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姑姑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在如意馆。 她的侄子落榜,去找夫子问问有没有什么法子,结果夫子说科举的事最好去问唐翰林。 本来朝廷是可能补招的,可是她也知道侄儿那脾气,他是觉得补招也没戏的了。 她几番打听,才打听到唐翰林今日就会来如意馆办事,所以她推了别的差事就这样等着。 唐翰林很好认,是个矮胖的男人,钱姑姑走上前,表明来意。 唐翰林因为也接触过各位皇子,便也知道她是六皇子拓跋逸身边的掌事姑姑。 “唐翰林,这补招的事可有什么说法?” “姑姑是问补招,呵呵,就算补招,也招不到几个人的,就是安抚一下下面的考生而已。” “这……”她很是意外,不过她也知道补招没什么戏,没指望补招。 “补招其实也得花银子的,都得安排好,才能‘补’的嘛。”他也是实话实说,个中规则,本来就不是那些蠢钝如猪的试子们懂的。 “那直接捐官呢?”钱姑姑又问。 当听见她提出要捐官,唐翰林的神色反而轻松起来,只是捐官嘛,那还不就是银子的事。 他清清嗓子,对满面愁容的钱姑姑说道,“捐官不难,姑姑有银子便可。” “我想要实缺。” “实缺?”他摸摸小胡子,眼珠子一转,做出一副为难状,“哎,不瞒姑姑,实缺可紧的很。考生这么多,得榜的还供不上实缺呢,捐官的人嘛,就更……” “唐翰林,我知道你一定有办法的。”她紧紧攥着帕子,心里也知道他是只老虎。 “哎,实缺嘛,莫不过还是银子的事,本来实缺就是那些达官贵人亲眷内定的,我那儿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他看着钱姑姑犹豫,又补充道,“钱姑姑,我也是看在姑姑能在各位娘娘,特别是六皇子面前说得上话才说这么多内幕的。您要实缺,得银子才能打点,上上下下都得疏通的。” 钱姑姑最后一咬牙,问道,“要多少?” 唐翰林看看四下,小心的比了个数,看得钱姑姑一个寒颤,居然这么多。 “这是外派实缺,姑姑若是想要留京的实缺,还得翻两番,而且,我这儿都不作数,因为得别的大人首肯。” 唐翰林看她紧皱的眉头,又语重心长的表示,“哎,人家高官亲眷前前后后塞银子好几年,就为了一个实缺,钱姑姑您这点临时的,嘿嘿,还是赶紧吧,今天是这个价,明天就指不准啰。” 钱姑姑只能呆愣愣点点头,可是,她从哪儿弄这么多银子去。 她想着还能卖的东西,首饰?绣品? 她一个老宫女,哪来那么多钱。 老家也就一点祖产,送到京城来还不够塞牙缝。 愁啊,要供一个官出来,真难啊,但家里却都指望着她这个在宫里当掌事的老姑娘,哎…… 她走出如意馆,整个人都是晕眩的,天血红血红的,是她眼花了么,仿佛也不是啊。 她该怎么办,她就那一个侄儿,还等着她送去好消息…… 回去的路上,她遇到了月儿,她没说什么,可是连月儿都看出她脸色不好,真的有这么明显么? 存稿全部耗完,然而我还没空写新的内容,工作好忙qaq 感觉的小伙伴们都太爱看肉了,后面有各种花样的肉,但肯定还是为剧情发展铺垫的(叹气,本书真的不算高h,说高黑暗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