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肯定还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辛秘,但具体是什么,我父皇不知,你父皇也不知。” “唯一知晓的是,永盛年间后,武将地位一落再落,孔家没有少出力。” “此番,大夏诗会,孔府不参与,你知道为何吗?” 神罗三皇子微微笑道。 而后又提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为何?” 的确,大夏诗会,如此隆重的盛会,孔家居然不参与,这的的确确有些古怪。 “因为顾锦年要参加啊。” “孔府不齿顾家,顾锦年参赛,他们认为是一种侮辱,所以没有选择参加。” 神罗三皇子给予回答。 “就因为这个?” 扶桑十公主微微皱眉,觉得这个理由有些牵强。 “可能还有其他因素,但不管如何,孔家可是顾家的对手。” “如今,顾锦年放纵书院学生对我扶罗才子动手。” “在你看来,这是一件小事。” “在我看来,这也是一件小事。” “可在孔家人眼中看来,这可就不是一件小事了。” “接下来,只需要让我们的人,和大金王朝的人,散播些言论,便可坐山观虎斗了。” 神罗三皇子微微笑道。 很有自信。 “那就拭目以待吧。” “不过,对比这个,我更期待的是,顾锦年能在大夏诗会着出什么诗词作品。” 扶桑十公主澹澹出声。 神罗三皇子所言,她的确颇为惊愕,可任何话都不能全听,听一半就好。 眼下这些争纷,是两国之间的问题,扶罗双帝让神罗三皇子来处理,而自己过来,主要是陪同。 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别的大事。 “着出再好的诗词,也比不过永盛皇帝寝宫的那幅画好。” 神罗三皇子平静开口。 大夏诗会他不在乎什么,拿第一第二都无所谓,毕竟上面交代的事情已经做完了。 就算这次大夏诗会,顾锦年赢得头筹又如何? 大夏的脸面已经丢没了。 一个诗会,能改变什么? 如此,两人再度安静。 到了第二日。 扶罗才子们也恢复伤势了,此时此刻,一个个聚集在偏殿之外,还有大夏礼部门外。 要状告顾锦年唆使他人行凶,怒斥大夏毫无国礼,也骂顾锦年没有仁礼道德。 这么多人来告状,礼部第一时间感到棘手,连忙进宫,将这件事情告知了永盛大帝。 可没想到的是,苏文景提前一步,已经入了宫。 养心殿内。 苏文景赫然出现在此。 “陛下。” “昨日扶罗才子前来书院,书院学生热情招待,不曾想有人提出文道比试有些腻味,换武道比试。” “从而双方激烈比斗,有些过了,但好在臣及时出现,制止比武,还望陛下恕罪。” 苏文景出现。 将大夏书院的事情,一笔带过。 殿内。 永盛大帝正在观看奏折,听完苏文景之言后,不由放下手中奏折。 “朕的外甥没事吧?” 他第一时间询问,有些担心顾锦年。 “世子无碍。” 苏文景澹然笑道。 听到这话,永盛大帝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继续开口道。 “大夏书生,是输是赢?” 他继续问道。 “只是简单比试,没有输赢,不过大夏书生没有吃亏。” 苏文景明白对方的意思,但说话很委婉。 “好,不吃亏就好。” “不过毕竟来者是客,武斗还是有些不妥,回头送点灵药过去。” “给你的门生用。” “告诉他们,无论大比小比,都得给朕赢,要是输了,别怪朕责罚他们。” 永盛大帝开口。 “遵旨。” 苏文景点了点头。 紧接着,永盛大帝继续开口道。 “文景先生,这些日子教学还好?” 他询问苏文景,关于大夏书院教学之说。 “回陛下,臣还在酝酿,差不多大夏诗会结束,便会施以政教了。” 苏文景缓缓回答。 得到答复后,永盛大帝也是点了点头。 “有劳文景先生了。” “以往大夏书院,培养出来的人,无外乎只注外而不注内。”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古今经典倒背如流,可入了朝廷之后,却一个个不堪一用。” “只知道仁义道德,可深入朝堂,被一些钱权腐蚀心智。” “朕请先生来,就是希望能改变这般的局势。” “大夏书院,不需要一批只懂得念经文的人,需要的是一批能臣干将。” “先生,你让朕准备的东西,朕已经让六部整理好了,明日给先生送入书院中。” “如若先生还需要任何协助,只管于朕开口。” 永盛大帝出声。 他请苏文景入京,不仅仅是为了打破当下朝廷势力平衡,更主要的是改变学院体制。 大夏各个书院,培养出来的读书人是什么? 让他们念四书五经,一个个滚瓜烂熟。 可让他们做事实,当官为百姓解忧,替君分担,一个个沉默不言。 甚至没当官之前,大骂官官相护,鱼肉百姓,当官之后呢?鱼肉的更凶。 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所以必须要打破这种固化教育,用新的教育,提前培养出一批优秀能臣。 这就是大夏书院的目的。 他请苏文景的目的。 “多谢陛下。” “大夏因陛下,将无比昌盛,永盛之年,福泽后代。” 苏文景开口。 这句话倒不是场面话,而是发自内心的。 “文景先生什么时候也开始这般说话了。” “朕还是希望文景先生,有什么就说什么,哪里不好,指出来即可。” 听着苏文景的夸赞,永盛大帝心中还是十分开心,明面上则是客气客气。 然而,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响起。 “陛下,礼部尚书杨开求见。” 随着声音响起。 苏文景与永盛大帝皆然明白是什么事了。 “让他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