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议和,你有什么权力签订契文?” “你凭什么可以签订契文?” “往小了说,你这是越权。” “往大了说,本世子不得不怀疑你通敌卖国。” “来人,扣押下去,好好照顾李相,到时候随本世子一同回京。” 顾锦年直言不讳。 对。 就是觉得你通敌卖国。 你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的话,那就安静点。 “好!” “好!” “好!” “好一个通敌卖国,好一个越权。” “世子殿下,等本相回京,必参你一本。” “就凭方才那一巴掌,本相一定不会与你善了。” 李善没有任何畏惧害怕。 有的只是愤怒。 “还不带走?” 顾锦年懒得听李善在这里聒噪了。 当下,有将士直接进了大营,将李善强制性带走。 而一旁的杨开,却有些欲言又止。 “杨大人。” “写信吧。” 顾锦年不啰嗦,直接让杨开拟信。 一个时辰后。 信封送走。 匈奴王庭。 也传来一道怒声。 “顾锦年。” “你当真是不知好歹啊。” :难不成明日开战,他顾锦年能召唤出陨星,砸死十万铁骑? 匈奴王庭。 设下大宴。 此次议和,圆满成功,这对众人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可让三朝使臣都没有想到的是,大夏送来书信,单方面毁掉议和契文。 虽然书信当中明确说清楚了情况。 李善没有权力议和。 礼部尚书杨开也没有权力议和,真正可以决定议和之人,是顾锦年。 同时书信当中也说清楚了,顾锦年同意和谈的要求。 赔偿十万万两白银,匈奴国参与当年边境之战的主犯,全部自裁,并且要求匈奴国国君亲自下罪己诏,承认自己的过错。 大夏王朝才答应和谈,否则就是免谈。 “欺人太甚。” “欺人太甚。” “当真是欺人太甚啊。” 匈奴王死死攥紧着手中书信,他眼神当中充满着杀意与怒意。 这太欺负人了。 这次和谈,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算是鼎力相助吧? 匈奴国的一切要求,由两大王朝支出,这还不算给你大夏面子? 结果没想到,大夏王朝竟然如此得寸进尺。 “两位。” “眼下已经不是我匈奴国得理不饶人了,而是大夏王朝,太过于卑鄙无耻。” “既然大夏要战,那我匈奴国也无惧一战。” “传本王之令,调遣大军,出兵迎战。” 匈奴王也是有血性的人,大夏王朝如此,他也没有必要热脸贴冷屁股。 直接宣战。 但此言一出,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的使臣却不由皱眉。 的确。 大夏王朝的要求太过分了,只是直接出兵也有些不好。 但他们不希望发生战乱,倒不是怕大夏王朝,而是他们有事要做。 故此,大金王朝的使臣开口。 “王上息怒。” “此事的确是大夏王朝的不对,只不过杨开尚书明确在书信中提到,这件事情是顾锦年抉择。” “我想应当是大夏皇帝信不过杨开与李善,故而派顾锦年前来监督,然而这个顾锦年做事从来不计后果,常常一意孤行。” “所以,这件事情,不一定是大夏皇帝的意思。” “这样,我大金王朝派使臣前往大夏京都,觐见大夏皇帝,将此事告知大夏皇帝,这样一来,就能更加明确,这到底是大夏的意思,还是顾锦年一个人的意思了。” 大金使臣开口,说的也在理,以致于匈奴王点了点头。 “对,这件事情,不是他顾锦年说什么就是什么。” “王上,应当问问大夏皇帝的意思。” 扶罗使臣也跟着开口。 此言一出,匈奴王也算是平息下怒火,不过他依旧是皱着眉头。 “可以去问问,但顾锦年所作所为,的的确确是在挑衅我匈奴国。” “接下来若是大夏皇帝愿意议和的话,无论如何,需再加一万万两白银。” “这银子,必须要让大夏出。” 匈奴王高高在上道。 他也来了怒火。 这回两大王朝的使臣没有说什么了,因为顾锦年的确过分。 如此。 陈松也不废话,立刻安排人前往大夏王朝,去问一问大夏皇帝 。 而与此同时。 军营当中。 宣战的消息,也飞快传开。 对于之前的求和。 军营内属于各有争议,有人自然希望不要开战,安安静静最好,但大部分人其实对于这次议和并不满意。 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将士,一部分是想要建功立业。 对于将士来说,想要提升地位,就只能通过战争,和平年间基本上就是熬资历,而且熬个十年二十年,最多就是提升一级。 这还是级别不高的,要是高一点,基本上没有希望。 而另外一批人,他们的父辈,就葬身在边境之战当中。 他们继续参军,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为父亲报仇,或者为家人报仇。 自然主战的心思浓重。 眼下,听到要开战后,军营内热火朝天,大部分人赞叹顾锦年不愧是镇国公的孙子。 少部分人感慨,但并没有什么怨言。 无非是觉得可以和谈,最好以和谈的方式解决。 军营内。 杨开望着顾锦年,心情有些沉重。 他其实猜到顾锦年一定不会和谈,但没想到的是,顾锦年竟会是以这种方式不和谈。 “世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