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夏觉得,这事不是这么看的。 她有问过大哥,可大哥每次都说一切都好,也问不出什么来。 母女俩聊着天,一下午就这么过去了。 就这么过了几天。 沈夏被吴桂英养得脸都圆了。 另一边。 梁松找到了林兴易的所有资料,也查到了林兴易所在的大学。 这人,他见过。 作者有话说: 最近还在咳,慢慢写慢慢更吧。 正在努力收尾。 八月 吴桂英住了几天, 观察反复试探之后,确定沈夏跟梁松感情没有问题,松了一口气。 之后决定要回去了。 这毕竟是女儿的家, 她这个丈母娘住久了也不好, 而且,家里的事她也放心不下, 这加上算坐错车的时间, 跟在沈夏这边住的时间, 都快十来天了。 太久了。 得回去了。 沈夏有些舍不得吴桂英走。 吴桂英走的那天,带了好多东西, 有沈夏给她准备的吹风机, 吹头发的, 沈夏还教了吴桂英怎么用。 杭理研究出来的新产品卷发棒已经生产出来了,只不过,沈夏质检这道程序还得多做几遍, 就没给吴桂英。 等以后产品正式开卖,她会给她寄一个过去的。 本来是要买第二天就是周四的票,后来梁松知道, 说要请半天假去送吴桂英,吴桂英觉得这耽误女婿的工作, 就把回程的火车票推后了两天, 买了周六的。 这样梁松不用请假就可以去送了。 吴桂英周六走的时候, 没带多少东西,说东西多不好拿, 连特产都没带, 只拿了沈夏非要给的吹风机跟一些沈夏给她买的新衣服。 东西少得很。 商场买的衣服包装袋都放到沈夏家了, 用布随便一包, 然后塞到旧背包里,准备就这样背回去。 吴桂英走时,还让沈夏把要下的那一站,跟转站的火车车号还有座位号都写了。 到时候她忘了就问列车员。 沈夏写着写着发现不对,细问之下,才知道吴桂英来时坐错车了。 “妈,你怎么不跟我说?”沈夏道,“我记得武子强比你还先到,你怎么不跟他一块走?” 吴桂英听了面色难看,“别提他了。” 说完叹气,“子强是实在,可就是太实在了,老不会拒绝别人。那徐小建你还记得吗,就他,武子强还要带他一起过来找你! ”说到这吴桂英就气愤,“你说说,武子强怎么想的啊。”徐小建做的缺德事他忘了? 更别说,那石红珂以前还是武子强喜欢的姑娘呢。 这心里就没一点疙瘩? 这武子强真是实在过头了。 沈夏还真不知道。 她说,“武子强来的时候就托我联系了一个酒店,我没见着那个徐小建。”就武子强一个人,没别人。 吴桂英愣了愣,看来武子强没带石红珂过来啊。 这是开窍了? 吴桂英上火车的时候,还琢磨这事呢。 送走吴桂英,梁松跟沈夏去了趟梁爷爷那边,晚上在那边吃的饭。 梁爷爷的身体越来越好了,吃了一大碗白米饭。 梁松见了挺高兴的。 当爷爷还让关印(关中医的孙子)帮沈夏看看。 关印看沈夏气色不错,把了脉,脉像很稳,孩子很健康。 沈夏听到后,笑着看向梁松,“你听到关医生说的吗,孩子好得很。” 梁松前几天还觉得她在外头东奔西跑的劳累了,还说让她好好休息几个月呢。而且,这次吴桂英来了之后,每顿不是有汤就是有肉,梁松甚至觉得,可以让岳母留下来帮忙照顾沈夏。 沈夏倒是想,可是吴桂英有自己的事,不能耽误她妈的事啊。 再说了,她现在才五个月,不急。 梁松知道沈夏的意思,叮嘱道:“还是要小心些,我们单位同事他妈就是下楼时没注意,摔了。” 沈夏还真把这事给记在心里了。 这上下楼梯对孕妇来说确实不太友好。 “你们搬过来吧。”梁爷爷说:“这边可以住一楼。”那就不用上下楼了。 沈夏看向梁松。 梁松沉思片刻,觉得这样也行。 爷爷现在身体好了,关印是医生,又在爷爷这边住着,要是沈夏跟孩子有个什么,有个医生在,也好照顾。 只不过,梁松虽然心里同意,但是没立刻答应下来,而是说:“我们回去考虑一下。”得跟沈夏商量一下。 沈夏可没有放弃工作的打算。 这要是搬过来,只怕那些电话就会打进来,到时候又影响爷爷休息。 “行,那你们回去商量商量。”梁爷爷叹了口气,“我一把老骨头了,就是希望你们 好好的。”七十多的人了,其实也活不了几年了,现在他努力调养身体,就是想多帮帮孙子梁松,当然也想看曾孙出世。 吃过晚饭,沈夏跟梁松回去商量了一下。 之后下了决定,预产期前一个月搬到梁爷爷这边,在这之前,还是住原来的地方。 沈夏跟国营大单位的合作达成之后,其他的人工作更重了,她倒是轻闲了下来。接下来只要把握大方向不错,就没什么问题。 卷发棒质检过关,成功生产的时候,她给给理发店的明店长送去了两个。 免费送的。 “把电源接上,头发得长一点,像这样卷一下……”沈夏教明店长使用卷发棒。 明店长看了一遍,叫店里长头发的店员过来试了一下,没过一会,明店长就会用了。他惊喜的看着沈夏,“这东西你还有吗?” “有。”沈夏笑,“当然有,才出的货。” 他们的卷发棒是做过改良的,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做了一层保护壳,不会烫伤用户。质检跟安全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但对沈夏来说,这还不够。 “再给我五个。”明店长在翻钱包了,“那五个算我买的。”至于沈夏送的这两个,那是免费送的,他肯定要收的。 买归买,送归送。 “行,后天上货,到时候你去日升商场跑一趟,给你留着。”沈夏说道。 她就来这一回,下次肯定不会过来送了。 她一孕妇,不可能老给人送货的,这次是路过这边,过来看一看。 明店长问她:“明天就不行吗?” 沈夏道,“报纸上打了广告的,全国统一后天早上九点上货。”电视台也打了广告,商场的大广告牌上也是一样,统一后天早上九点。 全国一致。 这也是个噱头。 明店长这才作罢。 沈夏要走时,明店长想起来那卖簪花的单奶奶,单奶奶的簪花做得很精致,港市那边有拍电视剧的导演看中了,明店长托朋友送了过去,从中赚了一笔辛苦费。 单奶奶的簪花卖了钱,拿着钱去冶病,这病也好了。 祖孙俩现在没事在家继续做簪花,日子过得不错。 “那就好。”沈夏觉得这样挺好,原本举手之劳,现在事成了,单奶奶家情况变好了,这也当是为未出世的孩子积福了。 从明店长这离开。 沈夏去了趟自己的工厂,因为后天卷发棒要全国出售了,杭理这两天都在工厂,他压力挺大的。 沈夏到工厂的时候,杭理还在画新卷发棒的设计方案。 这是沈夏要求的。 杭理头发乱糟糟的,一双带着血丝的眼睛看向沈夏,“沈姐,这新卷发真的要求自动卷吗?这难度很大啊。” “对。”沈夏看着杭理,“除了长发自动卷自外,还要发出提示音,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要卷得漂亮。” 卷得不好看,功能再多也没用。 杭理脸上露出绝望的表情。 他双手使劲薅了薅头发,原本有些乱的头发变成了一头鸡窝。 “这太难了。” 沈夏自己去拿杯子给自己倒了一杯白开水,“要是能成功,就能拿一万块了。”她提醒,“那你可就是万元户了。” 万元户这三个字一下子砸到了杭理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