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院士级辩论赛 为什么对朱厚熜来说,这场开幕戏只是个心理学? 首先是杨廷和不得不站出来。 因为不管心学理学都是儒学,甚至严格来说都源自理学这个大学派,只是具体见解和方法论上有分歧。 既然不会损害儒学的地位,那么就只是内部为了更长远的未来不得不争。 新法信号在前,请王守仁讲经在后,杨廷和代表的理学利益集团能不慌? 望族为什么是望族?因为家学渊源,后代子孙从小就有学问远超旁人的长辈教诲,耳濡目染。而科举考试,考的就是被定为官学的程朱理学。 如果心学成为主流,这些望族子孙难道抛弃父祖辈的学问方向另投门庭?科举考试的考试大纲又要不要改? 牵连很广。 杨廷和就算退休回老家了,遇到这件事也会有人把他请回来“主持公道”! 其次是杨廷和在这件事上敢于站出来。 因为在杨廷和看来,这波优势在他:最差也能争取一个当场辩经嘴炮把王守仁轰成渣渣的结果。 有许多人,都是经过历史的沉淀之后才被人发现耀眼至极的。 此时此刻所谓的“龙场悟道”,有几人觉得意义非常?宸濠之乱后去年底今年初才提出的“致良知”,又有几人知晓? 交通和通信效率在这里。 在众人眼中,尤其是在杨廷和这个首辅眼中,王守仁是、湛若水之后新的心学门人学问不精、不堪一驳即可。 如果是师从陈献章、传承了白沙学派又自成了甘泉学派的湛若水,杨廷和会忌惮很多。 但对于宸濠之乱后刚刚有所进步、才开始在白鹿洞讲学的王守仁,杨廷和并不觉得他在心学上的领悟已经比湛若水还要强。 这是杨廷和身陷朝堂漩涡多年、王守仁也出外多年的事实给杨廷和造成的印象。 此时此刻,进入了文华殿陛见完皇帝的杨廷和是自信的。 前面繁琐的礼仪流程中,朱厚熜并没有多去打量王守仁这个大名人。 让杨廷和误会就不好了,那天交心好不容易让他降低的警惕心。 这场戏得好好演下去,所以他也和很多人一样期待着,不过他期待的是王守仁。 偌大的名声,不至于拉胯吧? 这可不是让他在朝堂权力斗争中跟杨廷和刚,而是在他最强的学术思想领域纯粹嘴炮辩经。 对于这样的辩经,朱厚熜期待的不是过程当中的妙语连珠、舌绽莲花——那肯定都是些会让他听得云里雾里的话。 他期待的只是一个局面:势均力敌、甚至杨廷和居于下风。 这样就够了。 皇帝虽然很聪明、很识大体、很稳重,但他也很好学、很年轻啊。 年轻正是学习的时候! 没有人能说皇帝沉迷学习无法自拔不对! 至于为什么非要也学学心学——你们不是各有所长、不分胜负、甚至王守仁好像学问更精深吗? “遵上谕!今日经筵,不讲史。二位值讲官各剖讲经义,而后交相请益。王先生,请!” 说是互相请教,但御前院士级辩论赛正式开始。 王守仁行礼,上前。 先借这里汇报一下首订成绩:24小时最终首订10236,均订9012,感谢大家的支持,所以……欠更+10,昨天已还2章,现在总共欠19章。另首万既已达成,有脸公布原来的号了:半亩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