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只是在教你。” “而且,有件事情你也要牢记,如今儒道被斩,天下各大势力都蠢蠢欲动。” “世子必然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与威胁,这个时候你必须要站出来帮助她。” “仅凭长相,是留不住他的心。” 姚云柔倒也直接。 她要离开,不过也的确不希望青丘圣女得逞,故而让瑶池仙子去制衡青丘圣女。 “行了,你自己衡量,我先走了。” 云柔仙子也不啰嗦,她的确要走了。 听到这话,瑶池仙子更加沉默。 其实对于顾锦年,她一开始的确是为了仙灵根而来的。 可后来,随着接触顾锦年,她逐渐发现顾锦年这个人与众不同,尤其是为民伸冤之时,触动了她的内心。 但她也不知道,自己对顾锦年到底是什么想法。 很难去形容。 与此同时。 大夏书院内。 院长书房。 顾锦年刚回到书院,便被苏文景喊来。 “文景先生。” 书院内,顾锦年走进书房当中,一脸好奇的看向苏文景。 “锦年。” “稷下学宫送来了请帖,邀请你前往稷下学宫。” 苏文景拿出一份烫金请帖递给顾锦年。 “请我去?” “请我去做什么?我又不会下棋。” 顾锦年有些好奇,但也接过这份请帖。 “稷下学宫,乃是天下儒道圣地。” “能在学宫内的人,都是各地大儒。” “再者,学宫核心是儒道学术之争,棋道只是分支罢了。” 苏文景缓缓说道。 “学术之争?” 顾锦年皱了皱眉。 自古以来,学术之争是儒道最恐怖的东西,很容易出大事。 简单来说,前段时间孔家不是辱骂自己吗? 这种辱骂是有目的性和利益性,说白了就是搞针对。 借助孔圣之力,可以镇压孔家。 但学术之争不一样。 如果学术之间产生巨大的矛盾,那两个人就彻底决裂,以后咱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当然,一般来说是不会因为学术分歧,从而互相诋毁,但会根据你的学术来挑你的刺,这很正常。 而对于读书人来说,在没有明确目标前提下,绝对不要掺和学术之争。 最起码有一定的建树,有一定的能力之后,才能掺和学术之争。 学术之争,其实就是为了立言铺路。 四位圣人都在早年参加过学术之争,通过各种争论,从而产生自己的理解。 然后开宗立派。 只不过这么早就让自己接触,有些不妥吧? 仿佛是看出顾锦年的担忧。 苏文景不禁开口道。 “此番前去稷下学宫,你不用参加学术之争,但得提前看看,做好准备。” “你早晚要参与进来。” 苏文景开口,让顾锦年稍稍松了口气。 “那行。” “那学生到时候跟先生一同前去。” 顾锦年点了点头。 “陛下与你说了官职的事情吗?” 很快,苏文景又提到这件事情。 “提了。” “礼部郎中。” 顾锦年点了点头。 “你觉得如何?” 苏文景问道。 “还可以,就是官级略微大了点,学生性格比较懒散,给个六品其实就够了,郎中还是不好,再者学生还想在书院当中待待,沉淀一二。” “不过学生今日去了一趟皇宫,也跟陛下说了这事,也不需要如其他官员一般,准时准点去礼部。” 顾锦年认真回答。 “恩。” “锦年,你有这种想法,老夫深感欣慰。” “不过,你这个礼部,是老夫要求的,你知道为何吗?” 苏文景问道。 “为何?” 顾锦年略显好奇。 “锦年。” “你早晚是要步入朝堂,而且早晚也会成为大夏权臣。” “宰相也好,尚书也罢。” “如若入朝为官,你便需要拥有自己的人脉。” “朝中的大臣都老了,他们也在培养自己的人,老夫极力要求你去礼部,无非两点。” “其一,礼部掌管天下读书人,你可以从中选拔人才,马上就要科举了,你身为礼部郎中,是有权利审批考卷,从而第一时间观阅人才。” “其二,你终究是读书人,需要去礼部好好沉淀一二,免得掌权之后,心境容易发生变化。” “你现在可不能做错,一但走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 苏文景道出原因。 让顾锦年不由恍然大悟。 的确,礼部掌管的是天下读书人,最直接的就是科举,而通过科举,自己可以第一时间知晓对方水平,从而可以搭建自己的势力人脉。 高还是苏文景高啊。 只是想法固然好,但顾锦年不太愿意这样做。 他不想搭建势力。 结党营私这四个字,足可以让任何势力覆灭。 顾家本就是巨无霸的存在。 没必要再去结党营私。 当然,文景先生说的顾锦年心里也清楚,并非是让自己结党营私,而是让自己选拔一些人才,一些能服自己的人才。 否则的话,即便是走孤臣之路,下面人不听话,那就不是孤臣之路了,而是孤独之路。 “学生受教了。” 顾锦年朝着苏文景一拜。 “恩,你明白就好。” “行了,这几天你好好在书院休息几天,养一养精气神。” 苏文景开口。 也没什么要说的了。 “行,那学生先行告退。” 顾锦年一拜,紧接着离开书房。 离开了书房。 还没来得及回去休息一下,就被王富贵几人拉来了。 徐长歌等人要回去了。 王富贵做东,请大家喝酒,一来是庆祝顾锦年回来,二来是送徐长歌等人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