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子又往皇城去,黄太师闭目养神,心中叹息不已。 他一直站在分叉路前,之前想着,西州城打下来之前,他还有时间慢慢思考、分析、整理,没想到…… 到了朝房里,众人纷纷互相行礼。 有消息灵通些的,当然知道昨天变故,凑在一块,交流看法。 范太保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见了黄太师,只微微颔首,算打过招呼了。 黄太师在边上坐下,等候上朝的时间,他又得了些其他消息。 昨儿夜里,常宁宫走水,大火把整座宫室都烧塌了。 起火的缘由则是众说纷纭。 有说人为,有说意外,也有个胆子大的开口“落雷”,被其他人捂住了嘴。 雷火,那等不祥之兆,是能随随便便说的? 只有一点,大部分人都没有异议。 那就是,永宁侯和林繁要反了,且是蓄谋已久。 “为什么?”董侍郎用力抹着脸,“为什么!” 林繁弱冠年纪,他没有经历乱世,但他生在大周、长在大周,他还有一位为大周奋战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父亲! 如果说,林繁坚持西进、这辈子的目标就是打下西州城,达成父亲遗愿,董侍郎信,可反叛之心…… 他完完全全看不出来。 更别说永宁侯了。 秦老侯爷跟着先帝爷打江山,战功赫赫,一身正气。 侯爷对名利看得不重,世袭罔替的侯爵也是先帝对他这么多年奋战的认可。 有什么利益能让秦胤在这把年纪,拖着全家老小,积极地去举反旗? 史尚书背着手站在一旁,亦是一脸沈沉。 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了,多到,他甚至在心里嘀咕,是不是西凉、南蜀的奸细搞的鬼。 时辰到了,众臣往金銮殿去。 皇上迈着大步进来,气势汹汹,三步并两步走到龙椅前,转身坐下。 “平身。” 黄太师抬头,看了一眼。 徐公公不在皇上身边,今日随侍的是纪公公。 又是一怪。 朝会上,旁的事儿一概没提,皇上义正言辞道说了三府连夜逃离京城。 “朕痛心不已!”皇上咬牙切齿道,“一个是开国功臣,一個是忠烈之后,还有一个,是朕的皇姐!朕从未亏待他们,他们就是这么回报朕的!逃走之人,必须追查他们的下落,若是抗捕,格杀勿论!” 所有人面面相觑。 对叛军家属下狠手,情理之中。 可是,总得查明白吧? 董侍郎急着出列,道:“皇上,老侯爷与定国公对大周忠心耿耿,此次状况,定有缘由,臣以为应当仔细调查。” 话音落下,又有几人附和,请求皇上明察。 皇上被左一句“隐情”、又一句“阴谋”气得头晕目眩。 那三家,人去楼空是事实,这些人竟然还在给他们找借口、寻理由! “你们告诉朕,”皇上怒道,“什么阴谋,能把这么多人弄不见了?不是造反又是什么? 别人出城时机还未清楚,但朕的皇姐,是坐着她的马车、让守备开城门,难道是有刀架在她的脖子上,让她这么做的? 她若是被胁迫,挟持她的就是文定!是林繁的姑母! 她若是主动走的,那还能有什么‘隐情’、‘阴谋’?” 董侍郎倔脾气上来了:“既是主动出逃,为何要等到城门关闭后?臣还是以为,这事儿太蹊跷了,且牵连甚广,必须调查清楚!” “朕看你就是个内应!”皇上骂道,“推出去、给朕把这逆臣推出去!” 眼看着要出人命,黄太师上前一步,劝解道:“皇上,臣等这就去安排追捕。” 董侍郎忿忿瞪向黄太师,被史尚书悄悄踢了一脚。 憋着脾气,董侍郎低下了头。 他知道,是他太急了。 光靠嗓门大,没有用。 要替那几位洗脱罪名,需要据理力争。 理,需要他们去寻找、调查,把所有的疑点都寻出来。 黄太师这样的以退为进,董侍郎学不来,但他承情。 第267章 说不出口 朝会,以皇上的愤然离开结束。 纪公公等人追着皇上去了,留下一众臣子在金銮殿里,议论纷纷。 史尚书与董侍郎道:“知道你急,但也没有这么个急法,皇上在气头上,你光顶着来,有什么用?” “大人教训得是,”董侍郎垂下头,“下官等下就去调查调查,一定要为老侯爷他们求一个公道。” 史尚书拍了拍他的肩膀。 军报的折子还在兵部衙门的案头放着,里头内容,他记得一清二楚。 催兵、催粮。 前线进攻,催这些很正常。 早些年永宁侯带兵时就喜欢催催催,这么多年都没有变过。 一面催,一面报着军情进展。 大军压在鸣沙关与西凉僵持,这时候把反心露出来…… 那就不像老侯爷了。 董侍郎去向黄太师道谢:“我太冲动了,没有顾好分寸。” 黄太师摆了摆手。 董侍郎看着两位老大人,道:“我是真的想不通,为什么皇上会认定老侯爷他们会造反?他们对大周的忠诚,天地可鉴!理由呢?” 黄太师摸着胡子,没有接这话。 答案,他知道,可是说不得。 皇上确信,却也说不出口。 皇上要怎么说,永宁侯忠于大周却不忠于他庆元帝,老侯爷从头至尾忠于先太子、忠于皇太孙? 甚至,皇上根本不敢让人知道皇太孙的存在! 黄太师看了眼其他人。 早朝的状况,比他预想得其实好了许多。 朝中主和谈、不继续西进的那群官员,也没有站出来说什么“兵权”、“早该收兵”一类的话。 毕竟,气氛太紧张了。 浑水摸鱼,万一自个儿跌进水池里,呛水是小,淹死是大。 紧要关头,老实许多。 雨势小了很多。 文武大臣们陆续离开金銮殿,回各自衙门。 黄太师与范太保一路未言,等坐下来后,各自端着茶。 浅浅一茶盏,慢慢抿也就是几口的事,偏就抿了一刻钟,抿到茶水凉了。 黄太师的心思都在永宁侯府的反常上。 侯夫人不是没有见识的老妪,长公主带过兵,她们对战场上的瞬息都能掌握,岂会不知道还未有驻地的情况下,突然行事,有多么得不妥当? 毫无疑问,她们是被动的。 不得不动了。 是什么让她们沉不住气? 皇上动刀子了。 昨日,衙门里大小事务井然有序,并无任何不对劲的地方。 皇上到底动了什么刀子? 正思量着,黄太师听见范太保开口了。 “追捕的文书,发是不发?” 黄太师回过神来,道:“得发,不发交不了差。” 范太保不置可否,又问:“往飞门关传旨吗?” 黄太师哽住了。 他不想传,但显然,皇上恨不能立刻传。 “再等等,”黄太师放下茶盏,道,“好歹得把昨儿到底出了什么状况给弄清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