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我家夫君很贤惠16 从一开始,苏珩就展现出分外的包容。 这与他在昏迷时尚且保留几分意识有关,对她,总是例外的。 也与他的经历有关,他来杏花村,正是为了停下步伐修身养性,图个清净,顺势伪装成了半个书生身份,好被村民接纳。 比起从前的经历,村里人的许多行为都无伤大雅,哪怕有些不看好、觉得他没甚出息的言语,他皆从容处之,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与其说是包容,不如说是,皓月对萤火之芒的淡然。 只是意外多了个娘子。 睁开眼,望见她窝在自己怀里试图汲取温暖,像只软乎乎的猫儿,孱弱漂亮,心思百转间,他似乎只有一个念头。 多个娘子也未尝不可。 既然认定她为自己的娘子,他理所当然地应该照顾她,维护她,为她撑腰。 他本就大了她十岁,对她自然有更多耐心。 她还有一个自以为是的父亲,一个因时代所限软弱无能的母亲,硬生生造就了一场惹人笑话的婚事,让她在村里沦为了笑柄。 即便有李婶子这般人怜惜她,也有长舌妇人在背后窃窃私语,说她亲爹为了偿恩卖女儿,说她那场仓促简单的可笑婚事。 “从前养得和镇上千金一样又如何,读书习字又不能当饭吃,最后还不是嫁给了苏郎君。” “我堂姐的婚事都没这么草率,起码不会连个拜堂的人也没有。” “要我说女儿家的还得多练练女工,可不能连厨房都没进几次,到时候,只怕连一顿像样的饭都做不出来。” 而这不过是寻常闲话,还有比这更难听的。 他可以不在意旁人对他的轻视,却无法忽视她受到的委屈。 在遇见她后,他才陡然生出怒火。 原来村里的妇人这般愚昧可笑,轻易将杀人之术掌握得炉火纯青,且不需要偿还任何代价。 ——流言蜚语如何不算杀人之术。 苏珩原想着慢慢靠着打猎采药赚钱,娘子住在杏花村,即使想要改善家境,也不能一蹴而就,一切都需要合适的理由,免得惹人猜忌,麻烦上门。 只是没想到,反倒是娘子带着他躺赢了。 他向来运气一般,不提那只百年人参,便是那只鹿,也完全是出乎意料的惊喜。 那陷阱不算多巧妙,只能捕捉野兔这类小型猎物,却偏偏走运地捉了只鹿。 娘子心中有想法,能想出新奇的主意,赚钱之事似乎轮不到他。 在家中他能做的,只有做饭这等杂务,顺带配合娘子研究“火锅底料”。 苏珩如常用手掌裹住她的手,为她捂热,他嗓音柔和,“日后娘子在外赚钱,我便为娘子裁衣做饭。” 这是默认自己主内,由她主外的意思。 纵着她,由着她,其余的留给他兜底。 云枝不知道他心中划过这么多念头,打了个哈欠,蹭了蹭他,“嗯嗯,睡觉吧。” 虽然她在现代也不是熬夜选手,但古代就寝时间还是太早了,好在她生物钟到点困,省得深夜无聊,分外难熬。 见她睡着,苏珩凝视她半晌,才慢慢入眠。 他向来浅眠。 在杏花村待了几日,正欲前往镇上给食肆添底料时,云大哥又跑来串门了。 他这次来是有两件事。 一是给他们带云母做的衣裳,三套衣裳这几日赶制出来了,针脚细密,做工精巧,同成衣铺卖的上品不相上下。 顺便唠了会儿嗑。 云大哥神色不算多好看,“总算做了件人事,没有出钱给大伯家,不然这算什么?” 亲女儿的婚事草草了事,却对别人家的女儿事事上心。 他自嘲笑了一声,“有这样的爹当真是……不提也罢。” 显然,家中深受其害的还有云大哥。 偏偏时下奉行孔孟之道,尊崇百行孝为先。 无论是云家大哥还是云母,都为时代所束缚。 对这位年龄比他小几岁的舅兄,苏珩还算认可,毕竟是真心爱护自家娘子的。 他倒了杯热茶放在桌前,温声问,“舅兄此次来还有何事?” 云大哥本就怅惘,欲借茶消愁,作势要一口饮尽,然后……被烫得出了个水泡。 又碍于小妹妹夫在,不能哇哇大叫,一副痛苦面具的模样,“……嘶。” 云一言难尽,憨憨。 不过这么一闹,什么情绪都没了,云大哥蔫蔫回,“我准备去跑商,明日就走,少则半月,多则两月不会回来。你可要照顾好小妹啊。” 苏珩拱了拱手,“这个自然,岳母那边我也会隔三差五带娘子回去看看。祝舅兄路上顺风。” 云枝则问道,“大哥,你准备去哪里跑商?” 这话她可以问,苏珩却暂时不能开口,毕竟关系还不够亲密。 云大哥不太确定,“应当是川渝那边吧。” “那大哥如果瞧见了,帮我带些特产回来。” 云枝说了类似花椒这些调料品,又塞给他三十两银子,想了想道,“在外可别被骗了。” 云大哥反驳,“我都加冠了怎么会被人骗?” 云枝哦了一声,慢吞吞道,“您几年前不还被李二牛骗了五十文钱么。” “……” 云大哥猝不及防被翻出老黄历,哑口无言。 对几年前的他来说,五十文可是很大一笔钱了,为此他事后同李二牛打了一架,钱也没要回来。 最后闹到长辈那,云父也只让他算了,无论什么缘由。 许多时候,孩子只想要父母的态度,想要受委屈时被爱护。 但偏偏有的父母只有责骂,在双方家长对峙时轻易地认定是孩子胡闹,算了。 做云家的儿女,当真是窝囊。 “现在倒是奚落起大哥来了是吧。” 但心情倒是好了些。 云大哥离去时轻松许多,他默默想着,至少妹妹如今过得不错。 苏郎君的确是极好的。 这也算他爹阴差阳错促成了一桩好姻缘吧,如果……新婚那天能更体面些就好了。 第二日,云枝同苏珩乘牛车去了镇上,把提前熬制好的底料带给吴厨子。 食肆里,吴厨子私下对他们道,“这几日同福酒楼的掌柜找上来问我要不要去他们那,我拒绝了。” 他十分耿直地将对方挖人念头摆在明面上。 云枝表示知道了,“等这月过后给你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