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对视,几乎是鼻子都快蹭到鼻子的距离。 一个坐着微微抬着脑袋,一个伏着身子微微低头。 完了,完了。 祝如愿恍恍惚惚此时心里想的竟然是千万别看他的鼻子,不然可是斗鸡眼啊!!! 叶远洲看着眼前扑闪着睫毛,红红的脸上带着丝慌乱的祝如愿来了恶趣味。 嗅嗅鼻子,冲祝如愿笑笑起身。 “好闻。” 自我感觉被撩到的祝如愿捂着自己两个腮帮子逃似的爬到炕上。 这男人是不知道他魅力多大是不是。 叶远洲嘴角带着一抹偷笑,觉得媳妇儿真可爱。 “快睡吧,明天早起呢!” 炕上的祝如愿躲在被子里嗡声嘀咕道。 叶远洲这才去熄了灯上炕睡觉。 空气里一丝丝暧昧最终在小团子的哼唧声中消失了。 叶远洲重新点了灯爬起来给小家伙换了尿戒子。 第二十三章 千万别随你姥爷啊,团子 早上祝如愿和叶远洲刚吃完饭,李彩芝跟祝大海就过来了。 今天是闺女出窝的日子,也是外孙子的满月酒。 祝大海专门请假了,和李彩芝一起过来给忙活着办酒席的事情。 “爹,娘,你们都吃饭了嘛?我们才吃,锅里还有面条呢!” 祝如愿就问道,自己男人下面简直一绝。 鸡丝汤面,味道鲜美的很。 “我们在家吃了来的,你就别操心我们了。” 李彩芝冲闺女摆手,进屋看看小外孙。 月子里的孩子几乎一天一个样,这几天就被养的白胖了不少,看着喜人的很。 “哎呀,随谁都差不了,爹娘都俊,以后也是个俊小伙子!” 李彩芝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轻轻用手指挑挑外孙子的小手高兴道。 祝大海也在旁边一样很高兴。 “就是千万别随你姥爷啊,团子!” 李彩芝就故意笑道,冲炕上的小娃娃逗着说道。 “嘿,像我咋了!咱如愿就随我,你看现在长得多俊?” 祝大海赶紧说道,站在祝如愿身边让他们看是不是一模一样。 “嘿嘿,我跟我娘像!” 祝如愿也跟自己娘一伙的,没良心的扔下自己爹去坐在李彩芝身边撒娇。 “远洲你说,咱爷们一伙的!如愿随我不?” 祝大海不服气,拉着女婿问道。 “爹,我也觉得如愿随我娘。” 叶远洲淡淡笑道,在老丈人跟媳妇儿丈母娘两边自然选媳妇儿在的那头了! —————————————— 小团子一早就被祝如愿给换上了李彩芝给做得小衣服,头上还带着虎头帽子,那会儿刚吃饱了,现在含着自己的手指转悠着眼珠子到处瞅人呢。 “远洲啊,如愿!” 院子里传来声音,祝如愿从窗户往外看,是邻居刘婶子来了。 “刘婶过来了。” “呀,妹子来啦!” 叶远洲跟李彩芝从锅屋里迎出来。 李彩芝和刘婶差不多大,互相一个村的就称呼姊妹。 “这是我给如愿带的两个鸡蛋,家里也没啥好东西,拿着给如愿补身子吃!” 刘婶把搪瓷盆装着的六个鸡蛋递给叶远洲笑着说道。 这已经算是十分大气了,鸡蛋在农村那可是荤腥! 鸡蛋是能当钱用的,家家户户都养了鸡下了蛋攒着拿到粮站去换钱,很少有舍得吃的。 刘婶拿了六个鸡蛋来,这算是很重的礼了。 “刘婶,你留着给家里嫂子吃吧” “哎呀家里还有!” 叶远洲客气道,刘婶忙摆摆手。 毕竟之前家里做床,人家远洲也没收钱,来家里给帮做了一天活。 刘婶记着这个情呢。 “如愿和娃娃呢?我去瞅瞅!” 叶远洲就带着刘婶进了堂屋里间去看孩子。 祝如愿听见动静已经从炕上下来了,坐在炕沿上看孩子。 看见刘婶进来了,忙站起身来笑道。 “刘婶!” “哎呦如愿啊,娃娃呢?” 刘婶这还是隔了一个月第一次过来。 虽然两家离得近,但除了祝如愿刚出院孩子抱过去找刘婶儿媳妇儿喝奶外,刘婶也没过来看过。 因为当地风俗就是外人不能去看望坐月子的女人不然容易触霉头,冲撞了煞气之类的。 但其实就是迷信的说法罢了。 小团子被刘婶抱起来也不怕人,唆着自己的小手指头好奇的看着眼前这个不认识的老奶奶。 “这慢慢就长开了!真好看,这大眼睛浓眉毛的。” 刘婶笑道,看着怀里的小娃娃是发自真心的喜欢。 “刚生出来那几天可是丑的不行,跟粉耗子似的。” 祝如愿在一边吐槽道。 她和刘婶关系很好,从小算是经常去刘婶家里串门子的那种,因为刘婶的闺女二芽跟如愿一般大。 不过现在二芽也嫁人了,不经常回来。 “你这丫头,这都当娘了说的话还跟孩子似的!” 刘婶就冲如愿笑道。 逗了会孩子和如愿说了话,这才去锅屋帮李彩芝他们一起忙活做饭。 叶远洲就去找了刘婶儿子一起去搬了桌子和凳子来摆上。 过一会到饭点了人就都来了。 村长李建跟大队长秦铁栓还有二大队的队长三大队的队长一起来的。 走到院门口就听见四个人说话的声音了。 叶远洲出去给村长这些人迎进来的让先坐下。 第二十四章 有人闹事? “啧啧,这么多肉都放上?” 刘婶帮忙做饭,看着案板上早就切好的像小山一样高的猪肉咂舌道。 平时村里请酒席吃的大锅菜里头能有点荤腥那就已经很不错了! 没想到这叶远洲跟祝如愿这么大方,一下子就买了这么多猪肉。 “都放上,让大家伙都好好打打牙祭!” 李彩芝正在切菜,闻言抬头笑道。 这么多肉看着多,但是下头不少都是猪杂碎。 大锅菜就有点像东北菜里的大杂烩。 里面有白菜,粉条,猪肉,豆腐这些东西,放在一锅炖出来。 刘婶就把肉都倒下锅了,先炒出来再下菜。 猪肉下锅开始翻炒,没一会儿香味就飘出屋子了。 坐在堂屋外间和西屋里的人们闻着香味都不由得吸吸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