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是现代常用的统计表,就像打印出来的excel表格。 内容也十分简单明了。 上面有,姓名,土地面积,上年产量,以及……今年产量。 也就是统计的莫少珩,以及十五个学生负责的实验地的产出情况。 十分古怪的表格,但稍微提点一句,竟然让人立马就看懂了。 甚至十分的一目了然。 比他们传统的,一笔账写一条记录,竟然要实用得多。 要是用来记账,朝廷的官员,每年统计和查账的时候,也不用那么幸苦。 哪怕是商铺用来记账,也方便得多。 这个表格新鲜。 一开始,还在惊讶这种简单的记录方式。 但立马又被表格里面的内容所吸引,或者说惊讶,震惊。 因为,同样的土地,去年的产量和今年的产量,是写在相邻的。 对比……太明显了。 甚至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这两列,分别写的就是同一块土地,去年和今年的产量吧?” 莫少珩答道,“是。” 嘶! “但为何……有的产量整整差了一倍。” 这不可能,这岂不是意味着,同样的耕地,产量却直接翻了一倍。 金殿上,皆是不可思议的声音。 作假? 他们不是没见过好大喜功,添油加醋,夸大其词的官员。 但别人再夸大其词,也不敢将产量翻一倍。 再说,莫少珩的那些什么实验地,就在凉京城外,这谎言太夸张了,一戳就破,莫少珩还不会傻到这种程度。 莫少珩说道,“这是因为,实验地使用的都是最优良的品种作为种子。” “再加上,都有使用碳灰育肥,因为是实验地,更是精心照顾……” 莫少珩在金殿上侃侃而谈了起来。 “以往,这些土地使用的都是退化后的种子,产量本就低下,这才能突然将让它们的产量翻上一倍……” 说得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但…… 知道这对北凉来说意味着什么吗? 哪怕正如莫少珩所言,是因为实验地的原因,精心照顾的原因,其他百姓的地不可能像实验地这样照顾得面面俱到。 但哪怕是将百姓的地的产量提升个两三成,也是举世之功。 他们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圣人允许这些小少年来到金殿了。 莫少珩也是感叹,一群人竟然有些不相信。 莫少珩道,“诸位若是不信,可以亲自去庄子上看看,地里种的庄家总是骗不了人的。” 正好,他也让一群学生,将实验地的庄稼留到最后再收割,免得让人说他夸大其词。 不过,庄稼得尽快收割了,不然会烂在地里,还得被朝廷惩罚。 一群学生也一个劲点头,庄稼都还在地里呢。 莫少珩本想着,圣人会安排人去确认。 结果,圣人直接说了一声,“摆驾,就让我们去看看,这产量猛赠的粮食到底是什么样。” 莫少珩心道,也是,对于一向重视农业,但又农业不丰的北凉来说,粮食亩产增加,的确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一群学生激动得搓手手,圣人和百官居然要去看他们种的粮食。 圣人和百官出游,声势自然浩大。 大致规划了一下路线,因为实验地并非全都挨在一起,每个学生都是种的自家地。 凉京城外,正是丰收之时,农户在炎热中忙碌,但因为收成之时,似乎这忙碌也显得不累人了。 莫少珩靠近圣驾旁边行走,一群学生也屁颠屁颠地靠在旁边。 莫少珩一看,也是好笑,忒会生幺蛾子。 他们作为这次事件的主角,自然也没有人拦着。 只是这些学生眼睛一个劲往圣人身上瞅,还以为别人没看见。。 不多时,到了实验地。 实验地已经有一小块庄稼被收割了,这是为了统计产量,用等比法算出整块实验地的产量。 百官一到,眼巴巴的看着圣人。 等圣人掐了几根粟穗后,他们这才动手。 “这穗看上去的确好了不少。” 将穗在手中一撮。 “你们看这穗中的颗粒,竟然比普通的粟米要大颗不少。” 还有将搓出来的粟往嘴巴塞的。 “似真的要比别人种的产量高。” 其实用肉眼就能看出区别,这一路上他们也看了不少别人种的粟。 议论纷纷。 啧啧称奇。 “这地,好像和周围的也无不同。” 赵景澄靠在圣人旁边,整个脸都笑得合不拢,“圣人,这是我种的,我的实验地。” 众人:“……” 凉京城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纨绔景澄小世子居然会种地了,而且种得还特别好。 赵景澄的确是乐开了花,圣人和百官都在看他种的地。 还拿出个本子,道,“圣人圣人,地里的黑灰就是碳灰,不仅可以肥地,还能杀死地里的细菌害虫,避免庄稼的根部起虫害。” “不过,碳灰肥地也得小心,因为它是生肥,如果不经过地里发酵就播种,它们连种子生出来的根都能烧死。” “我们老师教的,我都记在本子上呢。” 为了证明他种得多好,赵景澄还让人将这块地往几年的产量的账本都拿来了。 不得不让人感叹,因为往几年,这块地的产量是一年比一年差。 赵景澄说道,“圣人,种地得科学种植,这可是一门了不起的学问。” 圣人:“……” 众臣:“……” 其实,众人心里的激动何尝比这些学生少。 他们亲眼看到了具体的产量啊。 当然,一块实验地是无法概括全貌的。 又或者根本没看够。 继续去看其他实验地。 一群学生简直激动得就差手舞足蹈了。 “圣人圣人,这块实验地是我种的……” “这块是我的。” 走一路看一路。 虽然每块实验地的产量都有偏差,但比一路上其他人种的好太多了。 最后来到了莫少珩的那块实验地。 “所以,你要了耕地的自由种植权,结果就只种了这一块粟米地?” 莫少珩就有些尴尬了。 其实他这一块实验地可不小,比其他学生的都大,但…… 对比他种的其他耕地,他甚至将燕王府的耕地,都用来种其他的了。 实在微不足道了一点。 莫少珩敷衍了两句,然后说道,“种子的定向培育这才仅仅是一个开始。” “只有将优良的品种,不断相互培育下去,才可能得到更加优良的品种,这将是一个长久的课题。” 种子定向培育其实有很多的方向,莫少珩选择的是杂·交育种法。 真正想要取得成效,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不断的尝试。 甚至一年两年数年都不会有任何成效,但总是需要人去不断的研究付出,才有可能取得进步。 圣人点点头,他何尝不知道其中的道理,所以看到这些实验地现在的产量,才会如此的震撼人心。 百官也在议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