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我拿给谁?” “肯定是给我的兄长,顾锦年啊。” “这天下有谁能配掌圣器?除了我锦年兄长,谁配?” “你配吗?” 呢喃声响起,伴随着孔轩手舞足蹈,显得极其古怪。 很快。 翌日。 辰时。 顾锦年睡的时间不长,但到了神通境,已经可以彻底不需要睡眠。 无非是顾锦年习惯没事睡一会,补充点精神,所以睡多一点少一点都无所谓。 醒来之后,顾锦年第一时间去找了孔轩。 后者也已经醒了,不过吐了好几回,军中有人送来醒酒汤,这才好了不少。 见到顾锦年后。 孔轩如昨天一般的激动和兴奋。 不过顾锦年也说明了来意。 他要离开了,回大夏京都。 孔轩得知,主动提出要跟顾锦年一道回去。 听到这话,顾锦年本来是想要拒绝的,不过想到孔轩昨日给自己带来的惊喜。 想了想,顾锦年也就同意了。 一同回去,路上也好有个伴,至少谈一谈关于儒道经义的事情。 如此,辰时五刻。 徐进准备了玉辇,而将士们得知顾锦年要离开,也一个个自发在城口相送。 越过人群。 顾锦年上了玉辇。 “诸位弟兄。” “若来京都,本侯会设盛宴,款待诸位将士。” “这里还需要诸位将士守候。” “大夏靠诸位了。” 顾锦年站在玉辇上,他望着将士们,深深一拜。 边境之中。 这些将士放下一切,保家卫国,值得他敬拜。 虽然这场战争,是依靠自己赢得。 可他们的精神不可磨灭。 “我等恭送侯爷。” “侯爷威武!” 大军齐齐开口,似乎约定好一般。 如此。 玉辇启程,掀起滚滚黄沙。 徐进等人在左右护驾。 咚! 咚! 咚! 战鼓在这一刻敲响,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耀,是将士们发自内心的尊重。 :废墟之事,顾锦年大怒,调遣大军,踏平宁王府!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边境之地,荒芜可怕。 一辆玉辇缓缓行驶着。 数百精锐在周围保驾护航着,警惕的看向周围,虽然他们知道,暗中也有武王强者保护着顾锦年。 但正常的戒备还是要有。 不可能事事都让武王来处理,这样显得他们毫无作用。 玉辇内。 顾锦年也在与孔轩谈论儒义。 不得不说,孔轩这个家伙,虽然诗词很拉跨,儒义的确有一些。 所谓儒义,就是读书人的中心思想。 往简单点来说,就是你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的作用是什么,你读书之后你要做什么。 横渠四句是立言,不是一种回答,是远大的目标。 但儒道经义,则是‘中心思想’。 “锦年兄。” “我认为,思想不应当被束缚,身在孔家,我当时没有这个感受,等我周游列国的时候,我才逐渐发现,很多人都被思想束缚住了。” “有一种墨守成规的感觉,钻研圣人的意思没有错,可当圣人之言,成为了枷锁,那将永远无法达到新的高度。” “可又不能唯心而行,这世间有很多事情,不能太直,直白,不适用太多地方,可若君子不直,又怎能称之为君子?” “但愚弟从兄长身上,仿佛看到了解释,只不过难以笼统规划,倘若能规划成功,愚弟有预感,这将是新的儒义,可开宗立派,完成圣人立言。” 孔轩很是认真开口。 而玉辇当中,顾锦年还真是有些吃惊。 孔轩所言,包括自己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四个字。 知行合一。 这东西可是新圣思想,乃是半圣王阳明的经典言论,而王阳明之所以是半圣,并非是因为他不够资格。 而是时间问题。 在前世,如果再过五百年,王阳明必然是儒家圣人,需要时间去发酵。 只不过,知行合一,简简单单四个字,又充满着无穷智慧,要认真解释,三天三夜说不完,但要简单解释,一句话就能说完。 主要还是看对方的悟性。 这也是心学的门槛,要细心钻研,或者偶然之间的顿悟,不然根本无法入门。 顾锦年前世研究过心学,而且他还是心学爱好者,至于有没有入门,顾锦年自己也不清楚。 但要是现在回头去看,不得不说,自己所做的事情,很多时 候都受到了心学影响。 可具体如何,顾锦年不清楚,需要抽出时间,好好去顿悟一二。 “有这个想法不错,不过也不能将目光放在我一人身上。” “这世间上还有更多人值得你去看,去学,不管是谁,王侯将相也好,草根百姓也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明白吗?” 顾锦年开口指点,他倒不是害怕对方一直盯着自己,从而顿悟出知行合一。 说句真心话。 倘若真有人能够顿悟出知行合一,不管是谁,只要不是自己的死仇就行。 他若是顿悟出知行合一,或者其他新的儒义,能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锦年不会有半点羡慕嫉妒,有的只是敬佩。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顾锦年也想百姓过的好一点,自己当个潇洒侯爷,以后运气好当个潇洒王爷,他都很开心。 何必这么辛苦这么累? “兄长所言,愚弟明悟,多谢兄长赐教。” 孔轩起身,恭恭敬敬的朝着顾锦年一拜,十分认真。 这孔轩性格当真是好啊,实话实说,既谦虚也有礼貌,跟自己有的一拼。 总算是遇到一个正常读书人了。 点个赞。 不过看孔轩如此,顾锦年拉了拉孔轩的衣袖,神色认真道。 “贤弟,兄长问你个事,你认真回答。” 顾锦年拉着孔轩,十分认真。 “请兄长直言。” 后者有些好奇,不知道顾锦年要问什么。 “实话实说,有没有去过勾栏?” 顾锦年面色认真,看着孔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