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苏维忠掏红包给孩子们,许世彦也掏了红包,分给外甥和外甥女。 小娃们得了红包,都高兴的直蹦,一溜烟跑外头玩去了。 韩彩娥扯着苏安芳和苏安瑛的手,娘几个到一旁聊天,这边苏维忠也跟姑爷们凑在一起闲聊。 “世彦啊,你去年究竟挣了多少钱?我问老六,她也不肯说,就说是确实挣了些。 可外头咋传的你挣了好几百万呢? 这几天不少人都来咱家打听,都问我,知不知道二姑爷倒腾君子兰挣好几百万的事儿?” 苏维忠还是没忍住,问了出来。 苏维忠夫妻去东岗参加许世琴婚礼的时候,只听闺女提了一嘴,说是冬天里挣了点儿钱。 但具体多少,苏安瑛没提,苏安花也不说。 苏维忠就寻思着,顶多万了八千的,那就挺不错了。 可是从东岗回来,事情就发生了变化。 两天不到,大营、河北俩村子都在传,说是苏家二姑爷倒腾君子兰挣了不老少钱,几百万。 这一下,村子里几家有君子兰的,都来苏家打听。 想问问苏维忠,到底咋回事儿,这君子兰真的那么值钱么? 能不能让苏维忠跟姑爷说说,帮着他们把花卖了。 还有人说,能不能找许世彦帮忙,把他们家的孩子,也弄东岗一参场去,当工人。 苏维忠被烦的啊,头都快炸了。 许世彦挣钱了,跟他老苏家有多大关系? 这些年苏家受许世彦照顾已经挺多了,苏维忠哪好意思去找许世彦帮忙? 还什么招工呢,许世彦要真是有那么大能耐,也得先把南振东和纪鸿亮俩人的工作帮忙解决了啊。 除了这俩连襟,苏维诚家的闺女苏安玉也还没工作呢。 再说了,还有周家、章家,这都是正经亲戚,那还能不安排? 是个人,就懂得啥叫亲疏远近,自家人都顾不过来,还有闲心管外人? 苏维忠也没惯着那些人,挨个儿都给撅了回去。 可是来找他的人还是很多,这些日子苏维忠真的是被烦得不轻。 “爹,挣钱确实是挣了点儿,但也不至于好几百万。 我们七八个人合伙儿,还得分给镇里、村里,还有各种费用啥的,其实没剩那么多。” 许世彦叹气,看起来这事儿想全都瞒着是不可能了,那就只能选择性的说一点儿。 “哦,那也不少了,挺好的,有钱了日子也能过得宽裕点儿。” 苏维忠一听,就知道姑爷肯定是没全都说实话。 也正常,谁家挣钱了,还能满大街去吆喝,我挣了挣了多少万?傻子才那样儿呢。 “没事儿,也就是几天新鲜,过几天这股风就刮过去了。 就是赶在大过年了,一个个都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闲着没屁事儿除了扯老婆舌子还能干啥? 不要紧,过一阵子天暖和了,忙着春耕,也就消停了。” 苏维忠不希望姑爷跟着闹心,于是摆摆手,打算揭过这一篇儿,不提了。 “爹,那个,你想没想过,换个地方住?” 原本吧,许世彦没打算现在提,可是这一看,算了,还是让丈人和丈母娘搬个地方得了。 这边成天乌乌泱泱乱哄哄的,住着也闹心。 “啊?换哪儿去?”苏维忠一听就愣了,换个地方住?能换到哪儿去? 他在大营一辈子了,如今这个岁数,重活也干不了多少,再搬去别处,还能干啥? 许世彦瞥了眼秦美玲夫妻。 上辈子是苏维忠过世之后,那两口子就提出来,让韩彩娥卖了大营的房子,带着苏安芳、苏安花一起搬去了浑江。 如今苏维忠安然无恙,身体倍棒吃嘛嘛香,估计秦美玲不可能再提这事儿。 毕竟,韩彩娥是秦美玲的亲娘,苏维忠可不是亲爹,隔着好几层呢,根本不一样。 “要不,搬到东岗去?”许世彦试探着问道。 “瑛子和芳儿都在那边,花儿马上要跟小历订婚,等着今年冬天也得嫁过去了。 那边有你三个闺女呢,咋地还照顾不了二老啊?” 苏家一共六个闺女,一个在浑江、一个在大营、另一个在双龙,其余三个,都在东岗。 相比之下,搬到东岗还是个比较合理的建议。 有三个闺女在跟前儿,而且苏安芳、苏安花两家还都是双职工,条件都不错,咋地也不至于让老两口掉地上。 “搬东岗去?”苏维忠愣住了,他以前可从没想过这些。 “那要是搬过去了,地咋整啊?总不能还给村里吧?” 还别说,苏维忠真的心动了,相比大营,东岗明显更适合他们养老。 看大门 “地留着,给三妹妹和三妹夫种着就行,不用还给村里。” 苏 安珍和南振东这对夫妻老能干了,上辈子他们在大营,包地种、养牛,一年也能挣好几万。 把地给他们正好,就不用去包别人家的地了。 “那也不行啊,我们两口子去了东岗,没有地。 我这个岁数了就算想种棒槌,也没那些钱啊。那我们老两口这日子咋过?” 苏维忠确实心动,却又觉得不合适,他们搬过去,那不是给三个闺女添累赘么? “爹,我们参场办了个饮料厂,缺个看门打更的人,你看你要是不嫌弃,过去上班呗?” 许世彦要是心里没数,他根本不能提这个茬儿。 昨天开会的时候,听林启越提了一句。 说是饮料厂那头,原本看大门的老安头中风了,没法再上班。 那边缺个人,还得从参场家属里头找一个。 许世彦当时就觉得,这活留着给苏维忠不错。 苏维忠夫妻就六个闺女也没儿子,老农民没有退休。 眼下苏维忠还能干活,种点儿地还能养活老两口,可是再过几年呢? 等他干不动活了,指着啥出路? 那饮料厂看大门,活不累挺轻松,一个月也不少挣,工资福利都跟工人差不多。 苏维忠那身体养的挺好了,就看大门这个活,十年八年的一点儿问题没有。 等以后真动弹不动那天,这六个闺女家里日子也过起来了,咋地不能让老两口晚年没有依靠。 “啊?看大门啊,那倒是个好活,我这能行么?”苏维忠一听,可真是又惊又喜。 参场工资福利都挺好,哪怕这看大门的就是个临时工,那工资也肯定不能太低了。 活不累,工资还行,这确实是个挺不错的去处。 闺女都出门子了,他们老两口也没多大花销。 自己种个菜园子吃菜,看大门挣点儿工资,养活老两口一点问题没有。 “世彦啊,你给我安排去饮料厂看大门,你爹那边,能不能有啥想法啊?” 苏维忠想的比较全面,按说这看大门的活,没有点儿门路抢不着。 许世彦的亲爹也没啥工作呢,先给丈人安排了,那许成厚能不能不乐意啊? “爹,这个你不用担心,我爹那头肯定没意见。”许世彦闻言笑了笑。 有许世彦在,那兄弟几个还每月给钱,许成厚就算不上班,日子也过得不差。 许世彦都打算过了,也跟许成厚提过一嘴,等着开春,把西头那间房子收拾出来,整个小卖店。 如今东岗没几个卖店,除了二大队那个队部的对面,去年开了家利民杂货店之外,大多数人买东西,还是去商店。 商店有商店的好,小卖店也有小卖店的便利。 烈士墓那块儿正好在各十字路口上,东西南北的来往人不少。 等着参市建起来,过路的人更多,这边有个小卖店,方便了大家伙儿,许成厚老两口还不少挣。 老两口手里有许世彦给的两万块钱,存银行里吃利息,再加上儿子们给点儿,小卖店挣点儿。 多好的日子啊,美着呢,上啥班也赶不上。 再说了,现在都知道许世彦有钱,他要是把亲爹弄去看大门,也怕旁人说嘴。 莫不如给老丈人安排个工作,外人瞅着也好看。 毕竟这丈人和亲爹不一样,许世彦为丈人坐到这一步,旁人都得说好。 那看大门打更的活也不累,工资待遇不低,一切福利都照着工人来。 苏维忠过去干活,就是去养老了,挺好的。 其实老两口到那边,真的不愁吃喝。 参场去年订出去不少蜜片礼盒,那礼盒都是参场家属那些老太太动手糊的。 一个盒子给几毛钱,那些老太太成天在家也没啥事儿,一天糊个,挣个块八毛的,油盐酱醋钱足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