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广八尺,深刻四寻】 文字出现,引来无数观望。 这文章看起来没有什么特殊性,若说文采,寻常儒者都能作出。 若说情感,无非是将这几日的情况写出。 但所有人还是直勾勾的看着。 因为他们知道。 顾锦年写的东西,就没有让人失望。 皇宫当中,永盛大帝也显得无比紧张,他虽然做好了万全之策,可还是希望顾锦年能靠自己解救。 否则的话,会有新的麻烦。 刑部大狱外。 洋洋洒洒三四百字写完。 却没有任何影响,没有异象,也没有光芒,让人的心情,愈发沉重。 可就在此时。 顾锦年将开篇最后一段缓缓写出。 【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随着开篇最后一段写完。 顾锦年闭上了眼睛。 他深吸一口气。 往事种种遭遇,再加上牢中悟道所有感想,也在这一刻爆发出来了。 江宁郡也好。 匈奴国也好。 白鹭府也罢。 或有天灾,但更多的是人祸。 百姓的身后,不仅仅只有朝廷,应当更有一些有志之士。 应当更有一些真正的读书人。 而今日,他便要重塑读书人之风骨。 “吾为顾锦年。” “今日,作正气歌一首。” “为儒道正心。” 刹那间。 顾锦年的声音响起。 响彻整个京都。 很快,一行字出现在石碑之上。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文字出现。 刹那间。 天地大变。 大夜袭来,彷佛永夜降临。 而这一次。 已经不是影响一个京都了。 而是整个大夏王朝。 尤其是曲府。 平静的曲府孔家。 在这一刻。 开始剧烈摇晃。 有孔家大儒惊愕,而后一道惊呼声炸响。 “孔圣圣像震动了。” “有人写出不朽圣章。” 声音响起。 一片哗然。 :万民如海,愿与世子共同赴死! 如同永夜降临一般。 大夏王朝。 几乎是在一刹那之间黑了下来了。 大夏京都内,所有百姓惊愕了,文武百官,达官显贵,亦或者是读书人,也纷纷惊愕。 以往即便是千古文章,也是要等写完之后才会引来异象。 可现在,顾锦年仅仅只是写了几个字,便瞬间引来如此恐怖的天象,这过于可怕啊。 甚至人们更认为,是有人想要劫法场,营造出这般的天象。 但,大夏王朝内,直接受到影响的,便是孔家。 曲府。 孔家。 对于孔家来说,每日都显得十分神圣,孔家看似是一个家族,但真正的孔家内部,却如同一个小世界一般,有人在读书,也有人在作乐。 孔家涉及极多,士农工商没有孔家不参与的事情。 但主体来说,读书的更多,尤其是孔家年轻一辈,都是要经历刻苦无比的读书过程,孔家直系后代不少,但真正能被冠以直系者,还是要本身优秀。 至少在儒道方面,若没有什么建树,也别想有太大的身份地位加持,无非是有个美称罢了。 然而。 也就在一瞬间。 天穹突然黑了下来。 好端端的白日,在这一刻,直接化作黑夜。 一眼望去,如同万古长夜一般。 天地之间。 在这一刻。 将夜来临。 黑暗笼罩大地,彷佛天地间的一切,都被黑暗吞噬,让人心中产生敬畏之心。 “发生了何事?” “曲府怎可能会有这样的天象?” “天地黑暗,这是不祥之兆啊。” “这是怎么回事?” “何人营造出这样的天象?” “不,这不可能是人为的,这是上苍的预兆吗?” 一道道声音自孔府响起,许多孔家大儒开口,他们惊愕的看着这一切,好端端的白日变成黑夜,这如何不让人震撼? 他们惊呼,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人做出判断,认为这是不祥之兆。 也有人好奇,是谁带来这么可怕的天象。 只是马上被人反驳,认为这种天象并非是人为带来的,而是天地的预警。 未来要出 大事。 但无论如何,孔府上下一片震撼。 古今往来,他们都没有见过这般的奇迹啊。 不,这已经不是奇迹了。 这是神迹。 神一般的迹象。 此刻,大夜弥天。 天地大变,孔家之中,几道身影也静静地看着这般的奇景。 传圣公凝视这一切,他眼神当中充满着复杂情绪。 孔家七十二贤,也望着天穹,他们惊叹,但更多的是一种反感,他们不希望这天地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即便是有,也得是孔家营造。 而祖祠当中,一位老者静静望着这一切,他负手而立,长长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