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太多想,宁辰又拦下了一个人,询问同样的问题。 但是同样的得到了一句冷漠的不知道。 一个两个这么冷漠还情有可原,但是第三个也这么冷漠就有问题了。 进城的时候,宁辰左右看过。 这街道上的人不说彬彬有礼,但是算得上是待人热情。 所以宁辰直接热情的拉住了,第三个人,同时满脸笑容的对他说道:“我再问一遍,你不说的话,我就打你。” 说完宁辰展示了一下,自己武夫的力量。 看到宁辰武夫的力量,被拦住的人,眼中鄙夷的味道更甚了。 但是却还是非常从心的道:“城中最好的客栈,是城西的笠泊居。” 话锋一转,他不无鄙夷的对宁辰他们警告道:“不过我劝你们这些从靖州来的粗鄙人,最好不要去自讨没趣。” “你怎么知道我们从靖州来的?”宁辰反问道。 对方一脸为自己智商骄傲,同时又轻蔑的看着宁辰道:“你们的马车从那个方向过来,那个方向的城门,只连接靖州的官道。” 不亏是文州,民众的普遍智商都高了一大截。 “你还有事吗?”见宁辰不说话,还以为宁辰是被自己的智慧震惊到了,所以这说话也变得更有底气了。 宁辰当然犯不着跟一个普通人一般见识。 但是宁辰也犯不着,让他把自己恶心了。 所以宁辰直接道:“我看你也是一个有学识的人,我还真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一下。” 对方见宁辰被自己的智慧折服了,当场拍着胸脯道:“你问吧,我虽然不如那些大儒,但是比那些科举秀才还是强一些的。” 宁辰微微一笑道:“我有一个老乡,他要买货。但是人家给他出了一个难题,是关于货物数量的。那个卖货的跟我同乡说。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你帮忙算算呗?” 其实这样的问题,在宁辰那个时代,初中毕业就行。 但是面前这个,明显没达到初中毕业的水平。 所以这个问题,足够他想到秃头了。 看着对面那个都蹲在地上,开始摆石头子的秀才,宁辰直接笑着上车了。 “师姐,去城西。” 顿了一下,宁辰继续道:“师姐,你觉不觉得,这里的人都有毛病。” 白夭夭解释道:“庆周属于文州,这里文华浓郁。对于武夫自然鄙视。再加上我们从靖州而来,这里的人会更加鄙视一些。” 宁辰听了白夭夭的话,有些郁闷的道:“师姐,你看我哪儿像是一个没文化的人了?” 白夭夭打量了一下,宁辰一身虽然不张扬,但是依然华贵的服装,没有说什么。 宁辰懂了,不过宁辰觉得这个不能怪他。 有钱不花,等着生锈吗? “师姐,就算我看上去不像是文化人。他们凭什么更逼视靖州的武夫。他们不知道没有靖州在前面挡着,他们早就完蛋了吗?”宁辰替靖州的将士们不平的说道。 白夭夭看了一眼宁辰道:“你不知道孔师,让你来庆周的目的?” 宁辰愣了一下,然后摇摇头:“孔师没跟我说,他只是说这里文华浓郁,我入六品之前该好好的吸收文华。” 顿了一下宁辰反问道:“师姐,你知道孔师让我的目的?” 白夭夭没正面回答,而是继续反问道:“你知道庆周除了文华浓郁,还有什么比较出名吗?” 对于武朝的历史,宁辰了解的真不多。 所以白夭夭问的这个问题,宁辰根本回答不了。 “庆周真正出名的并不是它的文华,而是这里曾经是周朝的发祥地。现在也是周朝遗贵盘踞的地方。”白夭夭给宁辰解释道。 “呃!” 这个宁辰还真的不知道。 宁辰是知道,武朝除了周朝的皇帝一脉以外,并没有杀光周朝其他贵族。 但是却真不知道,庆周就是周朝的发祥地。 毕竟宁辰也挺忙的,本朝的事情都关心过来,那里有功夫关心前朝的事情。 “师姐,你给我说说庆周的事情呗?”既然庆周可能跟孔祭酒安排自己来的目的有关,那宁辰还是想要了解一下庆周的基本情况的。 接下来白夭夭,就详细的给宁辰说了一下,庆周的情况。 按照白夭夭所说,现在庆周府里面有头有脸的,基本上都是前朝的勋贵。 武朝同样给了他们体面,在武朝他们依然有着爵位。 只不过这些爵位只能领银子,却没有任何一点实权。 同时庆周府除了府尹、县令这些地方的一把手始终保持是武朝的人,剩下的地下的很多官职都是周朝这些勋贵的人。 武朝会有这样的做法,宁辰完全可以理解。 在武朝看 来,只要这些人不闹腾,给他们一些好处也无妨,同时限制他们的一些自由,让他们自生自灭就好。 修行者的寿元是可以比较长,但是普通人的寿元可没有那么长。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知道周朝的人全部都死光了。 这些前朝的人就算是想要折腾,也失去群众基础了。 纵观人族历史,基本上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干的。 武朝也没例外,循着先例就好了。 而且按照白夭夭的说的,这样的办法,实践起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就拿武朝来说,开始的一百多年,折腾的还比较厉害,时不时的靖王还要亲自镇压一下。 后来的一百多年,偶尔有人折腾。 靖王完全不出面,随便派一队铁骑过来就好。 再后面周朝那些勋贵里面修为最高的那一批人,都老死了。 继承了爵位的新勋贵,就没有人折腾了。 虽然时间拉的比较漫长一点,但是付出的代价其实并不大。 总好归一上来就把这些遗老遗少,逼到了绝境,真的鱼死网破损失可能更大一点。 至于孔祭酒之所以给宁辰第一站安排在了这里,白夭夭也有自己的分析。 一方面是因为宁辰想要冲击儒家六品,要先凝聚大量的文华。 另外一方面则是希望宁辰,可以好好的敲打一下这些在顺帝继位之后,又开始蹦跶的前朝余孽。 武朝开国六百余年了,按照人族正常的历史来说。 前朝的余孽,应该都死的差不多了。 可是周朝的这些余孽,一方面能活,现在庆周的老祖宗按照辈分来说,是周朝末代皇帝的孙子。 虽然是没见过面的爷孙,但是这辈份间隔实在不能说是太远。 另外一方面周朝的这些遗老遗少,开枝散叶也做的非常不错。 再加上他们修儒,思想工作做的好。所以根本不存在嫁女儿这一说,全部都是入赘。 如此一来,周朝这些遗老遗少这些年下来,数量非但没少,反而还翻了几倍。 当然在宁辰看来,最关键的应该还是,周朝儒家盛行。 周朝的皇室更是独尊儒家。 独尊儒家不是不好,当你掌权的时候,这个没什么可说。 但是当你不掌权了,同时又是曾经的皇室,那就不太好了。 宁辰修儒家,孔祭酒本身更是大儒,儒家的嘴有多厉害,孔祭酒和宁辰都非常清楚。 “所以老师是想让我,削弱一下这里人的嚣张气焰了。” 说了一句,宁辰反问道:“师姐,这里的人是有什么实质性的造反动机了吗?” 白夭夭摇摇头表示道:“暂时还是没有。但是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来看。 自顺帝以来,的确是让周朝这些余孽,看到了一些复国的机会。闹腾的相对来说就厉害了一点。 不过基本上是暗地里闹腾,首先联合的也是一些文人。 天天嚷嚷着武朝粗鄙,糟蹋人族文华,侵蚀儒圣根基。 说长此以往下来,最终会断绝了儒家圣道。 可能导致民不聊生等等一系列的灾祸。” 宁辰彻底听明白了,这特么还是顺帝的锅。 但是这种事情吧,你想反驳还挺难。 毕竟儒家的人,开局一张嘴。 武朝想要反驳,人家就一句,你证明你武朝文华就行。 孔祭酒当然可以证明,但是,孔祭酒的原本出身是云山书院。 就算能够明面上压服他们,背地里他们肯定不服气。 所以孔祭酒就把这个重任交给了宁辰。 一方面可以帮助宁辰凝聚文华,另外一方面就是打击一下这些人的嚣张气焰。 两个人说这话的功夫,马车也自动驾驶的听到了笠波居的门口。 宁辰挑帘看了一眼,不由得大为惊奇的道:“师姐,这两匹马这么厉害的吗?还能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