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过了好几遍刑,指甲都……他还是一口咬死。”孟常道。 “别人呢?”贺谨缡问。 “别人多数是不知道这件事,这个罗管事根本没主动授意任何人,只是他自己搭配出来的单子都是相克。因皇后娘娘那的膳食多,所以也不易发觉。他自己说,菜单是太后娘娘那的人亲口提供的。他自己供认出来的人是太后那的一个小太监,叫宋福。” 贺谨缡将毛笔拍在桌上,去年时候宫里大清洗,竟还没将这群蛀虫赶走? 孟常也知道陛下的怒点在哪里,就忙道:“去年各处都送走不少人,可毕竟太后娘娘那……也不好太严格。” “你去,亲自去,将宋福带去内刑司,就跟母后说,朕相信母后。但是小人作祟,不能不除。” 孟常应了一声就去了。 贺谨缡坐了好一会,内心渐渐偏向相信。 不过相信也会继续查,这件事还是有些太巧合了。 太后一听就急了,也是大怒,这是叫人算计了啊! 太后一向表现的还是很平和的,这回她怒了,也直接叫人去查。 皇后这里就算得了消息,也不敢做什么,只恨太后罢了。 一连四天,气氛极度紧张。 各处又开始严查。还好云璃刚搬来玉渠宫,她这边的人还算靠谱。 宋福被送去内刑司,刑罚也是一轮一轮的过,可他不承认与罗管事接触过。 但是罗管事又能说出每一次见面的时间,一查那一天的宋福果然就出去过。 宋福也算是铁骨铮铮,口口声声有人陷害太后娘娘,被打的手都废了,依旧不肯认。 毕竟是太后的人,也不能打死,审讯一度陷入僵局。 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罗管事死了。 他用一根竹签自杀。 那竹签是前几日插在他指甲里的,尖利无比。 这几日他一直藏着,找了一个深夜,守卫松懈,将那竹签刺入自己手腕。 竹签细,他竟然狠下心,反复划开胳膊,最后被发现的时候,伤口见骨,血流满地,人已经没救了。 他这一死,死无对证。 宋福更不肯认,一时也没法定案。 毕竟全是罗管事一面之词。 而就在罗管事死后的第二天,就有巡逻的人在京城抓住一个人,年纪二十四五岁,北边的口音。口口声声,是来找爹。 又说他爹是宫里太监,净身之前有的他,后来失散了。 前些日子,有人找来,说宫里的瑾德妃娘娘替他爹找到了他。 叫他进京享福。 这人很快就被拿下,消息送进宫,这个也被送进了牢中审问。 他被打的受不住,只说什么都不要了,可却只能说出是有人找他,就是那一套说辞。 还说那人给了银子。 这种人,以往也有过,都是当疯子处置的,可今年不一样。 主要是这小子长得跟死去的罗管事八分相似。罗管事净身之前有没有孩子,很容易就查出来了。 又牵扯了瑾德妃,就不能善了。 如今这件事,就断在这里。 此人说的找他的人那是大海捞针,不可能找到了。 一件事,牵扯三方,皇后是受害人。 太后也觉得自己是受害人,如今瑾德妃更觉得自己无辜。 可是……太后是太后。 如今又出来一个瑾德妃,瑾德妃可是有大皇子的。 本来贺谨缡是半信半疑,如今倒是不信了。太后如果是做了这件事,不可能这么费劲。 但是他还是用最快的速度处置了宋福。 至于瑾德妃,就不必提起,她就是被无辜牵扯进来的。 罗管事的儿子处死。 至于太后,皇帝还是亲自去看:“母后不要怪儿子处置了宋福,不管冤枉不冤枉,也留不得。至于这件事,宫中太妃处还要好好查问。” 太后就明白了,皇帝到底是信了自己。也松口气。 她不想与皇帝生分了。 她甚至落了泪:“哀家……有你这句话,就知足了。” “叫母后伤心了,是儿子不好。”皇帝亲自给太后擦泪。 怎么都是有感情的,皇帝一点都不想怀疑她。 太后笑了笑:“是哀家失态了。都什么年纪了。” 皇帝忙说是儿子不孝。 太后摆摆手:“太妃们那,余下一两个死忠的人倒也不稀奇,只是害皇后做什么呢?” 她其实太后此时开始怀疑皇后本人了。 一边牵扯瑾德妃,那是大皇子,一边牵扯五皇子。 皇子里,就这两个最有威胁,皇后莫不是想一箭双雕? 皇帝何尝不这么想? 毕竟皇后对瑾德妃母子出手也是有过的。 四皇子体弱,却是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