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牛进达简单的磋商了一番后,李承乾便回到了庄子上。 原本他是准备在洮源留宿一夜,但随行的普禄勃齐说什么都不同意,非要回庄子。 李承乾也就没再坚持。 他明白普禄勃齐是什么意思,还是那句话,别人的好意,不能辜负。 见李承乾回到庄子,长孙冲当即就找来了。 很没营养的寒暄了一番后,李承乾问道:“表哥可是有事儿?” 长孙冲犹犹豫豫,他觉得自己刚刚已经表达得很明显了,这会儿李承乾该邀请他去日月山了才对,可李承乾就像什么都不懂一样,这就让他很难受。 没办法,长孙冲只得说道:“殿下,吾等也商议了一番,也想去日月山见识见识。” 李承乾哪里不知道他的意思,但能同意么? 同意个屁! 当初房遗爱等人他都没同意,要是同意了长孙冲,那让房遗爱他们怎么想? 当即就摆了摆手,说道:“表哥还是待在洮源的好,别看日月山刚刚一场大战稳定了局势,但这只不过是刚开始罢了。 接下来,待本王回去后,定会寻那慕容顺的晦气,想当初,他如此欺辱本王,焉有不报仇之理?” “无妨。”长孙冲说道,“吾等也并非胆小怕事之辈,说不得,此番还能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打仗好啊,打仗说明大明王廷正在急速的扩充,这对他们来说是好事。 毕竟,只要处于扩充期的大明王廷,才有他们一展胸中抱负的机会。 李承乾笑道:“表哥怕是误会了,此番本王与慕容伏允还有大唐签订了三方互不侵犯条约,赤水源只会是大明王廷和慕容顺的争斗,并不会涉及到大唐和吐谷浑。 换句话说,我们在赤水源是没有援兵的。 而慕容顺麾下精兵数万,大明王廷满打满算,不足万!” 这是长孙冲没想到的。 他还以为大唐会借此机会一举拿下吐谷浑,但谁知道会是这么个结果。 不过话都说出口了,岂能食言?当下,长孙冲便说道:“既如此,吾等更应该助殿下一臂之力才是!” “表哥莫要说笑。”李承乾还是摇了摇头,道,“如今日月山危机四伏,本王如何能让表哥以身犯险,若是表哥有个三长两短,本王又该如何向舅舅交代,表哥莫要为难本王。” 说完,李承乾再也不接这茬儿。 来可以,但你得学学房遗爱他们。 没得到答复,长孙冲很失望的离开了,这和他一开始的预估截然相反,他还以为,只要自己表态了,李承乾理应一脸欢喜的邀约他们共襄盛举。 这就是人的谜之自信。 “怎么样?”等长孙冲一出来,萧钺等人就围了上来,“什么时候出发?” 面对众人一脸期待的神情,长孙冲无奈摇头道:“殿下担忧吾等的安危,不便让吾等前去。” 这话一出,众人瞬间失望到了极点。 话说得再好听,终究还是被拒绝了呗。 这让众人瞬间意志消沉了起来。 “问问房遗爱他们吧。”李德奖说道。 “对对对,问问他们。”有人立马说道。 萧钺道:“问程处亮,房老二那家伙,说话忒损了些……” 不多时,众人找到了程处亮。 ,还有牛进达送往长安的连弩以及他与李承乾两人商议的价码。 而在长安城,太极殿。 大朝会开得那叫一个热闹。 众人吵哄哄的,而之所以开成这般模样,还是因为李承乾。 无他,魏征的奏章实在是太过骇人听闻了。 “陛下,世间何时听闻过子与父和亲的?简直荒谬绝伦!”崔御史率先开口道。 很快,一群人站了出来,纷纷表示从未见过如此荒唐之事。 别说他们了,李二都觉得头疼! 活见鬼了! 他也是时,都气笑了! 老子就想给你安排个婚事,你小子居然给老子整了一出和亲? 你确定没开玩笑。 恰在这时,黄门传来了魏征求见的声音,众人顿时一惊,这魏征不应该还在出使大明王廷么?这就回来了? 李二也是一愣,赶紧传魏征上殿。 这事儿,也就魏征最是了解不过了。 不多时,魏征上殿。 “老臣魏征,参见陛下。” “爱卿免礼。”李二道,“爱卿何故这般匆忙回京?”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就魏征这一身风尘仆仆的模样,绝对是刚回长安就来上朝了。 叹了口气,魏征道:“还不是为了老臣奏章之上所说的事。” “秘书丞回来得正好。”崔御史当即站出来问道,“下官正有一事不明,为何秘书丞的奏章之上,竟会提出如此荒谬绝伦之事? 纵观史书,何来父与子和亲,这等滑天下之大稽的事?” “崔御史可知老夫从何处而归?”魏征不答反问。 崔御史当即说道:“秘书丞这是明知故问,满朝文武谁不知道秘书丞是去了大明王廷?” “既然知道,崔御史为何视而不见?还信口雌黄污蔑老夫!”魏征说道。 崔御史有些蒙圈:“这话从何说起?” 他可没有针对魏征的意思,主要是这家伙,战斗力忒猛了一些!而且自身实在是太硬,咬不动…… “老夫的奏章上,哪一字哪一句提及了父与子和亲?”魏征冷笑。 回来之前他就知道,这事儿在朝堂上难免引起轩然大波,尤其是那些士家大族,他们更是不能接受。 这在他们看来,于礼数不合。 “秘书丞这是当我们满朝文武都是傻子不成?”当即,有人站了出来,说道,“谁人不知大明王廷的明王,乃是当朝太子殿下,这不是子与父和亲,又是什么?” “你也知道是大明王廷。”魏征不屑道,“老臣乃奉陛下之命出使大明王廷,鸿胪寺有备案,陛下赐有亲笔国书,即便是在大明王廷的王帐之中,老夫也是依照出使的流程觐见的明王殿下,明王殿下仰慕我天朝上邦,特此求亲有何不可!” 孔颖达有些傻眼,自己这老兄弟是咋了? 今天这反应,可不像魏征。 “荒谬。”又有人站了出来,“秘书丞当真是巧舌如簧,满朝文武谁人不知所谓大明王廷的明王便是我朝太子殿下,如此偷换概念,莫非是当天下人都是傻子不成。” “王侍郎言之有理。”萧瑀站出来说道,“这的确说不过去,颇有掩耳盗铃之嫌。” 萧瑀这个人,不好说…… 按理说,他是不应该站出来的。 怎么讲呢?如果不是之前李承乾一场大胜,李二龙颜大悦,萧瑀如今都没资格参与朝政。 他在贞观四年就因为其性格被免官赋闲在家,正是因为李承乾的一场大胜,李二大赏了一批曾经教授过李承乾的官员,而萧瑀刚好在其列。 不过这家伙,一向就是以清正严苛自居,所以他站出来也不奇怪。 “宋国公此言差矣。”魏征道,“老夫此番出使的是大明王廷,既然我们已经认可了大明王廷的合法性,那大明王廷提出与大唐和亲,怎就不行? 别忘了,这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而国是先于家的,莫非宋国公不认可?” 对付萧瑀,其实最简单。 这家伙虽然性格清正严苛,但最是讲道理。 你只要从道理上说服了他,他屁话都不会有。 事实也是如此,一提到国家这个概念,萧瑀闭嘴了。 不是他认可魏征的话,而是在思量这其中的东西。 萧瑀闭嘴了,王侍郎却不会闭嘴,见状当即说道:“说破大天,大明王廷也是我大唐的大明王廷,就算抛却父与子和亲的说法,本官也从没见过自己和自己和亲的!” 他终于把众人想说却又不好意思说的话给说了出来。 是的,大明王廷是大唐的大明王廷! 这是他们所有人的看法。 谁让大明王廷是李承乾一手弄出来的? 这不就是大唐的么? 魏征笑了,其实早之前他也是这么看的,哪怕现在,他其实也有这样的想法,但这会儿他却是说道:“这话你应该问问明王答应不答应!” “什么明王!”王侍郎不屑道,“那就是我大唐太子,别说是身为大唐储君,就算是普通的大唐子民,为大唐开疆拓土,那也是应当应分的!” “既然王侍郎如此认为,那老夫是不是可以认为身为大唐子民,一切都是大唐的?”魏征大声质问道,“回答我!” 王侍郎还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地说道:“那是自然。” 他一说完,崔御史等人就愣住了,这话能乱说的? 不过王侍郎哪里是魏征的对手啊,被魏征一诘问,当即就不由自主的说了出来。 “那太原王家什么时候把家业捐给大唐国库!”魏征厉声道。 王侍郎终于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吱吱呜呜道:“这……” “这什么这?”魏征道,“明王殿下征战吐谷浑之时,你是出了一兵还是援了一卒? 明王殿下在草原上被人追杀之时,你是挡了一箭还是挨了一刀? 明王殿下困守围城之时,你是献了计还是助了一臂? 你哪儿来的脸说这话! 大明王廷麾下七千精骑,有几个是我大唐军卒? 大明王廷治下上万子民,有几个是我大唐子民? 大明王廷所辖的每一寸土地,又有几尺是我大唐领土? 你凭什么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要将人家用命去拼,去挣来的一切收归己有? 读书人的脸面就是这么来的?” 魏征不 愧是名传千古的大喷子,怼起人来那叫一个豪迈,只要让他抓到机会,就是一通火力全开,直接喷得王侍郎哑口无言。 但你如果以为魏征只会喷人,那就错了,见众人都傻眼了,他又说道:“老夫与诸位一样,也想将大明王廷纳入大唐的版图! 但不是这样做! 诸位想想,你们辛劳一辈子挣下的家业,别人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给你弄走了,你愿意不?” “可那大明王廷前前后后只用了几个月!”王侍郎咬牙切齿地说道。 魏征都笑了:“咋的,这说明了啥?这说明你没用呗!吐谷浑那么大,老夫找人给你借人凑足一百兵马,你去试试?莫说几个月,老夫给你一年,不,两年时间,你要是能弄出第二个大明王廷,老夫给你磕头认错!你去是不去?” 王侍郎闭嘴了。 傻子才去…… 摇了摇头,魏征道:“大明王廷最终会是大唐的大明王廷,这老夫相信,估计在座的都相信,但他也需要发展的,需要大唐展现出自己心胸的,你得让大明王廷的人,认可大唐! 而不是人家刚刚有点儿起色,你就拿着刀枪去抢。 毫不客气的说,你敢拿着刀枪去抢,大明王廷就算是湮灭于历史的尘埃之中,也不会成为大唐的大明王廷! 此番出使大明王廷,老夫感触最深的便是大明王廷的那股子精气神儿。 他们从上到下都洋溢着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自信。 诸位,你们知道,明王为何非要和亲吗?” “为何?”萧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