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不是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事情突然有了转机。 作者有话说: 缓冲 雨停了。 也许是老天爷也不忍心。 连绵下了大半个月的雨, 在翌日凌晨蓦然停歇了。 一切的混乱惶恐,仿佛都被按了暂停键。 这场预计, 有史以来最大的大洪水, 燃起的苗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熄灭了。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政府的转移计划,就这样暂时被拖延。 上面领导都在商量对策。 百姓们也在家中举棋不定。 看着云收雨停的天空,马芳飞神思恍惚, 呼吸困难。 仿若自言自语般问道,“我们还需要搬吗?” “搬!” 宁德荣斩钉截铁道。 “我们先去k市住个一年半载再说,等时间久了,没什么事,我们再回来。” 之前就是这么一迟疑, 搞得大家狼狈极了。想走都不方便, 他应该和老三一家一起走。 不再犹豫的宁德荣连忙让家里人出发去k市。 东西都已经收拾妥当,已经塞进汽车里,趁现在雨停了, 赶快走! 其他人没有一个唱反调的, 纷纷同意。 这次真的吓到他们了。 在这生活了几十年, 从来没有因为什么大灾需要转移群众的事发生。 现在, 因为一场连续性全国性, 甚至世界性的雨, 它就这样发生在所有人眼前。 不是特大暴雨, 是普通的中雨。 仅仅因为是前所未见的大面积下雨,便导致了这事的不可避免。 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雨停了, 所有沿江沿海地区的人纷纷松了一口气。 也有一些人因为近来的诸多消息, 心中不安, 选择继续转移阵地。 他们也和宁德荣想的一样, 准备在外面待个十天半个月, 看看后续情况。 但大多数人还是一如既往,选择那也不去。 ——雨停了,不就没事了。 这是他们的想法。 宁德荣家。 在知道他爸的意思后,宁择川说,“那我们也分两批走吧,让爸妈和王曼他们带着孩子坐高铁去k市,我们开车去。” 我们,宁择川指的是他和他弟。 宁择溪也是一个意思。 他们家一共有三辆车。 一辆他爸的电动农用三轮车,两辆代步车(分别属于两兄弟)。 去k市,他爸的车第一时间就被排除在外。 所以他们家,只有两辆车可以供他们使用。 两辆车又要载人,又要装粮食。 8个人,一人一个登山应急背包,总共两吨多的食物。 空间真的不够啊。 应急背包里,都是个人的灾时所需用品。 自从天气异常后,这种背包就很流行。 包里面物资,有所需的求生工具,药品,几日份的饮食。 应急包到手后,你们可以再凭需求,各自添加所需物品。 国家政府都在提倡一人一个灾难应急包。 以防万一。 为此下了明文规定。 要求,命令,规定,必须有这个包。 政府安排人手把应急包,从上到下分发到每个村民手里。 这是强制性的命令。 为了这,政府没少被骂。 ——因为每个包需要200块钱。 老百姓们觉得政府是在坑他们的钱,哪怕应急包的重量真的很好。 碍于各方压力,不说一人一个,至少也是一家一个。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这个应急包。 连那些五保户,贫困户孤寡病残家中都有一个应急包。 当然他们的包,是政府免费发放的。 不要钱。 政府很重视这个,为此专门设置了一个举报投诉通道。 方便所有人进行监督。 另外。 老人孩子不会用,没关系! 政府会安排人手把手教你。 因此,这场还没有来得及开始的群众转移,只要一人一个包。 就能够以最快速度转移阵地。 直到现在,他们才后知后觉的感叹起,政府的先见之明。 收回跑偏的话题。 兄弟俩的提议,得到了宁德荣的赞同,除了一点。 他准备和儿子们一起开车走高速。 三个人一起可以有个照顾。 他不放心让两个儿子一起。 其他人心有顾忌,可碍于现实,也没有开口说什么。 这样兵分两路,本来无奈打算放弃的食物,也可以尽数带走。 “爸。你没必要去,我和哥两个人就行了。你一起也没什么用。”宁择溪不同意。 坐在一边的马芳飞摇摆不定,左右看了看。 她既担心儿子,也忧心老头子。 “爸。择溪说的对,你和妈他们一起坐高铁去k市。你年纪大了,坐十来个小时的车,受不了。就是高铁也累得慌” 埋头在手机上买票的宁择川,抬起头说道。 宁德荣来回两趟高铁,坐的时间久了,一回到家忍不住的腰酸背痛,在床上躺了两天。 大儿子这么一说,马芳飞也有了偏向,跟着劝说。 “德荣,你和择川他们一起去,要是路上时间久了,突然不舒服,怎么办?自己身体难受,还怎么帮儿子,这不是拖累他们么。” 马芳飞这话一出口,宁德荣顿时一哽。 她说对地方了,他是想帮忙,不是想拖后腿。 唉,算了,人得服老。宁德荣鼻子发酸。 “行。” “你们路上注意安全。” 兄弟俩不住点头。 “好了,票都买好了,我们赶快走,先送你们去火车站。我和择溪再走”宁择川紧绷的身体稍微松懈了点。 他一直担心没有足够的票,够他们用。 结果出乎意料,票有很多。 不少人因为雨停了的关系,把已经买好的票退了 。 送他们到火车站后,他们还要回来继续装粮食上车,再上高速。 一家人匆匆赶往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