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呀挖呀挖 西院儿这边的事情李学武大多是不管的,业务有闻三儿、老彪子管着,财务有娄姐管着,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什么风险的。 即使外来的风险还有区里和街道拦截一道呢,出现政策性的变化干妈一定会告诉他。 再有背书的废品公司和供销社不是什么人都能插一脚的。 上次工商部门的来了,说门脸房开商店不符合政策,老彪子直接把事情交到马主任那儿去了。 马主任电话都不打,告诉老彪子该干啥干啥,供销系统的事儿他们工商管不着。 屌不屌? 就是这么屌。 还是老彪子不愿意得罪人,通过李学武干妈找到工商的头头送了两条烟,做了解释说明,这才罢了。 问马主任级别高吗? 其实一般,也就是管着交道口一个主店,八个副店。 可就是不屌街道和区里的人。 说白了供销社是直上直下的,不归地方管辖。 马主任是李学武最先交下的,但维护一直都是老彪子,这是早定好的。 虽然有这棵大树底下好乘凉,但西院儿的业务不敢太张扬。 李学武画了一个框框,范围就在西院儿,能做多大的业务随他们几个商量。 但只要走出去,就只能以关系和资金的形式进行合作。 比如红星村山上的种植业,畜牧业,比如一监所的造纸业,只能拿钱,不能出人。 这也就造成了,虽然西院儿的家底儿慢慢厚了,但大家依旧干着老本行——收破烂。 在院里穿什么,吃什么,李学武不亏了他们,但出了这个门,必须穿工作服,不能毁了交道口回收站的形象! 形象代表了一个企业的文化和素养,代表这个企业能走多远。 回收站的工作服标准是闻三儿定下的: 夏天的破草帽绝对不能没有飞边儿的,越破越好;上身的汗衫绝对不能没有补丁,越多越好;下身的裤子绝对不能没有洞洞,露腚最好;脚上的布鞋绝对不能没有窟窿,五个脚趾头露出来的不能少于俩。 西院儿的这道围墙是实体的,也是虚幻的,但就是把业务圈住了。 造成老彪子他们只能在这小小的西院儿里面挖呀挖呀挖,种收破烂的种子挣点儿小钱花。 在大大的西院儿里面挖呀挖呀挖,种旧货家具店的种子才能致富发家。 在特别大的西院儿里面挖呀挖呀挖,种资本运作的种子才能跟得上李学武的花。 挣的少了确实不够李学武花的,他现在既要给娄姐走的时候准备好足够的本金,又要在风潮来临之际咬下最可口的美味。 “纸张的事儿你暂时不用管,小人书的印刷和相关图画的制作,完成后会有人联系你” 李学武跟老彪子一边往回走一边交代道:“那些小子们赶年儿就有大了的,你物色两个带一带,看看有没有得用的,又有狠劲的训练一下”。 “武哥,有事儿您交给我办就成” 老彪子凝着脸保证道:“现在人命不值钱,您只要告诉我办谁,我一准儿给伱办利索的”。 李学武挑着眉头看了看老彪子,问道:“我说的话你没听明白?” 说完抬手打了老彪子的帽檐儿,训道:“记住了你的身份,你是一个废品合作组的带头人,还满嘴江湖气”。 老彪子也想起李学武曾经说过的话了,有些咧嘴道:“别人办事我不放心啊”。 “不能什么事儿都得咱们自己兄弟出头吧?” 李学武点了点老彪子,道:“要注意培养阶梯队伍,一个组织有没有深厚的后备力量代表着它的战斗力”。 老彪子实在是不大懂武哥说的啥意思,但既然交代了,也只好点头应了。 李学武瞪了一眼老彪子,也没再说他,这个兄弟文化少,眼巴前儿这点儿事儿成,玩儿心机的活儿差点儿。 见着车装完了,大家收拾了准备往院里走了,李学武便也跟着回了院里。 路过倒座房门口的时候还被西琳瞪了一眼,这娘儿们还挺记仇的。 进前院儿的时候发现大嫂回来了,正跟老太太坐在院里儿说着话。 “假请下来了?” “嗯,咱爸办的” 因为在院里,大嫂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提了一嘴。 李学武点点头,接了冲着自己跑过来的闺女,抱着亲了两口。 李姝现在正在学走路,因为腿上的骨头硬实了,已经不满足于在炕上扶着墙,扶着窗台学走路了。 扎巴扎巴的不用人扶着也能走了,有的时候着急了还能来一段惊险刺激的加速走。 李学武看了看闺女鼻子上的血痂,不用问,准是还没学会走呢,学跑摔的。 不过小孩子皮实,磕一下碰一下没啥大事儿,家里有老太太顾着,亏不着。 “这闺女长的真壮实” 院里这会儿下班的人也多,谁路过李学武跟前儿都夸一句李姝。 其实李学武更愿意别人夸自己闺女长得俊,但这个时候的人对于外国面孔还是有些在意的。 就连西琳和迪丽雅在院里也时不时的被街坊邻居以特殊的相处方式对待。 不过都是街坊邻居,李学武也没大在意,自己这闺女在身体这方面着实是比样貌突出。 长得又胖又大,手腕上都胖出肉痕来了。 “叭叭” 李姝瞪着大眼睛伸出小手拍了拍李学武的脸,好么,闺女打招呼也是特别,叫两声,给两巴掌。 李副处长在外面威风八面,在家里也是被扇巴掌的命,还不能还手。 “你还是自己走吧” 李学武蹲下身子将闺女放在了地上,由着她靠在自己身上咿咿呀呀的。 因为老太太和大嫂都坐在小板凳上,李学武也就蹲着身子说话了。 “要是想回村里就跟老彪子说” “到时候再说吧” 赵雅芳明白李学武的意思,但她是在家养胎的,跑乡下去怕颠了,也怕在娘家累着。 回娘家的姑娘哪有闲着的时候,跟后世两码事儿。 “你大哥说这几天把学校那边的房子收拾收拾就回家来住” “都行的” 李学武躲开李姝的小手,回着大嫂的话道:“他一个人,又是看书不出屋的那种,有事儿住在学校也不碍事”。 “让你操心了” 赵雅芳现在对二小叔子的印象极好,照顾家里不说,对她家里也是伸手拉了一把的。 光是她大弟赵雅军就借了李学武多大的光,更别说她跟李学文一直都是李学武挂心来着。 “都是一家人” 李学武随口应了一句,没有接大嫂道谢的话。 进了李家的门,就是李家的人。 “呦,李处长,下班了啊” “嘿,三大爷,您这是重振旗鼓再开张了?” 从垂花门进来的正是三大爷,手里推着的是他那台七手合资版自行车。 “开张,开张” 闫富贵穿着白色半截袖,站在院里的甬路旁,对着李学武笑着说道:“昨儿就开张了,今儿算是正式上课了”。 “那还真是可喜可贺” 李学武蹲在地上,抱着闺女笑着说道:“您这身体没问题了?” “嗨,就那么回事儿呗” 闫富贵一点头,道:“我们一家子都指着我这点儿工资过活呢,要是再不上班,这岗就没了”。 “辛苦辛苦” 李学武笑着回了一句,想着都说了这么多了,这位也该过去了。 可闫富贵没有,站在甬路这儿往李家屋里望了望,随后对着李学武问道:“你爸回来了吗?” “没呢” 李学武也是往屋里看了一眼,其实他不知道父亲回没回来。 但只要是这闫老扣问了,那准是没好事儿,该拒绝就拒绝,准差不了。 闫富贵没在意李学武的态度,跟老太太点了点头,随后跟李学武说道:“找你爸爸有点儿事儿,等他回来我再来吧”。 说完推着修好的自行车回了家门口,支了车梯子进了屋。 “干啥呀,神神秘秘的” 赵雅芳其实有些看不上对门的,倒不是说因为文化高低,而是对门儿那家人好讲究人。 尤其是以前对立的情绪,两家人其实没什么来往。 “嗨,由着你爸去说” 老太太一边说了赵雅芳一句,一边对着李姝拍了拍巴掌,道:“来,上太太这儿来,让你爸爸回家换衣裳去”。 李姝能听明白老太太说的话,这会儿咧着小嘴,嘴角有些哈喇子,扶着爸爸看了看到太太那边的距离。 等估计好了,这才撒开了手,晃着身子登登登跑向了老太太。 这孩子急脾气,讲究的是能爬就能走,能走就能跑,能跑就能飞。 这不嘛,瞄准好了就开始加速跑,还没跑两步呢,眼睛算计好了,脚没跟上,整个人就要飞。 好在啊,李学武看着闺女瞄着到老太太那段儿距离用劲,早就做好了准备。 在闺女摔个大前趴的时候薅着后围巾就给抓了起来。 李姝还以为自己真得摔了呢,没想到直接飞起来了。 不过随后便是被爸爸打了几屁股板子。 “摔,再摔脸都摔花了” 李学武耨了耨鼻子,吓唬了闺女一句:“长大了满脸疤瘌,上哪儿找婆家~真当你爹这样靠才华找对象很容易啊”。 李姝被爸爸抱着送进了太太的怀里,没吓着,反倒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哈哈哈” 赵雅芳和老太太听见李学武的话也跟着笑了起来。 不过赵雅芳笑到半截儿就不笑了,李学武感觉身后有杀 气,这么一转头,却是瞧见自己父亲正眯着眼睛看着自己。 “爸,您下班了” 李学武招呼了一声,赶紧往后院走了,真怕走慢了被父亲叫家里训一顿去。 李顺现在偏疼李姝厉害,容不得人说的。 邻居们倒还好,李顺有涵养,最多也就是抱着孩子躲开了。 可要是赶上李学武说,那就不是好眼色了。 李姝也是真粘爷爷,见着爷爷回来了,先扬了扬小手,随后便是一个加速跑。 李顺接住大孙女便又是一个脸色了,无论李姝怎么揪胡子拍脸都是笑呵呵的。 李学武回来那会儿中院的工人就陆陆续续地往出走了,等他进来的时候这边已经没啥人了。 傻柱倒是还在,正站在一大爷门口跟秦淮茹他们几个说着什么。 见着李学武进来还扬手招呼了一声。 “你这回来的够早的啊” 李学武笑着点了傻柱一句,随后看向秦淮茹问道:“倒班?” “倒休” 秦淮茹笑着应了一句,道:“傻柱说房子盖好了要请客呢”。 傻柱接话道:“嗨,我这儿盖房子,一大爷和秦姐家都受影响,请客应该的”。 说着话还对着李学武解释道:“今儿中午我跟厂长去了大领导家,忙活完就回来了,没往厂里去”。 李学武看了看傻柱的房场,他这屋的大梁和立柱都是现成的,盖起来倒是不慢。 “原样重建?” “哪儿能啊” 傻柱笑嘻嘻地看着李学武说道:“你都给支招儿了,我还能不听?” “呵呵,说服雨水了?” 李学武先前跟傻柱说的就是他在正房分三间,给雨水一间,把厨房和餐厅改在雨水那屋。 傻柱笑着叽咕叽咕眼睛,道:“迪丽雅去说的”。 “嘿,你还真是个爷们儿” 秦淮茹笑着抹哒了傻柱一眼,随后指着两家相邻的那处拐角问道:“那边儿你准备怎么收拾啊?” “搭个棚子,柴火啥的也好搁” 傻柱知道秦淮茹的意思,扒拉了一下秦淮茹说道:“不能亏了你去,咱们两家一起用”。 “这还差不多” 秦淮茹过来也是跟傻柱问问这边怎么建,是她婆婆要她来问的。 她倒是对家里这边管得少了,可有些事儿她婆婆却是要她出头的多。 不过她跟傻柱也不是认识一天两天了,又有李学武在这儿,有些话笑着就说开了。 一大妈站在门口看着傻柱的房场也是笑呵呵的,她们两口子说白了也是要指着傻柱多一些的。 养老这个词是一大爷和一大妈躲不过去的难题。 就像后院儿聋老太太一样,总得有个能伺候吃喝拉撒的人。 现在傻柱盖房子娶媳妇儿,这是有一定的了,他们也省心了。 迪丽雅为啥能跟雨水去说这些,这里也有一大妈的帮助和撮合。 早晚是一家人,能跟迪丽雅处好关系,无论是一大妈,或者是雨水,都是必然要走的一步。 李学武没跟他们在这多聊,倒座房就好饭了,他得赶紧洗个澡,换身儿衣服。 这个时候说热不热,说冷不冷,可上了一天的班儿还是会出汗。 再加上他穿着皮鞋,到家总喜欢换上舒服的粗布褂子,踩着布鞋。 于丽管李学武这种做法叫忆苦思甜。 “我是不是得换布鞋上班了?” 从卫生间走出来的时候正瞧见于丽在里屋帮他找衣服,随口问了一句。 于丽拿着短卦递给李学武,接了李学武的皮带和枪套拿进了里屋。 “再穿些日子吧” 于丽站在柜子边回道:“我看有人穿皮凉鞋呢”。 “呵呵,穿袜子的那种?” 这个时代,乃至是后世九十年代,流行着一种特殊的潮流,那便是袜子配凉鞋。 穿凉鞋本来就是为了凉快,为啥还要穿一双袜子,多数还是浅色的? 李学武有些理解不到这个潮流点。 “怎么?你不喜欢?” 于丽也不知道这人怎么就这么多讲究,说难伺候可难伺候,说好伺候也好伺候。 吃的李学武不挑,穿的上面说挑也挑,就是不喜欢有些大家习以为常的风格,说不挑也不挑,在家穿粗布小褂也行。 “没说凉鞋” 李学武摆了摆手,因为拉着白窗帘,直接甩了浴巾往炕边走,去换衣服。 “我就是不习惯袜子配凉鞋” 于丽看着李学武甩着兵器跟她示威不由得瞪了他一眼,将浴巾挂好,嘴里回道:“那就买带网眼儿的,也凉快”。 “无所谓了,你决定吧” 李学武一边穿衣服一边应了一句,现在他也不知道每天自己应该穿什么了,习惯了于丽给准备好一切。 无论是阴天下雨,还是天暖有风,于丽都会按照气温和今天要去的地方帮李学武准备好一切。 当然了,于丽有的时候也找不上号儿了,因为李学武每次夜不归宿都会带回来一套新衣服。 衣柜里的衣服她现在也定不准是谁给做的了,这坏人就不缺给做衣服的女人。 “三大爷找我爸干啥?” 于丽一直在家,院里有什么事李学武习惯问于丽,今天看着三大爷有点儿不对劲儿,便问了。 于丽犹豫了一下,回道:“可能是有了吧”。 “啥玩意?谁?三大妈?” 李学武倒是被这个消息给惊着了,一连三个问题,也给于丽逗笑了。 “去你的,有这么猜的嘛~” 于丽嗔了李学武一句,随后也没等李学武换好了衣服便先回了前院儿。 李学武问完了也明白咋回事了,挑了挑眉毛,跟屋里打了个电话才去吃了饭。 饭后刘茵带着几人继续做被子,李学武跟大姥闲聊天的时候说起上坟烧纸了。 因为周六就是清明节了,没有赶着日子上坟的,都是提前办。 这事儿李学武得记着,大姥要回去老家一趟不说,他也得给祖坟去烧纸去。 跟母亲说了一句,便回院儿看书去了。 —— 翌日,早饭过后。 李学武昨天下班的时候就跟厂里安排好的,指挥车接了他以后又去接的董文学。 “匆匆就这么一趟,忒折腾” 韩殊将给董文学准备的大包小包指了给李学武,沙器之和韩建昆拎着便送去了车里。 “没办法,炼钢厂那边的情况你也知道” 董文学也是有些遗憾地抱着儿子,对着韩殊愧疚地说道:“我本来打算多住几天的,但李副厂长那边……” “算了” 韩殊是一个很独立的女性,从她没有跟着董文学调动就能看得出她的个性。 这会儿当然不会当着学生的面儿说什么儿女情长,接了儿子,对着董文学说了几句注意身体的话。 董文学看了看儿子和爱人,随着李学武上了指挥车。 李学武没有从师母的脸上看出什么,他也没打算介入,更不想帮董文学做什么。 两人在路上聊了聊家里的事儿,董文学也知道李学武一直在照顾这边。 不过李学武来的少,每次都是跟着顾宁一起。 虽然有师徒名分,但毕竟年岁差的太小,董文学不在家,他也不好往这边跑。 当然了,跟顾宁一起来除外。 “有跟你丈人联系吗?” 董文学看了看李学武,笑着说道:“我上次给老领导打电话还说起你”。 “没,没机会” 李学武笑着道:“商量结婚的时候顾宁回家打了一个,我没在场”。 “唉~时间真快啊” 董文学看着窗外感慨地说道:“一眨眼就要到夏天了,我现在还记得你刚来报道的那会儿,呵呵”。 说着话又看向李学武道:“我这个媒人也算是修成正果,不枉你叫我一声老师了”。 “让您费心了” 李学武在感情上确实得了董文学很多帮助,如果没有董文学一直积极帮他撮合,跟顾宁是不可能在一起的 “什么话” 董文学笑了笑,随后很是放松地说道:“无论什么时候,男人终究是要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的,优秀的品质自然会有好的姻缘”。 “我就当您是王婆了” 李学武笑着应了一句,随后主动切入正题。 “李副厂长没有为难您吧?” “呵呵,身不由己” 董文学拍了拍李学武,两人便这么沉默了下来。 到了轧钢厂,李学武主持,董文学讲话,给保卫处股级以上负责人开了个会。 这算是自董文学临危受命去钢城后和谠章,黑色腰带黑色的裤子,加上黑皮鞋。 这身儿衣服倒是让李学武有了严肃又年轻的风格。 “我经常来” 于海棠用手遮挡着阳光,一身的花格子连衣裙,高挑的身材倒是把这裙子衬托的极好。 见跟前儿没人了,于海棠跟李学武说话也大方了起来。 虽然远处招待所或者广播站的楼上一定有人在看着这边,但于海棠不在乎。 “来这边能换换脑子,写东西更流畅” 于海棠在湖边的花池边上转了半圈身子,绕到李学武另一边,问道:“您文章写的这么好是有什么秘诀嘛?” “哪有什么秘诀” 李学武看了看于海棠,这姑娘在这儿跟自己打埋伏呢。 “多吃蔬菜多睡觉,少扯闲蛋多看报”。 “呵呵,您可真逗” 于海棠捂着嘴笑着,另一只手就要过来搭李学武的胳膊。 李学武哪里会让她沾上自己,不着痕迹地一转身,像是看风景,又像是看人。 “行了,我得回去了” 李学武低头看了一眼手表,随后对着于海棠说道:“中午我得休息一会儿,下午治安大队那边还有工作”。 “哎~李处长!” 于海棠好不容易逮着这个机会,哪里会让李学武就这么溜走。 嘴里喊了一声,脚步跟着李学武急走了两步绕在了李学武的前面。 “李处长,您是不是躲着我?” “呵呵,这是什么话” 李学武笑着看了看于海棠,不知道这姑娘要干啥,难道要来强的? “我想也是” 于海棠站在李学武的前面,微微挺了挺胸膛,刚才看着还宽松的连衣裙这会儿紧绷了起来,勾勒出的曲线十分的诱人。 “能够带领保卫处保卫全厂的大处长,怎么会怕我这样的一个小女子”。 李学武毫不避讳地看了看照向自己的两个车灯,实在是有些晃眼。 “看来你是有话要说啊” 李学武站定了笑着说道:“行,今天我豁出来休息的时间了,听听广播站的同志要跟我说点儿啥”。 于海棠倒是勇,直勾勾地盯着李学武的眼睛道:“说说个人感情的事儿”。 “哦?你也听说了?” 李学武故意惊讶地问了一句,随后略作不满,却又有些无奈地笑着说道:“这个于主任,一点儿秘密都保不住,实在不称职”。 于海棠还以为李学武说的是他要结婚的事情呢,这更让她着急了。 今天来这边堵李学武,一个是机会难得,李学武一个人的时候少。 再一个便是她在四合院打听着的,李学武结婚的日子就剩一个月了。 关于李学武对象的事儿,她也问了个大概,一个医生,虽然家庭条件好,但却有些呆板。 这是从四合院那边的门房听来的消息,准确度她不知道有多高,但至少能知道自己有优势。 “李处长,您觉得我怎么样?” 于海棠的性格很活泼,也很爽朗,虽然脸有些红,但还是主动跟李学武问道:“您觉得我适不适合……” 后面的话她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了,毕竟女的跟男人主动表白很少,更何况她对着的还是李学武。 “我没什么意见” 李学武笑着说道:“在谈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也跟于主任说了,暂时不要张扬出去,要听听谠委和主管部门的意见”。 于海棠点点头,她理解,结婚这件事是得听组织的意见,李学武说的没毛病。 李学武看于海棠点头,便继续说道:“可现在消息瞒不住了,大家的热情都很高,我自然不会拦着”。 “?” 说到这儿于海棠有些迷糊了,什么大家啊?难道跟自己一样,追求李学武的人比较多? 还有,不会拦着是什么意思? 于海棠的眼睛瞪得有些大,这……这人不会想着…… 李学武笑着对于海棠说道:“我理解的你心情”。 于海棠心想:不,你可能不大理解…… “青年男女嘛,躁动的青春” 李学武的语气很是随和地说道:“要正确地引导,那便是革命的爱情,那便是正确的个人感情嘛”。 于海棠愣目愣眼地看着李学武,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李处长,您说的是……?” “联谊活动嘛” 李学武点点头,肯定地说道:“你喜欢我们保卫处的小伙子们这我理解,害羞不好意思说,我也理解,去跟于主任报名吧,就说我准了”。 说完也不等于海棠再说,一边往出走一边点着手表道:“真得回去了,还有工作,于海棠同志再见”。 于海棠:“……” 湖边的风吹拂着杨柳枝条,也吹乱了于海棠的秀发。 湖水荡漾,点点波纹,乱的不仅仅是湖面,还有于海棠的心。 这什么跟什么呀! 她是来表白的,怎么莫名其妙的成了求着李学武去参加什么联谊活动了。 看着李学武的背影,这个聪明的姑娘明白了,这人是拒绝了自己,不过选择了委婉的方式。 有些失败地叹了一口气,于海棠回了广播站。 刚一上楼,便听见拐角处传来一声阴阳怪气:“唉,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想不到厂花也有被拒绝的时候啊~” “滚蛋~” 于海棠翻了个白眼,刚才自己下去的时候就见着袁华在自己后面看着,刚才表白的场面一定是被他在窗口这儿瞧见了。 “他有什么好,不就是级别高嘛~” 袁华有些不服气,倚在值班室的门口看着于海棠说道:“我觉得你跟他不合适”。 “你特么是月老啊?” 这会儿广播站三楼就他们两个,于 海棠也不在意语气了,转身看着袁华道:“我承认我被拒绝了,但我更喜欢他了,因为他很有男人味儿,就连拒绝我都是这么的温暖”。 袁华吊了吊眉毛,撇着嘴,微微摇头道:“得了吧,就依着他的身份,我猜他不仅自己拒绝了你,还帮其他男人拒绝了你”。 ……联谊……相亲……保卫处……报名…… 于海棠:“……” 袁华看着目瞪狗呆的于海棠,一看就是自己猜中了,便又继续撇嘴道:“他不但不吃,还把桌子掀了”。 “……” 于海棠:“滚!别逼我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