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号 如果我知道此时此刻的我会那么痛苦,我还会在那个时候和他开始问候,您好!吗? 哦,忘了说了,他是个在上海说相声的山东孩子。 客气有礼貌,见面道您好,规规矩矩的,把自己的真实姓名都一板一眼的说了。 您好,高瑞。 您好 我其实也记不得那么多琐碎,大部分的记忆是在我和他的聊天记录里翻找出来的。 原来,这段破烂关系,从您好开始就应该掐掉的。 然而我们并没有~ 絮叨着一些吃了么?忙啥呢?哪里人?在干嘛?这样的场面话。 我终究还是没有他那样的实诚,没有对他报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只说了自己的英文名aanda上海女人怎么可能没有一个洋文名字的啦。 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我以为的保护自己的方式不过是不把真实的名字说出来。 这管个6啊! 是啊!管个6! 他问我干嘛玩探探,并叫我丫头。 丫头,多亲昵的叫法。 我纠正他,叫姐姐吧。 他说:不叫,那么年轻叫啥姐姐啊! 哈哈,就是姐啊!我回,心知我比他大那么许多,不叫姐叫什么?三岁就已经是一个跨不去的坎,而我大他七岁。 七,真的是一个神奇的数字,日语里读做nana。 从小接受日漫的文化侵害,让我一直很相信,这个说法,闭着眼,数到七就会有好运发生。 就在刚才,我闭着眼,试了试1、2、3、4、5、6、7什么也没有发生,依旧是我抱着手机痴傻的近乎偏执的回忆着我和他的一切。 而他不会凭空出现。 哪怕是发来一条短消息。 我又在期待什么 是啊,他在认识我的第一天就和我说了,我结婚了,你要是介意跟我聊天的话,可以跟我说。 嗯,看到你挂了结婚照了。所以你上探探干哈?我好奇也不好奇,还能干吗?上这种交友app上,无非就是为了男女的这点子事儿。 他说:呃,这个咋回答啊。找人聊天,这个答案可以吗? 我说:哈哈,可以。 他说:要不我咋回答,回答一些让你拉黑我的答案?哈哈哈哈 我答道:那也不至于,反正撩妹也撩不动我啊! 那时的我自信这样一个男人,是不可能撩的动我,就凭他? 一个小相声演员,穷活着,生活欲望都降低的小男人,还着每个月8000块钱的房贷,在上海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魔幻都市里活着,仅此而已。 他没有一点吸引我的地方。 除了是个说相声的 我喜欢相声,从小就喜欢,喜欢听。小时候家里有个收音机,每天吃饭的时候,就开着放相声小品啊什么的节目。就着相声下饭,听着姜昆、唐杰忠、侯耀文、牛群、马季、师胜杰、侯宝林、马三立那时候的相声真的好啊! 渐渐的,人长大了。 不爱听了,迷电影、电视剧什么的,看台湾综艺,又知道了相声瓦舍。也曾感慨过宋少卿、冯翊刚的相声,包袱皮厚的相声剧,大胆的可以肆意讽刺当权者的相声。而我们这,相声似乎已经成了上辈子的事了。 直到,德云社郭德纲的名字又出现在新闻里,开始挺不待见那个小黑胖子的,心想着这人咋那么多负面新闻啊。 不爱看。 也不记得是怎么听到了老郭和于谦的相声。 又爱上了,迷上了。 追着听~ 甚至追着郭德纲的徒弟的相声听,于是又有了小岳岳,岳云鹏和大胖子孙越的相声,反复听! 傻乐傻乐,开着ipad追着听,还学着哼里面的小曲。 喜欢上小曲也是从听德云社开始的,、、太多了,喜欢听,喜欢哼哼唧唧的跟着唱,不能和那些狂热的粉丝比,只是哼唱,记不了词,唱不准调。 爱屋及乌,连对着穿着大褂手指纤长,会撩大褂的男人也有好感。 所以我在探探上选上了他。 而,恰好,他也选上了我。 我还记得,稚气未脱的他,穿着黑灰色大褂,哼唱了一段京腔在雪夜里的视频。 是啊,怎么会不选他呢? 没遇到他之前,我就在朋友圈里说最近粉迷粉迷穿大褂拿扇子会撩袍的男子。 他不是我在生活中认识的第一个说相声的男人,宋少卿是第一个。 而他,是第二个。 应该也会是最后的一个了。 拿扇子,会撩大褂的,纤瘦男子。 即便是这样,我对他的印象也只留在也许能聊聊相声,谈谈曲艺。 绝没有一星半点的男女之间的情愫。 小演员而已,我和宋少卿认识成为朋友,都有10年 有多了。 对他这样的,真瞧不上,也没听过他说的活儿。 又是有家室的男人。 下意识就区分开到不可深交,浅聊而已的那一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