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着这声音一愣,然后转身,就见陆训馆入口处站着个个子不高的中年人,他发丝有些斑白,穿着一身速滑队发放的标配运动服,光从外表上来看,除了为人严肃外,叫人丝毫不觉得还有什么特别所在。 “林指导!” 教练组的众人在看到门口的中年人后,很快反应了过来,纷纷跟他打起了招呼。 来人正是华国短道速滑国家队的功勋主教练,林国斌。 同时,他在新的周期中,也仍旧出任国家短道速滑队的总教练。 裴景是国家队的老人了,上一个周期中他也在国家队里和林国斌打配合,这会儿看到林国斌后,裴景先一步站了出来:“林指导,你怎么这会儿就来了?” 之前冬奥结束之后,林国斌其实一早就接到了冰协的指定,由他继续担任新周期的短道速滑队主帅,但林国斌没有第一时间立即归队主持运动员的征召工作,而是独自一人安排了去东三省以及国内几个短道速滑人才储备较多的省市,自己到基层走了一圈,亲自到基层选材,将他上赛季中留意到的选手全都亲自看了一遍。 这样急迫的选材,实际上也是源自于身上的压力。 林国斌确实是国家短道速滑队的功勋主教练了,他一手拉拔起华国的短道速滑国家队,二十年间,还带出了国内第一个女子和男子的世界冠军,只是这还不够。 作为国内冬季项目中唯一有实力在冬奥会上夺金的项目,体总方面希望国家队这里能够‘保持现有的优势项目,冲刺中等水平项目,优化劣势项目’。 这话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希望国家队在保持500米项目优势的前提下,将1000米、1500米的实力提升上来——最好能够将华国的短道速滑队打造成一个全项目都具备奥运夺牌实力的梦之队。 谁都知道,梦之队三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特别是林国斌,作为国家短道速滑队的总教练,对于目前国家队里的情况,他心里更是门儿清。 别看刚刚过去的02年冬奥会短道速滑队的奖牌占据了中国队奖牌数的九成九,可林国斌却一点儿也没能放松下来——不说别的,队里之前的这几位男女队的名将,年纪其实都不小了,身上还各有各的伤病。 打完这一届奥运会,指着他们再打两年世锦赛是没问题,可要说下一届冬奥再想让相同阵容的选手拿到这一届同样的成绩甚至更强? 那绝不可能! 而国家队里,后备力量的实力其实有些断层——之前只顾盯着那一批选手全力突破技术门槛和成绩,林国斌心里清楚,自己的梯队建设其实做得不行。 只要一想到后备力量的欠缺,以及各个单项成绩的提升困境,林国斌就愁白了头。 但华国的冬季项目整体起步晚,短道速滑确实是华国在东西项目中最能拿得出手的牌面了。 正所谓实力越大压力也越大,体总压下来的担子虽然重,这也是短道速滑队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正是因为这样的压力和困难,林国斌在任命下来后,亲自走访了他所认识的全部俱乐部,最后总算敲定了几个他看中的苗子进国家队试训,在走完几个冬季项目大省的省市队伍和俱乐部后,林国斌就马不停蹄地赶了回来。 “嗯,一些好苗子都已经挑好了,就提前回来了。”林国斌跟裴景点了点头,简单说了下提前回来的原因,然后转头看向苏凉的方向。 “这个小同学是?”林国斌一眼就看到了现场唯一眼生的苏凉,在瞥了眼教练员们手里的体测评分表后,讶然道:“是有人推荐进队的选手吗?在做体测吗,评分结果怎样?我看看?” 裴景也没想到林国斌这么快就回来了,他原想的是跟蒋一波把苏凉的体测给做了,有了体测结果之后,由他给林国斌打个电话,说明有苏凉这么个人。 结果林国斌突然这一回来,倒显得他们有些自作主张了。 林国斌接过裴景手里的评分表时,瞥见了裴景脸上不自在的神色,他笑着拍了拍裴景的肩,说了句‘没事’,然后就低头看起了苏凉的体测数据。 作为始终在第一线执教的教练,林国斌本人就是这份体测表各项数值的订立者之一,对于体测表上的各个数值代表的含义,林国斌比谁都熟悉。 在飞快地浏览完苏凉的这一整套数据之后,林国斌眼里当即冒出了见猎心喜的光:“好苗子啊!看数据中长距离的潜力很高,这是哪个训练队推荐上来的小同学吗?” “咳。”裴景干咳了下,有点不知道当众该怎么说。 所幸林国斌这会儿对苏凉的兴趣更大,他低头翻了翻体测表,指着体测表上空着的几个格子有些惊讶:“专项速度测试还没做?那没有过往训练成绩和比赛成绩做参考吗?” “咳……是的,专项的速度测试还没做。”裴景勉强应对了一句,然后眼角余光瞥见了已经结束训练的沐远笙,终于灵光一闪道:“不过苏凉昨天和远笙比了一场500米的测试赛,最终苏凉的成 绩结果是44秒872,很不错的成绩。” “44秒872?”林国斌瞥了眼裴景脸上的神色,又看了眼同样有些不自在的蒋一波,拧起了眉头:“成绩是很不错,不过一个明显偏重长距离的选手,你们让他和沐远笙比测试赛?” 看到裴景和蒋一波脸上的不自在,林国斌也已经猜到了这里面大约有些什么他不知道的内幕,于是他手一挥,让现场一个助理教练将全部苏凉的体测评分表收集整合好,然后他带着裴景和蒋一波直接去了教练办公室。 眼见自家老爹还有裴教练都被林国斌给带走了,苏凉还在犹豫需不需要跟上去解释两句,就见突然有一条毛巾递到了自己的眼前。 “干净的,擦擦汗吧。” 沐远笙温和地笑着,道:“不用担心教练他们,林指导人很好,不会为难两位教练的。” 与此同时,总教练办公室 “自己上门自荐的?没有队伍?选择性失忆症?现在是个黑户?”林国斌没想到,这个小选手背后还有这么多的故事。 蒋一波烦躁地挠了挠头:“是,我已经带他去报了案,但是警局一直没消息,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重点是,苏凉一直是黑户的话,国家队要将人征召进队都征召不了——事实上国家队的队员们队籍都是挂在各个选手原属的省队的,苏凉连个身份都没有,哪儿来的原属省队啊? 林国斌拧着眉头,沉思了许久,突然道:“你们两个,确定这个苏凉的天赋足够出色?” 蒋一波和裴景对视了一眼,然后两人都肯定地点了点头。 “昨天的测试赛,他在最后一圈,硬是晃过了远笙,差点儿控线控得远笙彻底败北。” “……不仅这样。”蒋一波补充道:“后来我才想到,他用的是国家队里的备用冰鞋,冰刀弧度也没有专门调教过,取得44秒872这个成绩的前提是,他当时都处于各种意义上的劣势之中。” 蒋一波的这个补充,让裴景和林国斌都神色又一肃。 “而他今天说,三个个人单项中,他更擅长的单项是1500米。” 最后的这句话一出,现场似乎就有什么事情有了彻底的定论。 林国斌拧着眉头,终于道:“就像你们说的,先让他在队里参训,试训之后,和所有征召队员一起参加最终的国家队选拔赛——只要他的天赋和实力成绩确实像你们说的这样好,那他的身份问题……我来解决!” 第9章 有了林国斌的承诺,蒋一波大大松了口气。 这样至少苏凉进队的身份阻碍没有了,余下的就是苏凉的实力问题。 在聊过苏凉的情况之后,林国斌又跟裴景两人了解了一下国家队内近期的部分情况,然后干脆让助手下了个通知,今天下午就立即召开第一次教练组会议,又告知助手,他已经安排了部分选手前来参与试训,今天内这些选手应该也会陆续抵达。 除了这些事情,各种新周期团队组建后堆积的还没来得及处理的事务也都被送到了林国斌的手上,蒋一波和裴景看林生斌这忙碌的程度,就先一步告别离开了。 “好了,有林指导这话,身份的问题能解决就行。” 回陆训馆的路上,裴景笑呵呵地道。 蒋一波点了点头,没回话,他在想的是另一件事:“1500米的话,咱们有哪个教练擅长这个项目的执教吗?” 这话问得,裴景也没法儿回答。 说起来答案就是没有。 短道速滑这个项目里,从生理特征上来说,500和1000更偏重无氧耐力,而1500不仅需要选手具备较高的无氧耐力,同时还需要选手具备同样高的有氧耐力天赋。 也就是说,500米和1000米的特征更为接近,1500米的训练则又有较为明显的不同。 从华国的短道速滑所取得的成绩上来看就知道,华国最早在冬奥上取得奖牌的就是500米,在过去几届冬奥会上,如果说华国国家代表队取得的10块冬奥奖牌有9块是短道速滑队的,那么9块短道速滑奖牌里,就有至少8块是500米和1000米斩获的。 光看这奖牌比例就知道了,国内的短道1500是真的短板。 不是国内不想攻克1500米的难题,而是这几个项目,500米和1000米天生自带亲缘,通常500米成绩好的1000米成绩不会差,华国的短道速滑又是从500米开始崛起的,在500米的训练方式上开了窍,连带着1000米也比较容易出成绩。 1500米就是另外一说了,不仅是训练方式上,战术执行、整体节奏、对规则的了解与解读,国内的教练都有欠缺。 苏凉说想要全能王,想练1500,这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不说别的,在教练执教能力不足、国内同项目选手欠缺的情况下,哪怕苏凉确实有1500米的天赋,可打比赛的时候怎么办呢? 像是南韩那里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