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宽敞之外,这空间里头是属于泥土的面积。 “这么大的吗?”沈娇四周看了一圈,忍不住说道。 她随后问系统,“这第三级有什么讲究,我可以用来做什么?” “第三级空间为种植空间,这里可以实行栽种,时间比现实时间缩短一半,土壤效果更好。” 这是系统4087告诉沈娇的话。 沈娇看看脚下的黑土地,再看看四周。 “所以,这里头的农作物,会有时间的流逝,不能做保存吗?”沈娇问道。 “是的。”4087生硬的声音说道。 略作理解之后,沈娇就从空间出来了。 大概是因为前面两级空间对他们现在的作用是巨大,所以第三级空间沈娇也算是满怀期待。 不过如今听到是这样一个结果,倒是有些出乎她的意料。 这话她跟苏庭生说了后,苏庭生表示,“也很不错了,以后咱们可以在里头种地,种水果,你说是不是?” 沈娇点点头,“也是。” 嘴上应着,可沈娇还是有些失望。 因为她想要的多了。 毕竟前面给予的好了,后面她想的多了。 不过这种想法,她也就持续了一两天,就已经调整过来了。 毕竟这空间也是意外获得的,是附加的,如果没有这个空间,他们都没现在那么轻松的生活呢。 “至于第三级空间,咱们到时候种水果,弄个果场,还能往里头养殖,你说是不是?” 看沈娇想通了,苏庭生刚想好安慰的话,又憋了回去。 其实沈娇这心态也是正常的,毕竟一开始对它抱了太大的希望,可突然拥有,就感觉达不到理想状态。 但是只要仔细想想,又会发现合情合理的。 第192章 沈娇有了别的心思 调整好心态后,沈娇也没再纠结这空间的实用性没之前感觉那么强。 相反,空间这么大,可以缩短作物周期,不用施肥浇水,虽然比不上之前的二级空间的土地,但也很不错了。 三级空间没有储藏的功能,等于在现实中,多了一块巨大的地,而收拾回来的东西,要放在一二级空间才行。 而除了人在里头的时候,它的生长周期是跟着现实走的,只是全部缩短一半。 既然空间有这种植的能力,沈娇也没再闲着,回来就开始栽种点玉米花生什么的,先试验一下成果。 需要三个月种植的花生和玉米等,它一个半月就能长成了。 沈娇也是到收成的时候,才敢相信,这一切的真实性。 收成好的作物,沈娇也直接在一二级空间储藏起来,这样不会坏,想吃想用再拿出来。 这样的日子,平静舒服,沈娇也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万多块钱,而就挥霍无度。 也就平时上街的时候,会多给苏庭生买两斤肉,给他买点布料换换新衣服。 不过夫妻俩日子是变好了,有心人仔细观察后,也能发现。 当然,大部分人也以为是这两年政策好了,夫妻俩也算是城里来的人,可能有什么有钱的亲戚帮助了,不然怎么会过的那么逍遥自在? 因为接下来的时间比较忙,沈娇夫妻俩也没再去深圳,偶尔会去县城转悠转悠。 沈娇还在县城买了块地,不过也就夫妻俩知道,谁也没有告诉。 —— 到了年底,关于凤阳县那边包产到户收成的好消息传来了。 这不,粮食刚收割完,村子就在讨论起来了,说村子要不也改成这样的形式。 村里那些家里的当家人,有几个找到了大队长,问起了这件事情的可行性。 谁都想种出多的粮食,想吃饱饭,所以听到这样的消息,难免心动。 当然,还是有大部分人不认同这个模式。 因为吃大锅饭是上面政策下来的,肯定有它的道理,不可能随便就改变的。 而一部分胆大的年轻人,却还是想试试。 所以他们找到了大队长。 沈娇和苏庭生也正好经过,听到大家热烈讨论,夫妻俩对望一眼,也走了进去。 “怎么了?”苏庭生进去后,疑惑问道。 有人朝苏庭生看过来,招招手,“大生,你来了正好,你见识多,懂得多,我们在这商量,要不要像那个凤阳小村那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呢。” 这些人当中,一部分是支持这么做的,而一部分听说他们支持,则跑过来反对的。 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而目的却只有一个,只想吃饱喝好。 虽然知道未来的发展趋势,此刻的沈娇却也没有开口。 她朝苏庭生看去,正等他说话。 苏庭生也是沉吟了半晌后,才开口说道:“如果要以我观点来看的话,我是赞同改革的。” “你也赞同?”那不赞同的人有些意外。 因为不少人都以为苏庭生不赞同的,因为这个是靠人口来分田地,苏庭生家可只有两个人啊! 苏庭生点点头,“我赞同。” 他解释道:“凤阳县小岗村的事情,我也听说了,也了解了一下,他们产量高起来,并不是运气好,是真的考量过,并且实践后得出的结论。” “有句话说的,实践出真知,这就是实践出真知了。简单的说,就是不管什么事情,只有做了才有话语权,人家既然试验出来,就证明至少现在的方向是对的。” “那……那……那咱们也要改吗?”有人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对方也想改,也不想改。 想改是想改变好,但是又怕改了变不好,所以处于中立。 而另一个人却毫不犹豫的说道:“改吧,我觉得试一下也好的。” 可也有人说,“万一改不成功呢,那不是损失大了吗?” 苏庭生说道:“我觉得还是可以试一试的,损失的话,并不算大的,毕竟……田地还是那么多,该种的也种,怎么可能会有多大的损失?” 这事情当时并没有拍案确定,大队长让大家都回家好好想想,看看能不能改变? 沈娇夫妻俩回家的路上也讨论了一下。 “你觉得要改革么?”苏庭生问沈娇。 这件事情,沈娇在大队的时候,没发表任何意见,即便她是别人口中从城里来的知青。 不过苏庭生问起的时候,沈娇点了点头,“改革是最好的,虽然现在也还行,但是大家的状态比较懒散,毕竟出力多了和少了区别不会太大。” 苏庭生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在大队干活这么多年,他也是知道虽然家里没钱,可以和大队赊账,很多人也能提前预支等。 但是这样一来,也养成了大家懒散的性子。 如果分了地,那就是各家顾着各家的,到时候别人有粮食,你没有,你就要急了。 当然,夫妻俩这议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要不要改革。 沈娇知道土地政策改变是历史所趋,不过她也记得,很多人一开始抗拒,后来真香。 当然,如果单纯靠农民这样守着一亩三分地种田过活,这日子还是很难的,只能说是吃饱,过不上多好的生活了。 这个时候,变通,改变是最重要的了。 所以,不管土地改不改,对夫妻俩已经没那么大的影响。 不过,在过年前,村里还是以三分之二人数同意的基础上,决定按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来进行改革。 村子将地块全部分开,用石灰或者绳索一个个的划分,再根据抽签,抽到哪儿就是哪儿? 苏庭生家里两个名额,抽中的地方也不错,除了一块是比较远的,另外两块都离家里挺近。 他们家就两口子人,所以分的地方也不多,都是按照人口划分,不管你是孩子还是大人老人。 只是,虽然有了自己家的土地,沈娇却没打算留在村里耕种,随着过了年后,政策的宽松,沈娇有了别的心思。 她想出去! 第193章 搬迁去城里 沈娇这次说的出去,并不是出去转两天就回来。 她指的是,去外面定居,外面挣钱。 村里虽然安逸,但是村里现在是没发展的,除了守着一亩三分地,没别的出路了。 虽然他们现在卖人参也算有存款,但是对沈娇来说,以后货币膨胀,这一万多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趁着现在有机会,她想出去看看,给以后多准备准备。 毕竟虽然她能预见未来的走向,但是也不能左右他们每次都运气好,能吃到改革的一杯羹。 上辈子,别人也是看准了时机下手,有一部分人富有了,可也有不少去拼搏最后还是老老实实回家耕田的下场。 所以,趁着他们现在还有这点资本,想去城里看看。 “政策宽松了,咱们也可以去看看,万一能在城里待下来,也好过在这里,你说是不是?”沈娇说完自己的想法后,补充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