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之所以过来是因为李莫言作为公司的o以及 一波未平一波起 有了刘简妮的加入,林一对于万里出行的下一步更有信心。 不过在他做任何事之前,现在还有一个人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所以林一又跑到李罗宾那边刷脸了。 “怎么样,现在后台的数据稳定下来了吗?” 李罗宾看起来心情不错,问的是补贴削减之后对于万里出行业务量的影响,林一据实相告。 他听完之后满意地点了点头,最近这段时间李罗宾对林一的表现相当认可,在业务上得到了行业第一名的位置,为熊厂在o2o领域获得了一个重要成就。 虽然之前补贴大战最激烈的时候,那个疯狂的程度让他也有些心有余悸,但结果是好的,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 而且一直以来,林一对熊厂的态度也让李罗宾很放心。 所以这位熊厂大boss并未打算过多干预林一的工作,反而跟他探讨起了另外的事情。 “林一,我已经考虑好了,之前你建议的推出熊厂外卖的事情我准备尽快在公司内部推动和实施。” “前几个月打车行业如火如荼的时候,团购行业也没有闲着,发生了很多变化。我想起你说过的,熊厂必须要把握现在的时机。” 林一前段时间虽然专注于跟嘟嘟、快嘟之间的纷纷扰扰,但也不至于两耳不闻窗外事,李罗宾说的事情他还是清楚的。 年初,团购行业最大的新闻莫过于点评网从鹅厂那里拿到了4亿美元,代价是20%的股权,这事儿公布之前他就从小马哥那边知道了。 点评这一轮的融资金额已经把每团之外的其余同行远远甩开,所以现在团购行业的头部格局彻底又变成了: a厂背书的每团,跟鹅厂支持的点评,双雄对决。 为什么要说又? 因为这个局面太眼熟了,毫无新意! 刚刚在打车市场上尝到甜头的李罗宾也觉得自己又行了,熊厂不应该在at的争端中袖手旁观置身事外。 “去年年会的时候我就说过,lbs+o2o是熊厂的核心战略之一,现在万里出行的成功可以证明我们选对了方向,所以应该在团购和外卖领域复制万里出行的经验。” 真是个大意外。 这家伙看起来有点得意忘形,林一知道万里出行在这波补贴大战里面脱颖而出除了他一开始的未雨绸缪,还有天时地利人和以及相当大的偶然因素。 不过此时此刻他当然没办法反对,毕竟林一之前可是一直在李罗宾面前大力鼓吹熊厂的o2o战略的。 “现在入局正当其时,不知道熊厂打算怎么做?” 林一说这话也不算违心,虽然他不看好熊厂在o2o上面的禀赋,但这辈子因为自己的存在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也不能太先入为主。 李罗宾现在是真把林一当作熊厂自家人看待的,所以也没有瞒着他: “熊广此前已经把糯米100%收购过来,接下来会在团购上面加大投入,短时间内至少冲到行业的第三名。” 收购糯米不是说熊厂喜欢单打独斗,实在是人人和陈一洲日薄西山的现状,就算他们有心参与李罗宾野心勃勃的计划,也没有那个能力一起折腾了。 “其次,我会指示lbs事业部尽快推出外卖业务,直接和每团来竞争。对了,我之前派过人去收购饿了吗但是被对方拒绝了。” 李罗宾特意提起这件事是因为林一跟饿了吗的张旭濠是老对手了,应该对他比较了解。 “这条路是不用想了,张旭濠不会同意的。” 说起来张旭濠也是够倒霉的,先后碰到的每团和熊厂,一个比一个财大气粗,关键还特别仗势欺人,进场之前第一件事都是先问一句“你卖不卖”。 老子不卖! 林一估计这会儿张旭濠已经在暴跳如雷了。 饿了吗这段时间日子并不好过,每团去年6月份收购的随便外卖网,9月份开始一下子加大了推广力度,双方的竞争非常激烈。 论交锋的紧张程度,其实完全不逊于打车行业发生的事情,只不过还没有拿出那么多真金白银来烧,所以场面上没有那么壮观。 这次每团的基础更好,所以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凭借更加成熟的地推体系和雄厚的资金支持,每团已经后来居上对饿了吗实现市场份额上的反超。 不过张旭濠也不是那么容易认输的人,他信誓旦旦地要跟每团死磕到底,还没有丧失掉心气。 嗯,至少目前没有。 不过这一次有了熊厂的插手,外卖行业的游戏规则马上就要发生变化了。 “也无所谓,如果饿了吗不愿意站到正确的一边,那么他很快就会在这个市场上消失的。” 李罗宾说这话的时候信心满满,林一很快从他口中得知,他打算效仿万里出行在打车行业的经验,主动挑起一波烧钱大战。 这…… 看来李罗宾嘴上还是挂着他向来坚持的“lbs+o2o”战略,还把团购业务合并到了lbs事业部,但心里还是很清楚打车行业的补贴才是关键。 只是他根据林一之前的做法,自行总结出了至少两条经验: 我们是同一种人 李罗宾告诉林一他准备大手笔加注团购市场,并且很快就要推出自己的外卖品牌的时候,肯定想不到林一出门之后干了什么事儿。 他去找了王星。 每团在京城的总部还是原来那个样子,林一已经是第三次过来,但是情形已经大不相同。 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每团准备收购随便外卖网,还是仰仗王星的爽快,林一拿到了一个不错的价格。 第二次过来的时候是在万里出行上线之前,王星作为程惟的朋友代表他发出了见面的邀请。 这一次则纯粹是他自己跑过来找王星,如果要定义一下两人的身份的话,应该算是王星的朋友。 “虽然我早就知道你卖掉随便外卖网之后并不会安分,但是一年的时间能搞出眼下的声势也大大超出我的意料。” 王星的语气十分感慨,不过林一并不是来找他忆往昔的。 “熊厂准备在团购和外卖市场也发动一场补贴大战,企图复制万里出行在打车行业的成功。” 林一随口就把李罗宾给卖了。 王星没有第一时间接话,他对于林一的态度感到有些疑惑,所以还在心中做着各种揣测。 如果说上次林一把鹅厂的消息通报给他,还可以通过两人的私交解释过去,毕竟林一没义务替鹅厂保密。 而且自己只挂着a厂系的名头,跟万里出行并不存在直接竞争,但是刚刚这个消息又不可同日而语了。 这种差异不在于鹅厂投资点评的消息自己早就知道,并没有帮上忙,而这次熊厂的消息确实是第一回 听说。 关键在于林一跟鹅厂没有什么交情,如果从嘟嘟打车算起的话还是敌对关系,所以他卖小马哥很好理解。 但是李罗宾可是他的金主啊,万里出行能走到今天,除了团队本身之外他们要感谢的第一个人一定是李罗宾。 这是什么意思呢? 林一不知道王星心里在想些什么,自顾自地提出了疑问:“点评从鹅厂那里拿了4亿美元已经是2月份的事情了,我猜每团的下一轮也快了吧?” 王星很快衡量了一番,看在林一给自己通风报信的份上没有必要对他隐瞒这个消息,更何况他也没能力从中作梗。 “3亿美元,已经谈得差不多了。” 由于林一创办了随便外卖网并且卖给了每团的关系,此时的每团应该比前世更快地确立了外卖市场的领先地位,对于他在团购市场的处境也有正面影响。 也就是说,每团应该更强了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