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洲大帝出声,他显得无比霸气,一百零八道天命加持中洲大地,对他而言,这简直是天大的喜讯。 同样也证明一点,就连上苍都认可中洲王朝,认可他的统治。 这是天命所归。 只是,中洲王朝内。 摘星台上。 鬼谷道人望向这一百零八道天命,平静的面容上露出一抹笑意。 “还差最后一步。” “我将完成先祖意愿。” 他开口,喃喃自语道。 青丘山脉。 清浅圣女望着坠向稷下学宫方向的天命之力,不由满脸喜悦。 她立在宫殿之外,不由出声道。 “族长。” “锦年一人,便独占两道天命之力,四大仙门也不过各自得一道。” “我说了,他就是未来天命之人。” “眼下,四大仙门得到天命,仙器蜕变,只怕要不了多久,便会暴露野心,不如我现在去找锦年,让他庇护我青丘一族。” “如此一来,未来大世之争,我青丘一脉将可占据上风。” 清浅圣女开口,显得格外期待,想要去找顾锦年。 然而,宫殿内。 一名老妪杵着拐杖,一步一步走来,直至清浅圣女身后道。 “大世之争,没有你想象的这么简单。” “顾锦年天赋的确不凡,也拥有争夺天命的资格,但大世之争,远远没有你想的这么简单。” “青丘有青丘的使命,你的命运也早已经被注定了。” “清浅,很多事情族长不能告知你,但过不了多久,你将知道一切。” “而且,不要过多与顾锦年产生交集,任何拥有资格参与天命之争的人,你都不要与他们牵扯,不然的话会给你带来无尽的麻烦。” 青丘族长开口,她缓缓出声,道一些令人听不懂的话。 “为何?” “这大世之争,还藏着什么秘密吗?” 清浅圣女有些惊愕,本以为天命降临,青丘圣地应当去寻求庇护,可没想到族长竟然这么说? “藏着很大的秘密。” “不过,时机不成熟,也无法跟你说,但你要记住,真正的天命者,还没有出现。” “你所看见的天才,不一定是天才。” 她出声道,没有详细解答,只不过说的话,令人不由细思极恐。 真正的天命者,还未出来? 难道有一批人藏着? 此时。 东荒境内。 稷下学宫。 两道恐怖的天命之力坠下,落在顾锦年身上。 一道是因为顾锦年体内有两件仙器。 另外一道,则是因为顾锦年今日之立言。 先天五方旗与玄黄钟自顾锦年体内飞出,悬浮于天穹之上。 两件仙器暴涨万倍体积,绽放出无量光芒,弥漫出恐怖的气息,这气息压制整个东荒王朝。 一件仙器本身就恐怖无比,两件仙器夹杂在一起的气息,自然更加恐怖,令人震撼不已。 天命加持于内,两件仙器解开枷锁,拥有超越七境的威力。 不过所有的仙器,不管是顾锦年的仙器,还是其他仙门的仙器,都只是解开了枷锁,想要真正催动仙器的威力,至少要抵达第七境。 或者不计成本的投入灵晶,不然想要催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换句话来说,这仙器就如同核武器一般,威慑性比实用性更强。 四大仙门,都拥有一定的灵晶,可以复苏仙器。 一但仙器复苏,轻而易举可击沉万里山河,拥有毁天灭地的力量,只不过用上了仙器,一定是生死大战,没有一个人会是赢家。 顾锦年掌握两件仙器,只能说赢面更大一点,可以同时与两大仙门一战,除非四大仙门抱团在一起,并且谁都不会背叛谁,谁都不会算计谁。 不然的话,但凡有一点不合,那么顾锦年对他们的威胁是最大。 优先掌握一定的主动权。 但稷下学宫内。 所有人不在乎这仙器的威力,而是顾锦年的无上新学。 演武台上。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 顾锦年盘腿坐下,他对心学的理解,还没有彻底明悟,也正是因为这点,顾锦年才不会拿出来。 来之前苏文景说过,学术之争,就是一场争论,无论拿出什么学问,别人都会抨击,质疑。 所以顾锦年不拿出来的原因,就是这个。 不是怕抨击,而是自己都没有完全理解,拿出来的意义是什么?被人抨击之后,也解答不出来,只是徒增笑话。 只是没想到,这学术之争与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其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儒学的原因。 第四代圣人开创儒学,让后世读 书人当官,站在高位,才能做大事。 这个理念是好,可随着后世人利益驱动之下,很多东西就变质了。 忘记了初心,只想着成为官员,或者成为有威望的人。 所以儒道产生了质变,孔府就是最好的答桉,孔府乃是圣人之后,可为什么孔府后来会成为这个样子? 因为无论发生任何事情,孔府第一时间就是考虑利弊,而不是心中正义。 今日之心学,刚好可以重塑儒道一脉。 “敢问顾公。” “何谓知行合一,致良知?” 此时,稷下学宫院长出声,他恭敬无比,站在演武台下,朝着顾锦年一拜。 听到对方之声。 顾锦年不假思索。 “我辈读书人,应当知心中善恶。” “行君子之道。” “合者化一。” “致君子善之良知。” 顾锦年出声,他将自己的理解告知众人。 虽然他没有完全理解,可基本核心他还是明白,真要拿出来说,也不会太差。 只是顾锦年自己喜欢琢磨和纠结罢了。 听完这话,众人纷纷有些不解,这听起来感觉好像没什么大道理,无非就是让人向善罢了。 可为何有如此之惊天异象? 然而,苏文景在一瞬间察觉到问题所在,他向前走了一步,看向顾锦年道。 “敢问顾公。” “如何去知?” 苏文景提问,这知行合一听起来是很简单,对于普通读书人来说,仿佛就是在说,知道善恶后,去做好的事情。 哔嘀阁 可对于苏文景这种人来说,他们听起来感觉就不一样了。 所谓大道至简。 真正的道理,本身就很简单,复杂的是如何去理解,又如何去施行。 换句话来说,世人都知道一加一等于二,可最复杂的问题是,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 这才是学术的核心,告知世人为什么。 虽然大部分世人不会去学,可必须要有这个答桉,否则的话,一切就显得荒诞无比。 听着苏文景的提问。 顾锦年显得更加平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