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54(1 / 1)

就这四个字,便是她要同他说的话。 他抬眼,再看一回,只觉那字色愈显赤深,眼角不由略微抽搐,指骨似要攥裂。 从不知世上竟有人敢写这字呈至他眼前;亦不知这简单一字,其后能藏着如许多的深意。 喜之不尽,喜之不尽 朱字望在眼里,转瞬便成簇火,将他一双褐眸烧得通红。 他一把扬掌,将那龙凤棱口洗打下案去,御品珍瓷扑地而碎,十二条五爪傲龙身形俱裂。 水墨漫地而淌,被殿槛所阻,又向两侧流去,渗进澄金砖缝中,慢慢没了痕迹。 殿外舍人闻音而入,恰见贺喜怒不能禁之势,忙噤声,半晌才道“门下侍郎宋大人在外已候多时” 贺喜敛了心头之火,望下去,“宣。” 案上之书再不能看一眼,挑指将其重重合起,手是越来越冰,心中起了磷峋寒意,将人冻至僵透。 宋沐之入殿时,靴底踏上殿上未干之水,险些滑倒,慌乱间手中一摞册文折子跌散一地,才稳住身子便要请罪,“陛下恕臣之” 贺喜看一眼地上之物,眉微皱,打断他道“去了长春殿” 宋沐之见他言指甚利,也不多瞒,点了点头,道“是太后诏臣去的,说是要同臣议一议陛下册后之仪,回观往朝,俱无先例可循” 贺喜交掌握于膝上,望着他,神色淡漠,不发一言。 宋沐之只觉冷风凌背,额角却在冒汗,不由低下头,继续道“太后说,自建隆二年真宗册德妃为后,后世所云册命多不行册礼;仁宗册后不降制于外廷,只命学士草词付中书,其后册礼均从简而为之。此次陛下尚邰涗宗室之女为后,太后欲命太常礼官检祥六礼沿革,参考前朝通礼典故,具为成式” 贺喜闻言垂眼,面泛冷笑。 复六礼行册典 他纳后,纳的却非心中那一人,还要复何六礼,又将行何册典 宋沐之继续道“太后欲差执政官摄太尉充使,侍从官或判宗正官摄宗正卿充副使。” 贺喜不言,眼色稍黯。 宋沐之又道“以尚书省权为皇后行第。纳采、问名同日,次日纳成、纳吉、告期。” 贺喜开口,语气生冷,“告期” 宋沐之点头,“太后之意,将请期改为告期,亲迎改为命使奉迎。” 贺喜挑起一侧眉毛,面上隐隐现出戾气,却未开口。 宋沐之捧册再道“依太后之意,先遣使至西境奉迎,册礼使随其后;待归京时,文武百官于京郊诣行第班迎;又三日,于文徳殿发六制礼书,行册封大典。” 语毕,他呈册而上,不再多言。 贺喜不阅,眼眸淡淡一闪,“宋卿以为太后之议如何” 宋沐之低眉垂眼,“臣不知陛下何意。” 贺喜缓缓道“不复礼,不行典。” 宋沐之抬头,虽然心知贺喜定会排斥太后之议,却也没料到他会如此决绝,一点余地都不留。 他低头,凝神想了少许辰光,才道“陛下欲尚邰涗宗室之女,以彰两国盟好之意,何能屈了礼数;再者,太后已同学士院及二省议妥,陛下怎能驳太后的面子” 贺喜脸一黑,唇似刀,眉似剑,大掌撑于案边,眼底沉沉带了阴骘之色,低声开口道“罢奉迎使一议,朕赴西境亲迎。” 宋沐之登时怔住,心中大惊。 贺喜不待他劝,又冷声快速道“罢京中册典一事,着学士院草制,宣于开宁行宫正殿,只写册命告身,不行册礼之典。” 语气笃定决然,容不得旁人质疑,王霸之气于辞间昭然自溢。 殿上熏笼香气盈鼻,暖得让人头发晕。 宋沐之骇不能言,隔了良久才反应过来,上前急道“于行宫中行纳后之礼,古未有之,此事还需待有司细议之后再决;陛下意欲亲迎,朝中诸臣定会力谏劝之。” 贺喜轻扯一侧嘴角,推案起身,“朕意已决,或议或谏,尔等随意。” 宋沐之皱眉,喉间发梗,贺喜的性子他自是明了,事事说一不二,打定了的念头就绝不会轻易改变。 贺喜转身,待小内监去捧手炉之时,又回头道“宋卿如是方便,替朕向太后行个话是朕亲迎并罢册典,还是悬中宫永不纳后,她择一而定。” 宋沐之默然,手中册折握得歪歪扭扭。 贺喜看他半晌,忽而撩袍走下来,眸色黑黑,里面火星猝繎,“宋卿既言不可屈了礼数,朕躬身亲迎又有何不可。” 他顿了一下,眸子稍眯,看着宋沐之,又慢慢道“既是为彰两国盟好之意,她邰涗皇帝亦当御驾亲送,以显心诚,如是两国才可尽弃前嫌、再无芥蒂。” 宋沐之睁大了眼睛,张口,却说不出话来。 贺喜垂手,轻甩袖口,神色又回漠然,转身离去,抛一句话于身后“既是要细议,便将此事也一并议了。” 冷音自前方荡过来,惹得宋沐之浑身一抖,手脚俱麻。 怎番算罢,都敌不过他的一霸之气。 事若成此,天下不知又将变得如何。 贺喜接了小内监递过来的琅丝錾龙铜手炉,慢步出殿,殿外轻雪飘扬,落沾于面,冰沁入怀。 她若是喜之不尽,那便万万不要掉泪。 一语四字,沉似万石,谁令谁喜,谁让谁欢,笑又如何,泣又如何。 家国天下一盘棋,帝王之间几段情,你争我夺,他杀她伐,不过犬牙相错耳。 欢若平生,喜之不尽。 谁输谁赢,太早莫论。 卷二完,明日起入卷三,崭新一卷,崭新未来。 谢谢参商同学的长评,我很感动。 卷三 欢若平生,喜之不尽 帝业一 初雪迟至,较之往年竟晚了一月有余,可一落便是三日不休,天地间万物裹了银装,冰晶莹透。 御街宽阔的石板道侧积雪满覆,远处莲池亦是一片苍然之象,全无了先前旖秀之景,只剩白辙冰痕,更显皇城肃穆严森。 下马道过后,有黄衣通事舍人一路来迎,见了沈无尘,远远便躬身行礼,“沈大人。” 沈无尘点头,眉眼一低,“皇上人在何处” 舍人道“正在景殿,大人才至宫门,便有人通禀过了。”说着,暗下抬眼,朝沈无尘身后张望,“皇上着沈大人将人直接带过去。” 沈无尘淡淡应了一声,望见那舍人后面还跟了四位小宫女,看着甚为眼熟,都是旁日里在景欢殿值差的,也就不再多言,侧身让过,头微微一偏,道“便是她了。” 四位宫女前后趋步过来,飞快将沈无尘身后之人打量了一番,而后为首的那人轻声笑了下,上前去扶道“姑娘随我们来罢。” 乔妹站在沈无尘身后,脚下雪中踩出浅浅两只小坑,一张小脸冻得通红,身上一件葱青仿缎厚绵夹袄,一双手不顾礼数地按在长裰衣摆下,想要汲取衣棉中的暖意,可仍是禁不住地发抖,小嘴哆嗦了半天也说不出话来。 沈无尘眼角微弯,看向那宫女,“她还没习惯遂阳这气候。” 宫女微微一笑,也不说话,只是上前来,自一侧搀过乔妹的胳膊,带她往前走去,至了雪浅的砖道上才对她道“快些走,一会儿进了殿中,便不这么冷了。” 乔妹脚下不稳,咬了咬嘴唇,回眼去看沈无尘,见他跟在后面,步子不急不缓,面色淡然,这才稍放了些心,依那宫女所言,步子快了些。 脚下绒雪甚是厚实,一踩便有细小的吱吱声,抬头向前望去,满眼尽是刺白之光,依稀可见远处殿瓦一角琉璃,于碧天灿阳白雪下,灼灼闪烁。 到了景欢殿门口,那宫女才将手松开,仍是笑着道“姑娘且在此处和沈大人稍等。”说罢,便和其她几个一道入殿去了。 乔妹略显局促,胡乱点了下头,不由自主地朝沈无尘那边挪了两步,小声道“沈大人” 沈无尘站稳,轻声问她道“不必怕,入殿后只消照我先前嘱咐的那般便可。” 乔妹抿了抿唇,手绞着衣摆,迟疑了一时,还是道“沈大人,我我是想问问你,狄将军何时回来” 自被狄风命人从逐州送至遂阳将军府上,她便没有出过门。 三个月来,一日比一日漫长,诺大的一个将军府就似华笼一般,将她身心俱困,连个可以说话问事的人都没有,府中上下人人皆知要好生待她,可也只是在衣食上供她无忧,旁的事情一概不同她说。 狄风于她,两次相救相容之恩,她应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纵是先前惧其之威怕其生怒,可日子久了,心中却也隐隐盼着他能早些回来;毕竟这异国之地,他是唯一一个她认识的人,也是唯一一个她可以信托的人。 从彻底绝望到心怀希望,又从满心希望变成失望落寞,她以为他当是待她不同的,可却还是错了,她在谁人眼中,都不过是个似轻羽般没有丝毫份量的物什罢了。 她身份卑微,身子不洁,又能求什么,还想存什么奢望。 可还是感激他,若非是遇见他,她许是不知这世上还有这样的男子。 只是这样的男子,又是什么样的女子才能配得起。 她知她不配,这辈子都不配。 天空又飘起碎雪,雪沫落下来,化于她头顶,冰冰凉的滋味将她心神唤回,她抬头,望见沈无尘看她的眼神,心里不禁一揪。 他眼中黑且静,不带一丝神采,面上虽无表情,可却让人觉得莫名惶恐。 乔妹朝后退了小半步,垂下眼,“是我多事,沈大人莫要怪罪” 沈无尘没答她问的话,又似没听见她后面这句,只是撇开目光,望向前方高高殿阶,低低地叹了一口气。 狄风不愿归京,其中含了何意,他是明白的。 这天下只有一人,能让他无怨无悔于外守疆,亦只有一人,能让他情愿扎于苍林潮原也不肯回京。 不过一纸婚诏,铁骨铮铮似狄风者,心也能塌,骨也会脆;十几年马背沙场征天下,却不敢回京亲眼看这一场盛宴。 君有君命,臣有臣责,他当初既是选择走这条路,那便应当料到日后会是此结果。

最新小说: 孔雀王之铠甲魂 我的网络恋情 孔雀王之追傩 徐娘风情(师母风情) 孔雀王之解仙 孔雀王之式鬼 三原色(调频) 舞男事件簿(公关先生) 慾望程式(科技的时代) 暗夜糜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