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北辰瞧着这亲昵的动作略有些羡慕,姐对他就不会这样。 不过自己是男子汉,哪能胡思乱想这些呢。 正告别着,火车到来,两人搭乘着列车离开。 南雁看着拼了命挥舞着手的两人,也回应着他们。 一眨眼这些孩子们都长大了呢。 真好。 回到厂里的南雁收起了自己那点柔软的长姐心怀。 她最近一直都在跟东北那边的机械厂联系,打算过几天去一趟那边。 数控机床,自动化操作。 尽管知道这个年代的数控机床技术还稍显的粗糙,但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稳步的发展。 好的开端不怕低。 南雁差不多是在出了正月这才往东北那边去,没想到会在这边机械厂遇到贺兰山。 不过也正常,贺兰山在这台微型计算机上付出诸多,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这台微型计算机。 如果非要将机床与这微型计算机联系在一起,贺兰山是最好的选择。 “我就说南雁同志你肯定会来早不来迟,正好正好,我们这边设备调试的差不多了,要不咱们再试试看?” 机械厂这边对于数控机床十分上心,要是能把这个做成了,那么机床的附加价值就会大幅度提升。 他们原本那没什么竞争力的机床设备,或许能够跟日本掰掰手腕子。 甚至出去跟日本抢市场。 这些日本人能搞的东西,他们也不差! 数控机床的操作相对有点点复杂,加入了微型计算机控制,由编程来执行指令。 对于工人们而言,这是个需要学习的新领域。 对机械厂来说,这就是个新的挑战。 而挑战,总能激起人心底最深处的胜负欲。 贺兰山在那里教人如何使用这台计算机。 在南雁看来这些操控指令不算特别复杂,可以说贺兰山很好的融入了这边。 他很是耐心,即便是工人一再提问出简单的问题,也都微笑着回答。 不厌其烦。 南雁觉得这跟变了个人似的,过去那个骄傲的贺兰山,不知道何时不见了踪影。 现在的贺兰山,没有任何的锋芒与尖刺。 这个认知让南雁恍惚了下,听到周围的声音,这才反应过来,机床已经慢慢运转起来。 数控机床大幅度削减对工人的需求。 提高产品的良品率以及生产效率。 好处很多,但有一个致命的问题—— 需要的工人少了。 而国内最不缺的就是人,现在需要一份工作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 你再把这些工人给裁减掉,这不合适。 机械厂显然也有这方面的忧虑,增加就业还来不及呢,削减在岗人数,这不合适。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如果我们加大对数控机床的生产,那么微型计算机产业势必要投入更多的人。” “你是说,其实这就是个人员的流通?” “对,只不过这个行业多出来的人,转移到了其他行业。再说了数控机床需要维护,而且我们还可以发展其他行业,依旧需要工人来添补岗位,只不过现在我们需要的工人要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比如会使用这新的机床,还会维护?”机械厂这边迅速反应过来,这让谈话进行的十分顺利。 但他们谈的顺利没什么用,还得说服部里和中央才行。 这让南雁又马不停蹄的往首都去。 同行的除了这边几个机械厂的厂长外,还有就是贺兰山一行。 微型计算机造出来了,绝对不该是摆设。 应该用到生产当中。 无线电厂那边对他们的杰作十分满意,更希望能够经受得住工厂的考验。 但这个决定权,并不在他们手中。 需要说服工业部这边。 一机部和四机部这边应该还好说,南雁觉得问题可能会出现在计委这边。 另外就是不知道中央到底什么个想法。 她在盘算着,应该怎么来说,才能让计委同意。 “很麻烦吗?” 骤然传来的声音让南雁恍惚了下,看到贺兰山站在这边,她露出笑容,“还好,你在芜湖那边还好吗?” “挺好的,一条不曾设想过的路,但又很适合我。” 南雁神色很是放松,“那就好,不然我可就罪过大了。” “不会。”刀没架在她脖子上,做出选择的人是自己,和南雁并没有什么关系。 贺兰山又问了一遍,“这次会议,会很难?” “也不见得会特别难搞,但是想要说服领导搞这个,总得需要一些东西。” 比如说真实的数据支撑。 这代人对计算机比较陌生,尽管不乏高瞻远瞩的 人,但什么时代都有短视者。 南雁怕遇到后者。 贺兰山想了想,需要什么呢? 大概需要的是实打实的好处,搞数控机床的好处。 “如果在国内铺展不开,是不是先可以进行外贸创收?” 贺兰山的提议让南雁愣了下,一双清眸直直的看着说这话的男人。 “我说的不对吗?” “没有。”南雁笑了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你说的对极了。” 即便国内无法发展机械自动化,但进行外贸创收也不是不行。 外贸创收赚到足够多的钱,用这笔钱来反哺国内的机械自动化。 “谢谢,帮了我大忙。” 贺兰山看着匆忙离开车厢连接处的人,他看着南雁的背影,觉得认识这些年来,似乎从没在这人身上看到岁月的痕迹。 她依旧是那个“急性子”的高南雁,连带着脚下小小的趔趄都显得她跟二十刚出头时没太大区别。 依旧有些毛手毛脚的样子。 南雁很快就整理出了新的思路,要多管齐下。 会议安排在抵达首都的第二天,其他几个东北来的厂长打算在首都四处逛逛,南雁则是迎来了访客。 孙副部亲自到来。 “我还想着找时间去拜访您。” “行了,就别跟我整这些虚的了。”他认识南雁那么多年,还不知道这小同志肚子里都什么花花肠子吗? “你有把握说服计委吗?” 知道南雁这次过来的目的,但说服不了计委就谈不上说服中央。 这件事终究是要中央下决定。 “原本没有,不过现在大体上有了思路。” 南雁的新思路倒也是简单的很,这也是她说的想要去拜访孙副部的缘由。 “我想知道,咱们引进外资都引进了哪些产业。” 这倒不是什么要保守的秘密,在外贸部工作的人可以说是张口就来。 瞧着南雁在那里做记录,孙副部意识到什么,这是希望把外贸部也拖下水,联合他们部门更有说服力? 南雁的确需要外贸部这边帮忙,但也不算是为难人,只是说实话罢了。 “我看了下,引进的外资主要是日资为主,美资相对较少,相关产业除了家电那就是汽车零部件,还有少数的是飞机零部件。” 都是些不那么重要的零部件,毕竟核心类的东西在这边建厂就意味着把技术转移过来,这对日美本土企业不负责。 孙副部当然知道这个道理。 “咱们要用的就是这个道理。”南雁笑了起来,“来的路上有个同志跟我说,要是没办法铺设国内的机械自动化,那就先把这些数控机床出口出去,创收挣钱来给机械自动化铺路。这是一个法子,保守主义的路子,但是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再利用外资来做点什么呢?” 熟悉的促狭让孙副部意识到了什么,“你的意思是利用外资建厂的名单?” “对,对一个国家工业十分重要的产业,怎么可以转移到别处去呢,不重要的才需要转移,降低人力资本。” “可是这说服力并不够。” “所以我们还要主动出击,最近有什么外资想要在国内建厂吗?” “有两家美国企业。” “那就强行捆绑,如果想要建厂可以,必须带上你们的计算机制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