和早安。 但每天,在接近凌晨的深夜、在天还没有亮的清晨,他会在微信上给她报一个平安。 而只有看到他的消息,她始终高高悬起的心, 才能短暂地放下 返回s市后,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 顾凝手头的几个项目暂时中止、个别诉讼延期。 当然, 大多工作还是要继续下去。 没怎么纠结,顾凝决定团队里的所有律师尽可能居家办公。 虽然相比线下直接沟通,线上交流还是有些许不便,但在这个时候,她顾不了那么多了。 她只希 望大家都能避免感染,健健康康。 姐,我这边显示口罩已经到s市了,你这几天注意签收啊。 线上会议结束不久,顾凝收到了来自秦朗的视频邀请。 秦朗现在不在b市,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 他之前申请到了t大大三下学期去普林斯顿大学的交换项目,原本是为了租房等准备事宜年前早早出国,没想到正巧躲开了国内的疫情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