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洋路332号。” 其实廖多到访,喻晗应该客气一点,比如去请顿正餐,好好修复友情,但今天他无与伦比地想吃那家面馆。 也许是因为旧友重逢,也许是因为收到了,他心里有些难以平静。 “这车不错啊,你买的他买的?” “他买的,不过在我名下。” 廖多没避讳提贺平秋,倒是让喻晗觉得放松,人的痛苦并不会因他人的避之莫及而消失。 “还挺新的,没买多久吧?” 这辆车是贺平秋最常坐的那辆,喻晗甚至觉得车里还隐隐有他的味道。 他看了眼后视镜,恍惚中,副驾驶座后方还落着贺平秋的身影。 那是贺平秋常坐的位置。 “挺久了,四年多。” 那段时间贺平秋没工作,一直在家,喻晗也刚从囚禁状态重获自由。 因着他没逃离,贺平秋身上的刺儿软了很多,没那么戳人了,两人的日常相处较为平和。 当时喻晗正倚在贺平秋身上看电视,贺平秋突然给他看平板,问这车怎么样。 喻晗随口说了句不错。 然后贺平秋就付钱买下了这车,喻晗在合同上签字的时候才回过味儿来, 520了,贺平秋在给他买礼物呢。 蠢笨如贺平秋,连“讨好”都显得那么扭捏。 不过车虽然在他名下,但因着贺平秋太能醋了,所以喻晗很少出门,最后这车还是成了贺平秋最常坐出门的一辆。 “这车落地少说100万吧,他倒是挺舍得给你花钱的。”廖多有一说一, “导演这么赚钱?” “别的导演不知道,他就正常盈亏,没赚过不该赚的钱。” 廖多有些意外,还有点不信。 “虽然这七年日子过得稀里糊涂,但家里的财务情况我倒是很清楚,他甚至每个月做财务报表给我,多办一张存折,一张银行卡都会通知我一声。” 以至于贺平秋死后,喻晗在遗产继承这方面特别省事。 “那他还挺真诚……”喻晗要不说,廖多还真想不到贺平秋能这样。 “是挺‘真诚’。” 大概是觉得自己把人禁锢在家了,那就要给足钱这方面的安全感吧。 贺平秋敏感多疑,有时候小心思特别多,很多事都是喻晗很久之后才回过味儿的。 面馆离家七八公里远,附近还不好停车,廖多直接开进小区里找了个停车位。 “多好吃的面馆啊,让你这么惦记?” “吃过你也惦记。” 喻晗走到收银台,并没有抬头去看菜单: “两份招牌清汤羊肉面,你要不要加点什么?” “加份羊杂吧。” “行,您……”老板敲完菜名,一抬头愣住了, “好久不见啊。” 喻晗笑笑。 “今天带朋友来吃?还是老样子?” 喻晗点点头,正要付钱却被老板拦住了: “你这些年一直光顾我,也是老顾客了,今天这顿算我请的。” 老板直接把二维码收了起来,不给扫钱的机会。 喻晗无奈道: “谢了。” 他和廖多在角落坐下,面馆不大,但生意非常好,现在又是晚上饭点,客人一波接着一波。 老板给他们把面端过来后又道了声“节哀”,廖多终于反应过来: “你以前跟贺平秋一起来?” 喻晗嗯了声,托着下颚看人来人往的客流。 廖多越看越觉得眼熟: “你之前是不是也带我来过?这好像你之前租房子的地啊。” “就是这,你来没来过我也忘了。”喻晗顿了顿, “不过我跟他是在这里开始有交际的。” 廖多嗦了一大口面: “你们不应该是在剧组认识的吗?” “在剧组那会儿只是经常照面,还不算认识。” 贺平秋当时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导演,而他还是个一事无成的打工仔。 喻晗也不是喜欢阿谀奉承的性格,以至于一直到剧组工作结束,他们都没正式交流过一句。 但没想到,他竟然能在出租房附近的面馆偶遇贺平秋。 当时也是一个傍晚,夕阳洒进面馆,贺平秋坐在一个特别显眼的位置,安安静静地嗦面,看起来有些孤单。 在剧组的时候贺平秋就是这样,除了工作不跟任何人交流。 喻晗一时鬼迷心窍,主动上前搭了讪。 一方面觉得很有缘分,另一方面也想着如果真能认识一个导演,以后的戏路也好走点。 于是他坐到了贺平秋对面,还找了个完美的借口,美曰其名“面馆生意太好,没位了想蹭个座”。 贺平秋同意了,眼底落着他当时没有察觉的愉悦。 他就这样落进了贺平秋精心布置的陷阱里。 第一次面馆碰面喻晗还没好意思要联系方式,不想显得很巴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