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将蛮族引进来,那就让他们自食恶果就好。” 清远知道廖静远说的是什么意思,可是这样的事情,清远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 雷音寺可以不管西域众生的死活,可是清远不能眼看着这样的惨剧发生。 廖静远进一步的道:“对于此事,我们完全无需做任何事情。 我们甚至不需要推波助澜,只是需要任其发展看着就好了。” 清远直接摇摇头:“贫僧无法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 清远这样的反应完全在廖静远的预料之内,所以清远拒绝,廖静远倒是也不至于失望。 毕竟清远对西域的感情,绝非廖静远能比的。 廖静远更在乎的是否能够,完成宁辰给的嘱托。 清远更在乎的,则大乘佛法在西域的普度众生。 虽说最终目标一致,但是手段上不一致实属正常。 清远不同意,廖静远并没有继续劝说。 大乘佛法的传播,主要还是要靠清远,廖静远只能是学习与辅助。 “我去咨询一下院首,看看对于尸化,他是否有什么好的办法?”廖静远起身说道。 “好。”清远难得点头应了一声。 过去对于廖静远要与宁辰联系,清远虽不阻止,但是却也并不会表示赞同。 这一次主动表示了赞同,可见尸化这个问题,是真的让清远非常的头疼。 清远是真的想要快一点,解决眼下的难题。 廖静远‘呵’了一声,就去联系宁辰去了。 …… 与此同时,返回丰京的封赏队伍,已经走了一半了。 正在一处驿站当中准备休息的誉王,忽然听到了外面自己手下来求见的询问。 如此晚还赶来打扰自己,必然是紧急之事。 誉王坐起身,自有丫鬟过来帮忙整理衣衫。 整理好之后,誉王挥了挥手,自有人去门口,让外面等着的人进门。 来人快步的走到了誉王面前,低声道:“王爷,西域有变。” 誉王听到这话,立刻挥手屏退了房间里面的所有人。 等所有人都离开之后,手下才对誉王道:“王爷,西域传回消息,尸突蛮皇手下的大祭祀进入西域,造就了数千尸兵。 此刻尸兵数量可能已经突破十数万,摩柯城已经被完全的包围了。 城中消息,已经完全中断。 另外宁辰所辅佐的大乘佛法的清远,同样遇到了非常巨大的麻烦。 西域可能要变天了。” 手下说完之后,誉王的眼中同样精光闪烁。 西域变天,就意味着贺州也要跟着变天了。 到时候数十万的尸兵兵临城下,摩柯城失守,死伤十数万虎威军。 那这就是开战以来最大的失败。 这样一来的话,宗室与朝堂再联手弹劾宁辰,就变的非常容易了。 到时候削弱宁辰的声音,就等于削弱了武昭的声音。 如此一来,宗室在朝堂的声量,就可以大许多了。 这就是宗室普遍的想法。 战略上的失败,宗室根本不会在乎。 死掉十几万人,他们同样不在乎。 他们在乎的就只有他们自身的利益。 如果死掉十几万人,可以给他们带来最大的利益。 他们是完全不会在乎的。 誉王思索了良久,对下人问道:“消息来源准确吗?” 手下人点点头:“是我们此次带去安插在西域当中的探子,亲自以秘语传回来的情报。” 誉王这一次前往贺州,除了给宁辰主持封王大典之外。 安插宗室的探子,同样是他计划当中的一环。 宁辰封王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那对宁辰周遭的监控,自然就不能少了。 不说时刻掌握宁辰的动向,至少在宁辰有大动作之前,提前一两天知晓。 好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符合他们利益的布置。 之前宗室在贺州也是有探子的,不过更多的是各自为战,同时探子的级别非常低。 这一次誉王带去的探子,算是宗室共同派遣的一个探子头。 负责统合宗室各方安插在贺州的探子,本身的实力不低,同时级别也不低。 既然消息来源准确,那誉王就没有什么好质疑的了。 沉吟了半晌,誉王再次问道:“消息有同步传往丰京吗?” 手下回答道:“已经在传往丰京的路上了,最迟明日一早,丰京就会得到消息。” 誉王再次沉吟了一会对手下吩咐道:“告诉丰京,封王大典的队伍,已经被宁辰收买了。 我会拖住封王大典队伍回程的速度,剩下的事情,他们自行酌情处理。” 手下听了誉王的话稍稍一愣,不过并没有询问 任何,只是点头应下了誉王的命令。 誉王虽然算是出了名的闲散,可是不代表誉王就真的脾气好。 该杀伐果断的时候,誉王一点不会手软。 誉王如此安排,那自然还是同样的原因,誉王不想给自己的身上惹上过多的因果。 拖延住封王大典的队伍,就是一个说辞而已。 封王大殿的队伍当中,虽然官吏非常多。 大部分都是礼部的官吏,礼部在朝中议论军务的时候,都是中立态度。 就算他们真的全部都被宁辰收买了,他们也不会在朝堂上,作出明确的支持宁辰的表态。 宗室内部对誉王的决定会怎么想,这个誉王完全不担心。 自己给所有人留下的人设,就是一个好好王爷的形象。 对什么事情都不会太过关心,同时又没有多少的实权,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宗室内部最多有些人骂几句老狐狸,更多的事情都不会发生。 宗室是绝对不会因为,少了誉王,就放弃对宁辰的弹劾的。 第二天一早,誉王就直接以身体抱恙为由,暂停了队伍的前进。 誉王突然身体抱恙,赵霖的确是疑惑。 但,赵霖没办法去调查这个事情,他的资格不够。 同时连续没日没夜的赶路,赵霖自己也身心俱疲,现在可以休息两天,赵霖同样求之不得。 誉王这边在休息,丰京当中,则是正在酝酿着一场针对宁辰这个新晋王爷的弹劾。 宗室主动把这个情报,出卖给了文官集团。 让文官集团先行联合,等时机成熟再配合他们。 武昭同样在忙着,她已经命令孙伴伴,秘密将所有医学典籍的复印本,秘密的派人给宁辰送去贺州百家城。 此事事关重大,关乎一条圣道,同时更关乎对蛮族的手段。 武昭必须秘密行事才可以。 小机灵鬼 虽然第二日的早朝上,不论是宗室还是文官们,都隐藏的非常好。 但是武昭依然还是从他们细微的眼神当中,看出了一些异样。 只是略微思考了一下,武昭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了。 西域的事情已经传到丰京了! 并且武昭同时猜到了,为何这一次消息,这么快就传到了丰京。 誉王。 宗室的动作虽然隐秘,可是依然逃不过武昭的眼睛。 武昭不说,不代表武昭不知道。 武昭不阻止,只是希望利用这样的方式,达到某种平衡。 让宗室可以安心。 否则不能安插探子,宗室可能反而会用其他的方式来靠近宁辰。 这样的方式,可能会更危险,会引起更大的误判。 这种探子的方式,相对来说是最安全的方式,同时也是最可控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