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六年。 九月底。 夹杂着些许凉意的秋风不期而至,也昭示着新一轮的寒冬就在不久的将来,迎面而来。 没有人知道今年的寒冬又将是怎样的。 更没有人知道,这该死的老天爷愿不愿意放大家一马。 当略带寒意的秋风吹来之时,大家都不由自主的担忧了起来。 连年的雪灾,着实让他们吃够了苦头。 若是还和往年一样,不是说这个冬天能不能熬过去的问题,而是来年又该如何? 老百姓嘛,担忧的就是生计问题。 与他们不一样的则是李承乾。 李承乾其实不担心如何过冬,甚至来年如何应对他都不担忧。 相反,他还希望今年的雪更大一些,越大越好! 这样吐谷浑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元气,甚至面临更大的损失。 反正他大明王廷是做好了充足准备的。 他担心啥? 相对慕容伏允,他的压力要小太多了。 如今大明王廷就三十来万人口,牛羊牲畜几乎死绝了。 反观慕容伏允,他的压力多大啊! 简单来说,李承乾就一个心思,死道友不死贫道。 真要让慕容伏允恢复了元气,定然会想办法收复赤水源,这是必然的。 而也就是在立冬的前几天,李承乾找来了伊原锡。 「伊尚书,各城的进度如何?」李承乾问道。 伊原锡抬头说道:「回殿下,各城的施工目标都已经提前达成。 毕竟在我们工地做工能养家糊口,除了那些壮年的汉子,就算是那些女人孩子也是积极的参与了进来,大家都担心这个冬天不好过,所以有多积攒一些粮食的机会,大家都不愿意错过。 就连铁勒部的族人也是如此,在这一点上,整个大明王廷几乎达成了空前的一致。 而且,各军将士也在这场大建设之中,出了很多力。 预计在,但比别人三章都多! 贞观无太子 赴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