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景帝在退朝后,将方知州传到了御书房。 他没有方知州所想的那般气急,反而有种早有预料的冷静。甚至还有闲心问方知州,最近自己画的画如何。 方知州刚奉承了几句,一只通体漆黑的乌鸦从屋里飞了出来,轻轻地落在成景帝肩膀。 成景帝摸了摸乌鸦的尾羽:“这一次终于可以清楚地看到,母后在朕的朝堂上,到底埋了多少钉子。” “不着急,来日方长。”成景帝轻笑道。 …… 走私案转交给皇城司,成景帝命他好生歇息,意思应该是让宴云何别这么快死而复生。 虽然不知成景帝安排的用意,但宴云何斗胆猜测,这可能是要秋后一起算账。 又或者虞钦到底是虞公之孙,哪怕虞钦名声再多不堪,成景帝也不想轻易动他。 宴云何自然都是听陛下的,左右他也没死,陛下到底要不要追究,也是陛下做决定。 距离祭天大典,还有一日。 没恢复身份之前,宴云何一直住在方府里。 方知州为了预防祭天大典出事,已经忙到几日没出现过。 他没想到,游良竟然在方知州不在府中之时,找上门来。 游良显然是来惯了方府,都没遇到多少阻拦,进来便瞧见宴云何,大吃一惊:“你跟宴云何是什么关系?” 宴云何被他这野兽般的直觉骇了一跳:“谁?不认识。” 游良指着他的脸:“那你怎么长得跟他那么像,难道你是永安侯的私生子吗?” 宴云何忍不住问:“哪像了!” 游良:“头发卷卷的,还有那个眼珠子,我认识的人里就宴云何那斯有这样一双奇特的招子。” 宴云何竟一时间难以反驳。 游良是个自来熟的性子,竟就这么跟他攀谈起来。 提到自己的好友,游良又目露忧愁:“不知道淮阳怎么样了,我托好多朋友在云洲打听,都没能打探到他的消息。” 宴云何怕继续跟游良待下去,就要露陷了,于是趁仆人来上茶的工夫,转身溜出府中,躲避风头。 今年风调雨顺,又早早便开始下起瑞雪,百姓对即将到来的祭天大典也非常期待。 街上热闹,灯笼高挂,宴云何身着披风,随意地在街上闲逛。 他从边疆回来,便马不停蹄地进了神机营,诸事繁忙,此刻倒难得清闲。 街边摊贩卖起了汤圆,香甜气味扑鼻,宴云何当即落座,要了一碗。 汤圆上得很快,白软的皮咬下去,香甜的芝麻馅便溢在唇齿间,宴云何被烫得小口吸气,忽觉眉梢一冷。 他抬起头,竟下雪了。 漫天白雪飘飘而下,冬至降至,举家团圆。 宴云何无法归家,亦不能见友,甚至没法用真面目示人,这漫漫冬夜,冷得寂寥。 原来这种不再与人有任何联系的感觉,是这般孤寂的。 虞钦是否时常有这种感觉,从宫中回来,独自一人吃下素面时,跟他现下的心情,又是否相似。 不过这些都是虞钦自己的选择,那是宴云何无法干涉,也没立场干涉的事。 宴云何看着碗里的汤圆,小声叹了口气。 雪忽然停了,宴云何抬起头,一面伞撑在了他的上方,顺着执伞人的手,他望向那人。 “好巧。”虞钦将伞轻侧:“又见面了。” 宴云何回他一记浅笑:“巧吗?我怎么觉得大人是故意跟踪我,好与我偶遇?” 虞钦望着他那双浅色双瞳:“小公子与我认识的故人一般,喜欢自作多情。” 宴云何:“句句不离故人,可是寒初心上人?” “知何想知道?”虞钦念起游知何的名字时,声调放得很轻,有种模糊的暧昧。 宴云何撑着下巴,用勺子拨弄碗中汤圆:“我猜不是。” “我观大人面相薄情,怎会有心上人。” “便是有,也早死了。” 第三十五章 他这话一出,虞钦执伞的手轻轻一颤,雪花漫漫,落地无声。 虞钦今日长发半束而起,漆黑的发浸过雪,湿润地垂于胸前。 宴云何瞧着那发,是他曾握过的细软,那个夜里,诱人下坠的温柔梦。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看虞钦这幅模样,好像还真有心上人。 什么时候的事,是他在边疆时候发生的事吗,是谁?难不成是赵仪?不可能吧,赵仪不配,虞钦不至于眼光这么差,难道是他对虞钦的消息掌握得不够全面? 或许回去以后,得和方知州要一份记录的卷宗,看看虞钦这些年在京城究竟做了什么,好好翻一翻,查出到底是谁。 他陷入思绪,以至于虞钦的声音传入他耳中时,他没听清对方说了什么。 “你说什么?”宴云何回道。 虞钦静静望着他:“我说,没有这样 的人。” 撒谎,宴云何心想。 但转念又想,虞钦或许没有说谎,虞钦这样的人,又怎么会爱上别人呢。 他们对视着,时间仿佛凝滞了,直至周遭的喧嚣再次袭来,宴云何才收回了目光。 摊贩的老板支起了防雪的棚子,路上有母亲吆喝着孩子归家。 虞钦收伞,抖落上边雪花。他坐在了宴云何对面,同老板也要了一份汤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