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锦年问。 这篇文章,五百年内,谁能超越? 这听起来很霸气,大家也没什么好说的,因为现在写不出来,的确不好说什么。 但心里还是有些不服气啊。 毕竟你说五百年超越不了,就真的五百年超越不了? 可实际上,没有任何实证啊。 现在不一样了,古今册留名,千古第一骈文,古今册是儒道圣器,可以记载古今往来发生的一些大事。 千古文章,无法在古今册上面留名。 可千古第一骈文,有资格在上面留名。 能被古今册认可,这的确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荣耀啊。 乐儒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越来越难看。 这一刻,他意识到了,自己得罪了一个不该得罪的人。 准确点来说,自己可以抨击顾锦年任何地方,可唯独在儒道才华上骂自己不能抨击。 因为顾锦年的儒道才华,当真无与伦比。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乐儒。” “敢问一声。” “这文章,可否算是佳作?” 此时,顾锦年的声音再度响起。 面对顾锦年的质问。 乐儒咽了口唾沫。 他方才的骄傲,方才的傲然,方才的不屑一顾,在这一刻瞬间瓦解。 “世世世子殿下,老夫服了。” 乐儒深吸一口气,他朝着顾锦年一拜。 他输了。 输在顾锦年绝世文采上面,也惊叹顾锦年这无与伦比的骈文。 听到乐儒的声音。 顾锦年没有半点喜色,而是缓缓开口道。 “今日,顾某来此,就是为了了结一些恩怨。” “明日,孔家家宴,顾某完成最终悟道,知圣立言。” “待顾某立言之后,尔等再来明一明真理,再来辩一辩是非。” 顾锦年出声。 他不是不怪这个乐儒,也不是不生气,而是顾锦年知道,像乐儒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 大夏王朝有太多声音,对自己不利,有太多的谣言,对自己不利。 所以针对一个乐儒有用吗? 答案是没有用的。 这只是一个人,代表不了一个群体,就算自己现在给乐儒再大的惩罚,也于事无补。 他必须要知圣立言。 要将自己的心声,告知天下人,这才是最终的解释,这才是自己要做的事情。 听到这话。 在场不由哗然。 说实话,顾锦年酝酿的情感太浓烈了,其实很多人知道,这件事情绝对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也没有看起来这么简单。 可有些人,为了利益,为了好处,他们去抹黑顾锦年,他们去辱骂顾锦年,他们去造谣一些事情。 而有些人,他们明知道顾锦年被冤枉,一些事情绝对是造谣的,可他们无动于衷,因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不想得罪谁。 只有一部分人,秉持着良心,愿意为顾锦年发声,愿意为顾锦年去辩解。 诸如孟学士,诸如阎公,诸如许东木等人,但这些人太少了。 这个不怪顾锦年,也不怪天下人,这就是人性。 有人在幕后,打压顾锦年,针对顾锦年,谁要是敢帮顾锦年,就要面临打压,面临针对。 能去为顾锦年解释一二,其实已经算很好的了。 而顾锦年感激这帮人。 即便是没有帮自己的人,顾锦年也心生感激,至少他们没有去造谣,没有成为帮凶,不发声并不是过错。 但那些有目的性去发声,去造谣生事,去抹黑自己,践踏自己的人,这些人才是顾锦年的敌人。 不遭人嫉是庸才。 “明日孔家家宴,静待世子殿下立言。” 乐儒有些惊讶,他没想到顾锦年居然不找自己麻烦,而是如此。 只不过偏见并不会因为顾锦年做了一件什么事情,从而会改变。 他敬佩顾锦年的才华,佩服顾锦年的文采,但对于顾锦年所作所为,他依旧是看不惯。 故而,乐儒还是走了。 带着数十人离开。 大堂,并没有因为乐儒等人的离开,而变得僵硬,反而一些声音纷纷响起。 “好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好,好,好,精彩,精彩。” “千古第一骈文,老夫这一生能看到这一幕,当真是死而无憾。” “世子之才华,五百年内,无人可超越,千古之间,也无人能越啊。” 夸赞之声纷纷响起。 他们才不管乐儒走了没走,甚至说实话他们还得感谢乐儒,如若不是乐儒这么一闹,就无法看到这千古第一骈文啊。 “世子殿下,大言不惭谢 啊,这辈子都没有人把我写进文章里面,世子殿下这一出手,我就相当于千古留名了啊,世子殿下,往后到了苏州,你只要吱一声,我绝对鞍前马后。” 这一刻,王将军第一时间走来,他是苏州驻军大将,官拜从二品,对于武将来说,基本上就是到顶了,因为一品官员不是侯爷就是国公。 王将军的地位,比江陵郡那个吴将军还要高,权力很大。 而且这种人情胜过顾锦年依靠父辈。 毕竟在王将军眼中,顾锦年是镇国公的孙子,他礼让三分合情合理,但这是因为顾锦年的爷爷,顾锦年的父亲,看在皇帝的面子上。 只要顾锦年不提出太过分的要求,那一切没事。 可现在不一样了,王将军是彻底兴奋不已啊,自己一个武将,一个大老粗,在武将圈子里面是有点名望,可在文人圈子里面一点名气都没有。 在百姓眼中,也就是一个武夫。 现在顾锦年一篇千古文章,注定要流传千古,不仅仅如此,还是千古第一骈文,别说大夏王朝了。 就算是扶罗王朝,大金王朝,甚至是中洲,天下所有人都会学习这篇骈文。 认可或者不认可都无所谓,但至少自己扬名立万了啊。 间接性扬名立万,这如何不让他喜悦,又如何不让他激动? 他来到顾锦年面前,一口就是三杯酒,表达自己激动的心。 而且他也想好了,等回去以后,立刻让人摘抄,把这些摘抄的送给亲朋好友。 光宗耀祖。 光宗耀祖啊。 面对王将军激动无比的声音,顾锦年也只是谦虚一笑,说实话这是原文有的,刚好有个王将军罢了。 可没想到,居然能得到一份这样的人情,从王将军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这人对自己是真正的感激。 往后自己遇到什么事情,还真可以找王将军帮忙啊。 一时之间,顾锦年又忽然想到一些事情,这诗词文章,平日里一般不怎么念,诗会上其实念个几首也就差不多了。 总不可能一个晚宴,斗诗百首吧? 既然如此的话,那自己为何不把一些诗词送给别人,如此一来对方欠了自己一个天大的人情,对自己来说有是天大的帮助? 当然,这只是一个念头,在脑海当中一闪而过。 此时此刻,孟学士的声音不由响起。 “世子殿下,这文能不能送给老夫啊?” “请世子殿下慷慨啊,老夫这辈子都没有见过如此精彩之文,倘若这片文送给老夫,老夫这辈子都死而无憾。” 孟学士开口,他几乎要哭了,死死攥紧这篇文章,视若为宝。 似乎要是顾锦年不答应,孟学士当场就要崩溃。 “孟学士,你身为儒道大儒,怎可能如此厚颜无耻。” “世子殿下,送给我吧,老夫今年已经七十有三了,已经不在乎外面的流言蜚语。” “老夫皮厚,无惧。” 阎公开口,他先是训斥孟学士一番,认为对方厚颜无耻,竟然索要顾锦年这篇文章。 可紧接着又厚着脸皮找顾锦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