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崩 皇宫。 沉重的朱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 太子赵彦洛被两个宫人架着,跨进了高高的门槛,又架着上了辇车。 宫里来人催得急,他身子胖,腿又跛,仓促之下,领口的扣子都没顾得上扣。 堂堂一国太子,怎么看都有些狼狈。 赵亦时提着衣角,快步跟在辇车后。 他身形挺拔,穿一件灰蓝色云翔衣衫,即便脚下飞快,身形还是稳稳当当。 只是静默容色中,有一抹浓浓的担忧。 汉王事败后,陛下心情的确不好,却也没听说身子骨出问题,前几天太医请平安脉的时候,还好好的。 心里一急,赵亦时脚下便快起来,几乎与辇车并肩。 赵彦洛偏过头,淡淡地看他一眼,昏暗中,眼里的嫌恶遮掩不住。 走过金水桥,忽然,远处传来一声悲痛欲绝的喊声—— “陛下,驾崩了!” 车轱辘咔嚓一声,生生裂开,车身剧烈晃荡,赵彦洛吓得差点从辇车上滚下来。 四周的宫人赶紧围过去,扶的扶,搀的搀…… 赵亦时腿一屈,直挺挺的跪倒在地,对周遭的一切置若罔闻。 陛下走了? 为什么这么快? …… 朱府。 卧房。 朱远墨在睡梦里,隐隐听到有敲门声。 “大爷,谢三爷跟儿前的丁一来了。” 朱远墨猛的睁开眼睛,愣了片刻,连忙披件衣裳走出去。 见到人,他迫不及待地问,“可是晏姑娘那头出了什么事?” 丁一:“三爷让大爷赶紧去冰窖看看情况。” 朱远墨二话不说,抬腿就走,走到半路,忽然想到了什么,衝跟过来的贴身小厮道:“快去把老二、老三叫来。” “是!” 不多时,众人便已经到了冰窖门口。 三兄弟对视一眼后,朱远墨掏出钥匙,打开冰窖的门。 丁一打着灯笼走在最前面。 下到冰窖,他抬高灯笼一照,吓得惨叫一声,灯笼都甩了出去。 朱远墨往前几步,顿时心跳如擂。 门板上的朱旋久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一副骨头架子,白幽幽的,在灯下散着冷光。 “大哥?” “大哥?” 两兄弟胆颤心惊地围过来,一时也都懵了。 朱远墨在原地不动了好一会,从怀里战战兢兢掏出三枚铜钱,往地上一扔。 三个正面朝上。 大吉。 朱远墨的眼泪,一下子涌上来,哽咽道:“老二、老三,晏姑娘已经替咱们把心魔解开了。” 解开了? 朱远钊和朱远昊面面相觑,似乎还不相信会这么快。 朱远昊狐疑道:“要不要……先落个棺。” 朱远墨:“落。” 棺材早就预备下,三兄弟齐心把尸骨放进棺材里,然后盖上棺材盖。 棺材无裂无炸,无声无响。 朱远昊一拍大腿,嚎啕大哭,“朱家有救了,大哥有救了。” 丁一看了半晌那棺材,吓跑的魂魄又归了位,“三位爷,既然事情已了,我这就回去给我家爷报个讯儿。” 朱远墨一把拽住他:“三爷是如何知道冰窖有情况的?可是晏姑娘回来了?” 晏姑娘在东南西北,都不知道呢! 丁一挠挠头,正要开口说话呢,突然冰窖门口有人大喊: “大爷,大事不好了,陛下驾崩了,请你马上进宫。” 朱远墨一个踉跄,差点没摔下去。 原来,那颗从天际划落下来的星,最后是应在了陛下的身上。 朱远钊、朱远昊两兄弟见大哥怔住了,赶紧一左一右扶住,架着他往上走。 山陵崩,钦天监是最忙的一个衙门,大哥这会还在位置上坐着呢,是得赶紧进宫。 耽误了吉时,便是杀头大罪。 刚走出冰窖的门,黑暗中,又有一人匆匆向他们跑来。 走得近了,才发现是府中老总管的儿子。 朱远墨心里咯噔,忙问道:“老总管怎么了?” “回大爷,我爹他……他刚刚去了。” 朱远墨眼珠子都卡住了,怎么早不去,晚不去,偏偏在这个时候去。 “老二。” “大哥放心。” 朱远钊轻轻推了朱远墨一下,示意他不要耽搁:“这事儿,交给我。” “老总管为咱们家辛苦操持了一辈子,一定要办得体体面面,不要怕花钱。” “是!” “宫里有急事,我先去。” 朱远墨拍拍老总管儿子的肩,回房穿了件朝服,又匆匆出府。 马车就 等在府门口。 他刚要上车,只看见远处一人一马疾驰过来。 到了朱府门口,那人从马背上翻下来,见到朱远墨,也是一愣。 “真是巧了,在这儿碰到朱大人。” 那人上前行礼,态度十分恭敬道:“我是沈府老太医家的管事,我家老太医刚刚走了,我家大爷请您赶紧去一趟,帮着看看凶吉。” 说着,那人从怀里掏出几张银票,递过去。 沈老太医也走了? 这时,朱远墨反而平静下来。 古往今来有一种不成文的说法,凡人间的重要人物去世前后,如帝王将相,老天都会安排他带走一些人。 他把银票往外一推。 “告诉府上大爷,山陵崩,我急着进宫办差,没功夫帮这个忙,请他另请高明吧。” 说罢,便扶着小厮的手,上了车。 帘子一落,朱远墨衝外头,狠狠一声“呸!” …… “咚——” “咚——” “咚——” 独属于永和帝赵霁的丧钟,一声接着一声的敲响了。 永和十八年,三月初三,子时三刻。 帝赵霁崩于干清宫,享年六十三岁。 据干清宫的内侍透露,永和帝死得有一些蹊跷。 晚饭时还好好的,用得和平常一样多,批完奏章后,也按时就寝。 半夜,当班的内侍听到了一阵鬼哭狼嚎的声音。 紧接着,内殿里传来“咚”的一声,内侍忙进去一瞧,只见皇帝披头散发,直挺挺的躺在青石砖上。 内侍以为皇帝是梦魇了,从龙床上滚下来,赶紧上前搀扶。 这一扶,吓得屁滚尿流。 老皇帝的身子,早已凉透了。 入夜,一口巨大的梓宫抬入干清宫内。 帝王由老内侍净身,更衣后,抬入梓宫内。 梓宫是由云南府的金丝楠木所造,用材珍贵,工艺精湛。 太子赵彦洛、太孙赵亦时服丧守灵。 因为老皇帝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太子顺利继位。 国不可一日无君,经礼部商议,登基大典安排在十日后的三月十三。 一代帝王就此落幕。 苦熬了十八年的赵彦洛,终于坐上了那张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的龙椅。 时年,四十有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