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爹篇21】天子一怒 燮羽帝最近很是头疼。 时值盛夏,中原地区却久旱未雨,各地旱灾蝗灾纷纷上报,赈灾粮食银两必不可少,户部却上报国库见底,一直讨要的欠债也无人偿还,燮羽帝已是怒及边缘。而且就算他此刻逼迫所有『借』了国库银子的众人归还所欠银两,也远水解不了近渴,赈灾刻不容缓。 沈臻因着楚大海的事,想到了一个一举两得的主意,他前几日便秘密面圣同皇上禀明,燮羽帝大为赞赏拍案叫好,又叫来几位心腹重臣细细商议,终于在今日等到了公孙牧的咬饵。 因为沈臻是吏部侍郎,掌管着官员的任免。他利用职务之便为不该为官的亲戚安排官职,便是渎职,罪名严重者可诛九族,轻者也会被罢免官职。 「沈卿!怎么回事!?」 燮羽帝大掌一拍龙座,面色凝重,如黑云欲催。 朝上众臣均低眉敛目事不关己,心中却在暗道:这次沈臻要栽了。 而公孙牧面上一喜,似乎已经看到了沈臻被内卫拖走,丢掉官位的丧家之犬模样。 沈臻面色平和的走出众臣队列,站在公孙牧的身旁。 他行了一礼,口中说出的话却让公孙牧心中『咯噔』一下。 「禀圣上,幷非臣滥用职权,也无关那人是否为臣的亲戚。臣不过是想为皇上分忧,况且此事也早有先例!」 「噢?」燮羽帝配合地疑惑,「这替人安排官职,怎么又扯到朕身上了?沈卿想如何为朕分忧呢?」 「禀圣上,如今多地旱灾蝗灾,百姓民不聊生,饥荒遍地,最要紧的是便是赈灾一事,然而国库捉襟见肘,赈灾银两迟迟不到位,臣看在眼里,更是急在心中。」 「哼!」一提这茬燮羽帝就更怒,眼神扫视了堂下众臣一番,将众人看得胆战心惊,「银两,朕倒想问问,众位爱卿,银两呢!?户部!人呢!朕要你们有何用!?」 户部尚书和户部侍郎连忙出列,跪倒在地,连呼告罪。 公孙牧一看事情跑偏,连忙想扯回燮羽帝的注意力。 「皇上,沈大人这渎职,跟此事幷无关係啊……」 「呵呵,」沈臻笑着回应公孙牧,「公孙大人莫急啊,这不是正要说到吗……」他又随即转向户部侍郎张峰,两人对视了一眼,沈臻率先说道,「俗话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前不久,臣去翰林院查阅史籍,恰好碰到张大人。」 张峰衝沈臻行了一礼,接话道,「是的圣上,臣当时也正忧心赈灾之事,与沈大人探讨了几句,恰好说到前朝的一项举措,臣如同醍醐灌顶,找到了解决燃眉之急的办法!」 「臣已拟好奏摺,正准备上报,谁知公孙大人却先臣一步发现了此措,呵呵。」 公孙牧一脸懵逼,他完全不明白为什么沈臻渎职一事会牵扯到户部赈灾上去。 张峰缓缓道,「前朝武德元年,『东林事变』后,国库空虚,武德帝曾实施过一项仅存在了三个月的政策」 「『捐官』!」 捐官,顾名思义,以捐得官。 前朝东林党弄权,国库一度被搬空,武德帝即位后,恰逢突厥入侵,军需粮草一度告急。武德帝力扛众议,颁布新政各地商人可凭藉向军队捐献粮草军需用品,获封皇帝御笔亲封的官位。 虽然这样捐得的官职不得授予实权及官印,但还是有大批嚮往官家风采的商人捐钱买得一个虚名。 军需粮草得到了补足,大军士气大振,三个月后,突厥大败。 皇军班师回朝后,武德帝也停止了这一举措。 可以说『捐官』是在当时的紧急情形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前朝也因此多了一批没有实权的官员。但这样的『捐官』未曾影响朝政分毫,反而解了燃眉之急。 只不过在燮朝的世家贵族看来,那些因为『捐官』而获得虚名的人根本就上不得檯面,仍旧是充满铜臭的商人,所以他们从来都未曾想到,也不愿意向燮羽帝提出这样的措施,来损害自己的颜面和利益。 沈臻此刻才说出了自己的解释。 「臣以为,如今国库空虚又值灾荒,当以百姓为重,以『捐』集资,早日筹得赈灾善款,以解救万千百姓的性命!」 「楚大海主动向户部捐资纹银一百万两,以一县主簿之职可解救十万余受灾百姓的当下之急,臣认为有理可依,有情可原!」 张峰随即道,「臣附议!」 燮羽帝听完,沉默了半晌。 朝堂上落针可闻。 公孙牧此刻还抱有最后的一丝侥幸,他期盼圣上能够斥责反对这项提议。 然而事实却让他绝望。 「好!」 只听得燮羽帝抚掌大笑,「沈卿,张卿,尔等真是朕的及时雨!」 「皇上!」公孙牧心中一急,「请三思啊皇上!」 他也反应过来沈臻打的什么算盘了,想要制止,「『捐官』乃本末倒置之举,官员 是一国之栋梁,若让商人随意入仕,恐怕会寒了天下学子的心啊!」 他倒是一张利嘴,用整个天下的学子来压燮羽帝,想要燮羽帝妥协。 但他却忘了,将燮羽帝逼到这个地步的是谁。 「寒心!?」燮羽帝冷笑,抬手指着堂上垂首而立的众人,「朕才寒心!」 「朕的国库到底是怎么空的!?啊?」他将矛头指向公孙牧,「公孙牧!要不要朕给你报一报,公孙家到底『借』了多少银子!?」 「张峰!」燮羽帝喊道。 「臣在!」张峰恭谨聆听圣训。 「给公孙大人报一下数!」 「是!」张峰从怀里掏出一直携带的奏摺,「永兴十八年,公孙止大人于户部借款三万两;永兴二十年,公孙昶大人借款五万两;天宝三年,公孙慧大人借款两万两……」 「公孙氏族共借款三十五万两,至今未归还。」 公孙牧早已双腿颤颤。 张峰每念出一笔,他额头上的汗就多了一缕。虽然燮羽帝即位初期,曾经追查过这件事,但由于涉案人员众多,且都是朝堂大臣和皇亲国戚,最后都不了了之了。他不知道,燮羽帝竟然让户部将账一笔一笔的清查清楚了,在这里等着他。 「哼,」燮羽帝见杀鶏儆猴的效果达到了,冷哼一声,「天子犯法,都与庶民同罪。尔等身为朝堂重臣,不以身作则,反而成天谋算着党争贪污,置朕于何地!置我大燮万万百姓于何地!?」 「皇上息怒!」 「皇上息怒!」 「皇上息怒!」 朝堂上跪拜一片,众臣子心中忐忑不安,很久没有看到燮羽帝发如此大的脾气了。 俗话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这一次撞到霉头的,看来不是沈臻,反而是公孙牧了。 - 『捐官』自古有之,由于是架空,考据慎免。 当年清朝也有过一次类似的事,清穿爱好者们的男神四爷也干过讨债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