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山之巅。 老秀才和金甲神人并排坐在台阶顶部。 那位其实坐着都要比老秀才站着高的穗山正神,问道:“也不看几眼宝瓶洲南边?这不像是你的风格。” 老秀才坐在那尊穗山大神的右手边,好像这样就能躲着东宝瓶洲更远些,摇摇头,“不看不看,一个人心肠再硬,心碎又能有几回。” 金甲神人突然举目眺望远方,惊讶道:“有个稀客造访穗山,老秀才你要不要见?如果你嫌他烦,我就不开门了。” 老秀才说道:“如果是文庙董、韩、朱这三位,你就说老头子亲自发话了,不要烦咱们至圣先师跟人打架。” 那三位儒家老夫子,正是浩然天下的三位正副教主,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百代文宗,于儒家道统的文脉绵延,薪火相传,功在千秋。 儒家学问集大成者,文庙教主董老夫子。 提出天人感应,在他手上,整合繁杂文脉,除了为后世制定出三学宫七十二书院的框架,还在山下王朝设置太学、推广官学,并且为学宫书院儒生的修行,提出了一整套醇正法门。还使得后世皇帝君主,但凡遭遇天灾异象、发现治国过错,就要向天下人颁布罪己诏。历朝历代,各国帝王,颁发的每份罪己诏,初稿原本,悉数被书院君子收入囊中,最终存放在中土文庙。 董老夫子最大的一桩壮举,就是差一点就罢黜百家,只是被礼圣拒绝此事,这位文庙教主,就退而求其次,以一己之力,评点诸子百家的学问得失、根祇高下,世俗开国君主,往往会为辖境一国百家姓氏制定出族谱品,丢给斐然,微笑道:“送你了。” 斐然接过手,并无玄妙。 在蛮荒天下自号老书虫的文海周密,他最喜欢的一方私人藏书印,边款篆文极多:手积书卷三百万,天寒地冻我自娱。他年饱餐神仙字,不枉此生作蠹鱼。底款“饥不果腹老书虫”。 只是这方印章,周密从不轻易取出钤印书籍。 斐然曾经跟随周密求学多年,见过那方印章两次,印章材质并非天材地宝,抛开主人身份和刀工款文不说,真要单论印章材质的价格,恐怕连寻常书香门,正是此物。 周密打趣道:“印章材质,是我昔年离乡路上随便拾取的一块山脚石,相较于白也赠剑,此物确实要礼轻几分。” 斐然心弦紧绷,如临大敌。 斐然问道:“周先生到底有没有想过打赢这场仗?!” 周密笑问道:“还真没想到斐然会是先有此问。” 时至今日,斐然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为何仙剑太白一分为四,白也竟然愿意将其中一份机缘,送给自己这个蛮荒天下的异类妖族。斐然自认与那白也毫无瓜葛,素昧平生,哪怕加上家乡的师承,一样与那位人间最得意没有半点渊源。师尊和代师收徒的师兄切韵,都从未去过浩然天下,而白也也从未登上剑气长城的城头,事实上白也此生,甚至连倒悬山都未踏足半步。 周密为斐然解惑道:“白也以十四境修士递出那最后一剑,气象大乱,可能被他稍稍勘破天机几分,兴许是看到了某幅光阴画卷,场景是光阴长河的未来渡口处,所以知道了你在我心目中,位置极为重要。” 斐然将那方印章轻轻放在手边几案上,说道:“周先生嫡传弟子当中,剑修极多。” 周密收徒,眼光独到,也愿意精心栽培,所以一众嫡传弟子当中,首徒绶臣,采滢,同玄,桐荫,鱼藻,加上甲申帐流白,皆是剑修,并且都跻身了托月山百剑仙之列。 只有新收一个关门弟子,将木屐赐姓改名为周清高,才不是剑修。 周密笑道:“浩然儒生,自古藏书往往以外借他人为戒,有些书香门,轻声道:“是开卷有益。” 三教诸子百家,藏书三百万卷。 扶摇洲王座大妖白莹,蛮荒天下切韵恩师“陆法言”,几乎同时缩地山河,来到桐叶洲一座桃叶渡,踩在水面上。 周密一步跨出,与枯骨大妖白莹先行合道,再走向腰悬一支竹笛的青衫老者,三者合一,才是真正的“贾生”,真正的文海周密。 昔年浩然有儒生,天姿敏捷,年幼时读书,便数行并下,过目不忘,废寝忘食,日夜读书抄书,以至于形销骨立,大病一场痊愈后,开始转去修道,只为了有更长的阳寿,可以读更多的书,偏要以有涯求无涯,儒生开始在心中书山,修道登高之时,身边没有传道人,手边无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仙家秘笈,单凭心中所记的三教百家书籍,从浩然书海当中撷取精粹,将零零碎碎的只言片语,硬生生拼凑出一部修行秘籍,在练气士留人境一步登天,跻身玉璞境。此后在心中显化出无涯学海,以阴神远游之姿,分出心神始终沉浸其中,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在此后漫长的远游求学、修道生涯当中,继续大肆搜罗书籍,追问百家学问根本宗旨,不断扩大心中学海天地,以儒家学问,跻身的玉璞境,却以道家“太虚为炉,日月为烛”之秘法,跻身仙人境,返璞归真,又转去精研佛家十六观想,最终选择其中白骨观 ,得以跻身飞升境,再复以心中驳杂学问合道十四境,秘密吞并切韵恩师。 如今蛮荒天下新补了几位王座,在扶摇洲一役过后,老面孔的那拨王座,其实所剩不多了。 在蛟龙沟与穗山遥遥对峙斗法不停歇的灰衣老者,托月山大祖。 擅自将王座抬升为第二高位的剑修萧愻,根本不介意此事的文海周密,剑客刘叉。 去往南婆娑洲海域的仰止,她要针对那座屹立在一洲中部的镇海楼,至于肩挑日月的醇儒陈淳安,则交给刘叉对付。 绯妃依旧位于宝瓶洲和桐叶洲之间的战场上。 失去金甲拘束的牛刀,坐镇金甲洲。 大妖五嶽,和那持一杆长枪、以一具高位神灵尸骸作为王座的家伙,都已身在南婆娑洲战场。 以及那个负责针对玉圭宗和姜尚真的袁首,这头王座大妖,也就是采芝山那边,崔东山和纯青嘴上所说的“咱们那位正阳山搬山老祖的小弟”。 此外荷花庵主,黄鸾,曜甲,切韵,白莹,还要再加上蛮荒天下那个十四境的“陆法言”,都已经被周密“合道”。 在这其中,其实还有个金甲洲的飞升境人族,完颜老景。 要知道作为周密阳神身外身的王座白莹,在蛮荒天下数千年间,又炼化妖族修士傀儡无数。 饥不果腹老书虫?文海周密也好,浩然贾生也罢,一吃再吃,确实饥肠辘辘得可怕了。 周密一走。 赊月放下碗筷在小桌上,盘腿而坐,长呼出一口气。 斐然笑道:“你也会怕啊?” 赊月白眼道:“我又不傻。装不怕,没问题,真不怕,做不到。” 姜尚真陈平安再加上个周先生,读书人一个鸟样,都可怕。 斐然还真没办法反驳。 赊月突然问道:“仙家米,炖鳜鱼,鱼汤拌饭,滋味咋样?” 斐然无奈道:“不错。” 他方才哪有心情吃饭喝汤。 只说亲眼见到传道恩师,让他斐然作何感想?还怎么去恨周密?师父已是周密了。何况连师兄切韵都是周密了。事实上,若是将来大局已定,周密完全可以还给斐然一个师父和师兄。但是斐然都不敢确定,将来之斐然,到底会是谁。直到这一刻,斐然才有些理解那个离真的可悲之处。 赊月有些遗憾,“好歹是个读过书的,也没句文绉绉的好话。” 斐然躺在船头,好像他的人生,从未如此心气全无,颓然无力。 赊月说道:“别想太多,吃饱喝足走得远。” 斐然说道:“很羡慕你。” 斐然坐起身,覆上那张有些戴习惯了的面皮,赊月只是瞥了一眼,就大怒:“把茶水和米饭鱼汤都吐出来!” 斐然打算御风升空,要看一看那场大战。 一场极有可能是十四境……巅峰的捉对厮杀。 一瞬间,斐然和赊月几乎同时身体紧绷,不单单是因为周密去而复还,就站在了斐然身边,更在于船头另外那边,还多出了一位极为陌生的青衫文士。 然后两位读书人,各自分别将斐然和赊月收入自己袖中。 周密笑道:“在我面前不告自取,死了都会活过来。” 青衫文士说道:“书看遍,全读岔。自以为已经惟精惟一,内圣外王,所以说一个人太聪明也不好。” 周密提议道:“你舍不得半座宝瓶洲,我舍不得半座桐叶洲,不如都换个地方?” 天地转换,两人身处一座浩瀚书海当中。 不曾想下一刻,两人又重返船头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