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也是有兄弟的人了! 李万看了一下凯文-杜兰特在这轮西部决赛的数据。 已经打完的5场比赛,他场均可以拿到346分74篮板62助攻14抢断,投篮命中率514,三分球命中率423,罚球命中率885,这表现那叫一个“死神进城,鬼子进村”。 莱昂纳德的防守能力很强,但从数据来看的话,他职业生涯面对凯文-杜兰特,所起到的限制作用并不是非常明显。 阿杜也没有过因为他上场,而面露烦躁跟急切的情况。 他是真的不好防。 也是解决不了这个点,方才让马刺队输掉了“天王山之战”。 因为刚刚结束的西部决赛。 espn专门召开了“圆桌会议”,讨论这轮总决赛最终的结果。 一共7名专家,其中5名专家认为,今年的赢家依旧是李万跟纽约尼克斯,还有2名专家他们则认为今年的赢家是凯文-杜兰特跟雷霆队。 而这5名认为纽约尼克斯会赢下今年总决赛的专家,给出的预测大比分基本都是6场,甚至还有认为会打满7场的…… 总结的来看,雷霆队面对纽约尼克斯有了更多的赢球可能性,而纽约尼克斯虽然是现在赢面更大的那一方,可在支持他们的专家看来,想赢也并不轻松。 原因也很简单: 这只雷霆队在经过了两边的历练后,真的不再只是一只只有天赋的“青年军”了! 在过去这段时间里,他们打了一届总决赛,一届西部决赛,现在又杀入了总决赛。 如果说12年的他们没有经验,那么现在的雷霆队属于既兑现了天赋,又拥有了经验。 再说这只球队的组成,伊巴卡是现在内线球员中护框能力最好的球员之一,也是今年的“最佳防守一阵”代表。 凯文-杜兰特就不用说了,联盟前三的球员,还不一定只是的影响下,李万的中距离投篮本身就很像“篮球之神”。 只是在一些细微之处,因为本身力量方面的不足存在差异。 现在随着李万的力量越来越强,动作越来越稳定,所完成的动作相似处自然连细微之处都逐渐弥补了! “凯文是个好的得分手,但确实不是个好的防守者啊!” 看着李万从容得分,巴克利不禁念叨了一句。 他的话音刚落,雷霆队的反击,凯文-杜兰特再次靠着个人得分完成进球。 李万这球防的完全没问题,一点没失位不说,手也顶在了凯文-杜兰特的面前,可后者就是能将球送进篮筐里。 这是一个三分球。 当这球打进,两边的比分打平。 凯文-杜兰特狠狠握了一下拳头。 巴克利赞道:“毫无疑问李万是目前最好的外线防守者之一,但他拦不住凯文的得分……” 肯尼-史密斯摇着头道:“没办法,凯文-杜兰特是这个联盟从来没有过的得分手类型……” 明明是内线球员的身高,却能像外线球员一样去持球得分,这样的人,能防住他的,说真的,可能也只有他的手感…… “飙起来了啊!” 于嘉喊了一声,张指导的神情也愈发发光: “这比赛好看了哈!” 比起解说,张指导首先是个球迷! 尤其是李万跟凯文-杜兰特这两个可以说是这个联盟最好的两个得分手之间的对飙,更是给张指导看得热血沸腾。 这两个人今晚的状态也都很不错,上来就进球,接下来更是连续不断地完成得分。 由于两个人都是武器库充足的得分手,因此场面非常好看。 精彩到什么程度呢? 用比尔-沃顿的话来说就是:“将这两个人这几个回合的攻防剪辑在一起,够很多得分手学习好久。” 最终第一节结束的时候,李万拿到了11分,凯文-杜兰特要更疯狂一点,他拿到了13分。 不过李万这场比赛在自己得分的同时,还兼顾了给队友传球。 单单第一节他便送出了3个助攻。 巴克利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凯文看上去好累啊!” 这才第一节打完,凯文-杜兰特的胸口起伏明显要比他平常打完第一节要严重很多。 肯尼-史密斯点破缘由:“这是因为李万的防守强度太大了!” 凯文-杜兰特虽然进球了,而且每一球都进的很漂亮。 可他的每一次进攻都太极限了。 极限的动作,极限的出手,这样的进攻方式毫无疑问会让凯文-杜兰特的体能消耗比平常更快。 espn解说席也发现了这个情况,克里斯-韦伯恍然大悟:“怪不得凯文-杜兰特今晚的进攻这么顺畅,纽约尼克斯也没有改变他们的防守方式。” 整个第一节从头到尾都是李万单防,克里斯-波什伺机而动,帮忙补防。 这么做的效果,就凯文-杜兰特的得分效率来看,并不算好,凯文-杜兰特9投5中,其中包括2个3分球,此外还打成了一次“2加1”。 可从凯文-杜兰特的体能来看…… 纽约尼克斯还是达到了他们想要达成的目的。 第二节上来,纽约尼克斯的主攻手变成了克里斯-波什等其他得分手。第一节在李万的帮助下,已经找到了状态的他们,很快便陆续进球,纽约尼克斯的得分势头不减。 相比较纽约尼克斯这边,布鲁克斯虽然将“雷霆三少”都放在了场上,可第一节凯文-杜兰特作为主攻手,给到其他人出手的机会有限。 其实凯文-杜兰特注意到了李万在第一节的“突投结合”,他也想用自己的进攻带动队友的进攻,可惜传球这个“摁键”,他一直都用不好。 再加上他的状态这么的出色,他便没有多想,继续投入到了个人进攻之中。 可眼下的情况,他也意识到了自己体能比平常消耗的更快,需要队友站出来的时刻……他顿时又有点后悔,在第一节没有为队友做牵制,让他们试着多打两个回合了! 他也是忘了,去年的他就是因为在“传球”还是“自己进攻”两个选项上没有坚定的主意,总想两头都兼顾,反而两头都没干好。 布鲁克斯也注意到了凯文-杜兰特的犹豫,他很想立马叫个暂停,坚定凯文-杜兰特的想法:“你可以给到雷霆队最大的帮助,就是用你的进攻,去摧毁对手的防线,无论是面对其他球队,还是纽约尼克斯!” 好在这个时候,詹姆斯-哈登站了出来,连续地运球调整自己跟丹尼-格林的距离,随后突然往着内线突破。 詹姆斯-哈登的爆发力在联盟中绝对是被小瞧的,尤其是此刻亲身经历的丹尼-格林,还没等着他往后退,詹姆斯-哈登已然欺身上前,丹尼-格林这个时候再退已经来不及了,他要是往后走,詹姆斯-哈登就能轻松杀入篮下。 没办法的他只能伸手阻止,可他不知道的是,詹姆斯-哈登等的就是这个时候,双手拿球,往着丹尼-格林的手上一扬。 “嘟!” 裁判的哨声立马响起。 丹尼-格林防守犯规,詹姆斯-哈登罚球两次。 这…… 丹尼-格林一脸无语地摊手,这就造我犯规了? 他不理解,现场巨大的嘘声也说明了,纽约尼克斯这帮球迷们同样不理解。 李万却见怪不怪,作为联盟后来有名的“俱乐部玩到凌晨4点,然后回家研究规则的男人”,所有人都知道,防守詹姆斯-哈登是绝对不可以伸手的。 如果伸手,必定犯规。 就像现在的丹尼-格林一样。 这不是防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对于联盟规则的理解问题。 在这方面詹姆斯-哈登早就在大气层了,再看看此刻迷茫的丹尼-格林,无需多说,这明显还在第一第二层。 现场的嘘声很大,可詹姆斯-哈登的罚球能力在整个nba历史上都能排上号,作为有名的“一分侠”,如果要问詹姆斯-哈登最稳定的得分手段是什么,那必然就是他的罚球了。 “唰!” “唰!” 两分命中。 詹姆斯-哈登扭头朝着凯文-杜兰特看了一眼,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伙计,别担心,该缓会儿就缓会儿吧,有我们撑着呢! 凯文-杜兰特内心的那股犹豫,还有因为这份犹豫所产生的急切感顿时一扫而空。 对啊! 我现在也是有兄弟的人了! 我不需要什么时候都绷紧神经,我大可以在需要喘口气的时候,喘口气。 詹姆斯-哈登站出来完成了得分后仅仅两个回合,威斯布鲁克也突然找回轨道,一个标志性的强行突破,将贝弗利直接顶开,完成上篮得分。 贝弗利揉了一下胸口,这一下发力,他没能撑住。 经过这场比赛到目前为止的角斗,他可以明显感觉到,威斯布鲁克整个的力量还有爆发力又有进步,他虽然能“啃”能“咬”,但体格确实小只,他的身高只有1米85,也不是矮壮型后卫,在对抗上,一旦他没能提前站住脚,想要拦截威斯布鲁克的突破,真的太难了。 靠着这“二哥”、“三哥”的发力,雷霆队这边的进攻逐渐流畅,纽约尼克斯慢慢拉开分差的势头停滞,这段时间的分差一直在4分~6分之间浮动着。 当然就节奏而言,纽约尼克斯依旧是占据主动权的那一方。 如果说雷霆队这边,依靠的是威斯布鲁克跟詹姆斯-哈登的轮流发力,那么纽约尼克斯那边,依靠的就是克里斯-波什对于伊巴卡的压制。 要说这伊巴卡能跑能跳,按说足以一个人应付克里斯-波什,但结果却是他被压制…… 面对外线风格的克里斯-波什,伊巴卡明显防的不是很适应。 也难怪,随着球权 开始往着外线偏移,现在的内线四号位,能自己持球单打的,依旧还是那几个名字,而能脚踩着三分线进攻的,那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偏偏找回了“龙王”账号的克里斯-波什就是这样的“稀有物”。 值得一说的是,原本的12年总决赛第五场比赛,就是克里斯-波什在第三节突然爆发,单节独砍12分3篮板1抢断,带起了一波进攻高潮,让热火拉开了分差,最终轻取雷霆,以4-1的大比分击败了雷霆,成功夺冠。 此刻的克里斯-波什相比在热火队的时候,战术地位要高很多,经过一个赛季的不断持球,他也早就找回来“北境龙王”的感觉。 因此面对伊巴卡,他在经过第一节的适应后,第二节开始,火力迅速变得凶猛起来,而伊巴卡面对他的外线持球式突破,明显多了几分不适应。 企图通过弹跳来解决问题,结果就是屡次被克里斯-波什晃倒了一边。 最终第二节结束的时候,克里斯-波什单场砍下了11分。 差不多是威斯布鲁克加上詹姆斯-哈登的得分总和,他们两个人一起拿了13分。 “克里斯来了纽约尼克斯后,真的彻底找回了从前的状态啊!”比尔-沃顿看着比赛第二节的回放,几乎就是克里斯-波什对飚詹姆斯-哈登跟威斯布鲁克,这三个人的得分至少占了第二节的50以上。 上半场结束,两边的比分定格在了58比 纽约尼克斯还勉强领先着2分。 肯尼-史密斯看完上半场两边主力球员的数据后,开口道:“看来这总决赛的第一场,得到最后时刻才能分出胜负了!” 他的预测…… 还真准了! 下半场几乎就是上半场的回放,两边一直属于“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不断有人站出来,也不断有人可以给出回应。 一直到最后最后2分钟,纽约尼克斯的领先也不过才3分而已。 “嘟!” 轮到雷霆队进攻,布鲁克斯在这个时候叫了个暂停,为比赛最后两分钟进行布置…… 这两天有点事情。 一直都在路上奔波。还有两天应该就忙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