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节(1 / 1)


就连那些原本打算靠向袁绍的郡守。
也都开始变得摇摆起来。
你袁绍四世三公不假,其中大多是他们家的门生故吏也不假,可大家都是出来混的,那点关系,平时帮忙没什么问题。
而今牵扯到自家老小的小命。
那可就要慎重考虑了。
冀州的情况,陷入了一时间的相对平静。
各方保持克制之下,丘志清的日子,也相对好过了许多。
黄叙觉得,自己拜的这个师傅,貌似有些不正常,有事没事,总喜欢盯着自己看,不是监督的那种看。
而是就像他平日里,看那些作物一般的看。
喝茶时候看,和杨婵姐姐聊天的时候也看。
还有早晚课的时候也看,师父他不会是想要把自己也当成粮食种下吧?
由不得黄叙不这么想,这都已经好几个月了,刚开始,他还以为,是自家师父关心自己的病情,可师父明明说过。
自己的病,已经是好了。
剩下的事情,只需要调养个几年。
而后再花个十几年,便可以完全康复。
与正常人无异,而今这是为何?
“师父,你为何……总是这么看着我?像是……像是看那棵枣树,和看田里的麦子一样……”
忍无可忍的黄叙,终于问题出了自己,埋藏在心里的问题。
他说的那棵枣树,就是丘志清从平城那边移植过来的。
这棵自己精心调理了数年的枣树,他可有些舍不得。
“看病,看你练功!”
无视杨婵的笑意,丘志清非常认真的告诉黄叙,自己这般看着他的原因,不过怕他没听明白,丘志清又补了一句:
“外观天地,内照己身!”
虽然丘志清说的,貌似很有道理。
可黄叙就是不太喜欢,自家师父那种看庄稼的感觉。
他感觉,师父的那种眼神,看的他很不舒服。
“哦……”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黄叙无法反驳,只能默默接受。
“放心,对你的修炼,为师已有了全盘计划,以后对你的修炼,为师便不会再如此督促了,全靠你自己的自觉。”
当然不用督促了,这几个月来的督促,已经够了。
黄叙之所以有那种感觉。
是因为丘志清一直在用“问道法眼”,在观察他。
通过他练武的状态,反照己身。
丘志清又有了很多的感悟,对自己的不足,有了新的认知。
人的认识,总会随着自己的高度变化,而不断变化,例如丘志清之前,便感觉自己可以控制自己每一分力量。
就算是发梢,胳肢窝,也能修炼到。
可和杨婵交流后,他才发现。
原来这只是大家的基本功而已。
她认识的仙人,几乎没有人做不到这一点,都是对自身每一分力量,都控制入微,杨婵还当场给自己演示了一番。
进行一番简单的对比之后,丘志清发现。
他除了道行领悟比杨婵高明一点之外,其他的近乎被全面碾压。
此番教徒弟有感,又可以把自家传承完善一番。
却也不能太过完善,还要具有普世性。
他可不能把自家师父师叔,以及各位师兄弟,辛苦弄出来的,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炼的功法,搞得像什么九阴九阳一般。
还有那些什么顶尖神功,修道之法之类的。
只能特定天资的人才能修炼。
那可就与他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总之就是,入门要简单,容易上手,后期上限要高,这便是他们的要求,特别矛盾的一个要求,可他们就是做到了。
普通人都能练,上限可以练就阳神,得道飞升!
虽然这个飞升……有那么亿点点危险就是了。
可觉醒前世记忆的概率也高不是,打破胎中之谜,重新踏上修行之路。
如此几次之后,得道成仙也不是什么问题。
趁这段时间没什么大事,丘志清打算闭关一段时间,整理一下自己这些时日以来的感悟,并州大小事务。
可全部交予政事堂来处理就好了。
至于什么时候该出击,底线都已经给他们画好了。
也不用担心什么,再说,自己也不会闭关太久。
快的话,一年之内,应该可以搞定,毕竟只是整理一番,自己曾经走过的道路而已,问题并不是太大。
初平元年(第二十年),九月。
丘志清开始闭关整理这七个月以来,自己的授徒所得。
他刚闭关不久,刚刚坐稳冀州位置的刘备。
便派人过来协商,双方合作的问题。
派来的,正是新加入刘备集团的沮授,以及随行的一批冀州州牧
府属官,并州这边,则是彭脱出面。
毕竟他处理州牧府的事情比较多,经验丰富。
本来沮授还以为,自家主公说的。
和并州合作,只是那种简单的人情往来。
且他们对于并州的印象,并是贫瘠,山比人多。
这就是他们对并州的印象。
可进了上党郡,这才发现,而今的并州,比之自己所知,竟是大不一样,不仅官道经过了二次拓宽整修。
就连各地的民居,看样子都是新建的。
对比冀州遍地饥民,插标卖首者众。
并州这边明显要好的多,就像大家,并非生活在同一个大汉一般。
此番,刘备派他们这些新投靠的文臣过来,一方面是为了和并州进行交易,用一部分无产的流民,换粮食。
救助另一部分无产之人。
另一方面,也是让这些人看看并州的状况。
敲打一番,别觉得你们有多大能耐。
要是真有能耐,也不会把冀州治理成现在这个样子,让他们学习一番,并州的行政,以及治理模式。
为以后自己的施政,打下一个思想基础。
从中筛选出一些,志同道合的官员。
如此一来,刘备才能在冀州,彻底立足。
而非像韩馥一般,依靠下面郡守,下面郡守稍有异动,他便慌作一团。
对于并州的那一套,刘备还是比较喜欢的。
不受人掣肘,人才自己培养,粮食自己种植。
说到粮食,按理来说,刘备没理由向并州借粮,冀州,本就是大汉粮仓,不过年前韩馥为了支持关东诸侯联军。
把库存的粮食,几乎都拿来当作军粮。
导致作为大汉粮仓的冀州,竟然拿不出粮食赈灾。
谈判比沮授他们预想中的,要顺利的多。
人家并没有给他陈述利害,虚言恫吓的机会。
直接开始摆事实,讲道理,说明各方所需,而后就是谈论价格,都没有走正常的饮宴,欣赏歌舞的流程。
这让沮授有些不适应的同时。
又有些欣赏,这简洁明了的作风。
事情比想象中要顺利多的,沮授等一伙人,也就不急着回去。
先把消息带回去即可,他们想要参观一番,晋阳城中的藏书阁。
听说,里边珍藏着,几乎并州所有家族的藏书,应该算是当今天下,除了被烧毁的东观之外,藏书最丰富之所在。
作为一名爱书之人,既有如此参观机会。
又怎会放过,只可惜,他们这种,非并州学院之人,只能在藏书楼内看书。
不可如并州学子一般,尽情借阅。
饶是如此,也让沮授等人,对此流连忘返。
后悔自己没有早些来并州,参加并州考官。

最新小说: 三原色(调频) 暗夜糜灯 孔雀王之式鬼 孔雀王之铠甲魂 我的网络恋情 慾望程式(科技的时代) 徐娘风情(师母风情) 舞男事件簿(公关先生) 孔雀王之解仙 孔雀王之追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