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声音响起,不少年轻读书人微微皱眉。 这样的天象,他们自然明白这是圣人之道。 这还需要说吗? 可后者疯狂摇着头,甚至抓住一人的手臂,半天半天说不出话来,太激动了。 “不,你们理解错了。” “老夫的意思是说,这心学,开创了人人成圣之路啊。” “这是可以让读书人皆可成圣的圣人之道。” “若明悟此心学,人人皆可成圣,拥有圣人之力。” “你们还不明白吗?” 老者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半天半天才将这话说出。 听到这话,众人这回坐不住了。 “什么意思?这心学可以让人人成圣?” “要不要这么夸张?人人成圣之道?” “这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圣道?” “这不可能吧?” “人人成圣,这怎么可能?” 哗然之声响起,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圣人之道’竟然是这种意思? 人人皆可成圣? “老夫没有任何夸大。” “这是真正的圣人之道,直指圣意,人人成圣,不是夸大,而是事实,只要做到这七境,以知行合一为辅,抵达第七重境界,便可成圣。” 大儒开口,他说着说着,呼吸都有些呼吸不过来,他算是第一个明悟这心学的可怕。 看着对方如此激动,大部分读书人既是震撼,同样也怀疑,毕竟之前的造势在先,让他们实在是有好相信。 当然,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听不懂这心学,需要长时间的理解。 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反应。 “昭宥先生说的没错。” “这的确是圣人之道啊。” 很快有不同的大儒开口,望着顾锦年,眼神惊愕,在昭宥大儒说完之后,他就明悟了这心学的可怕。 “是圣人之道,是圣人之道。” “怪不得是无上新学,原来这是圣人之道啊。” 很快,又有大儒出面开口,他们面色震撼,没有半点作假的样子,也异常激动,呼吸都显得无比急促。 “可惜!” “可惜!” “可惜啊!” “老夫今年一百三有五,最多还有不到十年寿命,可惜啊,我若是晚三十年出生,我将有一定可能,成为圣人,即便成不了圣,也至少是个半圣。” “有此等学问在,却不给老夫留有机会,我恨啊。” 很快,有大儒看哭出声来,看起来悲痛欲绝,就好像错失了什么绝世宝物一般。 到了这个程度,大部分读书人已经相信这心学极为恐怖了。 “这心学看起来端是恐怖,可到底可怕在何处?敢问有那位前辈,能为我等指出明路吗?” 有人出声,他们相信这心学恐怖。 光是这异象就证明了一切,可到底恐怖在何处,他们实在是不理解啊。 听到这话,稷下学宫的院长深深叹了口气。 他对学术极为了解,实际上他第一时间就知道这心学的恐怖。 当下,他也没有藏着,直接出声道。 “顾公之心学。” “并非是劝人向善这么简单的学问。” “而是为后世人开创圣人之路。” “故而才会引起如此恐怖的天象,也称的上是无上新学。” 他先是出声,赞叹心学,也赞叹顾锦年所作所为。 而后,他才为众人解释。 “孔圣为读书人开创礼学。” “后续圣人,设国礼,君礼,以及儒学。” “但四位圣人之学,都是遵循天地自然之道,减少杀戮,明悟真谛,让世人明白,儒学之道,明悟圣人之意,去遵循天地自然。” “可四大儒学,从未教过世人如何成圣,并非是圣人藏私,而是圣道难如登天,再者他们也无法去阐述圣人之道的细节。” “所以只能立下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当为圣人标准。” “然而顾公心学,却直接指出圣人七境,只需要明悟知行合一,突破七境,便可直指圣人大道。” 学宫院长开口。 但说完这话,他看得出很多人还是不理解,故而摇了摇头,继续开口。 “换句话来说,孔圣等圣贤,为生民立命,阐述自然之道。” “然而将读书人修行之道,笼统列为三不朽。” “我等读书人修行,不同于武道,仙道一般,通过炼化天地灵气,就可突破境界。” “而是需要通过诸多办法,既要明悟道理,也要凝聚才气,更要思想开拓,才能突破境界。” “甚至各位突破之时,是不是有时候会疑惑,自己为何能突破境界?又为何突破了境界?” “顾公之心学,就是列出晋升 之路,方才的圣人七境,只要达到,就一定可以成圣。” “补全了古今往来所有圣人的观点,整理合一,再给予了解决方法。” “顾公为我等,以及后世读书人开拓了圣人之路。” “再将办法告知我等。” “知行合一,致良知,便是一切之核心。” “所以,明悟知行合一,再一步一步去突破圣人七境,那么人人都可成圣,人人如龙。” “各位,明白了吗?” 学宫院长开口。 他已经说的很透彻了。 到了这一步,若是还没听懂,那也不需要听懂。 不过,能受邀参加,或者跟随前来参加稷下学宫的读书人,又岂能是等闲之辈? 每一个都是各郡数一数二的才子。 当学宫院长将话说到这个份上。 他们已经彻底明白这心学的恐怖之处了。 相当于给天下读书人,指出一条康庄大道。 甚至连怎么过关的方法都告知清楚。 “嘶。” 倒抽冷气的声音响起。 数万学子一个个呼吸急促,他们之前还不理解这帮大儒为什么一个个这么激动。 现在彻底明白了。 这换做谁,谁不激动啊? 开玩笑。 那个读书人不想成圣? 可成圣有多难?谁都知道。 但最主要的是,都知道成圣难,可没人知道,成圣为什么难? 知道也没用,毕竟没有方法解决。 现在顾锦年这个心学,不但告诉大家成圣为什么难,难在那里,包括解决方案都给出来了。 这如何不让人激动。 也就是说,大家伙有生之年,都可以成圣? 当然,说是这样说。 可未来真正能成圣者,数量不会有太多,只能说比现在要多,不至于动不动几百年出个圣人。 心学若是完全推广,天下读书人皆然效彷学习,往后百年内出两三个圣人不成问题。 但想要那种圣人满街走是不可能的。 毕竟办法虽然有,可真正面临困境之时,又有几个人能够安静下来? 去磨砺自己? 再者,突破七大境的核心,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 怎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