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http://www.060209.com/ 《没有故事的故事》 没有事故事的故事 ,最快更新没有故事的故事 ! 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在骄阳似火的十月里,穿梭着,上上落落,终点起点,永远没有固定的去向。流浪不是人的天性,却是许多人的无奈之举。我目送着朋友上车,去远方求学。今天是她的离去,明天也许就是我,虽然我们的路途是不一样的,但漂泊是我们年轻人的必然选择,尽管未必都是心甘情愿的。 我把目光收了回来,转身走向回家的路。却没曾想到,我就看到他了。他背靠着一棵树,在阳光下微笑着注视着我。应该是他了,跟想象中的一模一样。我心里想着,上前去跟他打招呼。一切都那么自然,就好像是多年的朋友一般。 他说,“我带你去玩吧,你想去哪里?”“去玩?可是你今天不是还要去深圳吗?”我问道。“我们还有三个小时。”他说完,不不由分说拉着我走到他的摩托车旁,坐上,然后就出发了。他开着车很快,我知道他赶时间,所以我没有出声让他开慢点。风呼呼地从我耳边刮过,我脑海里不由得想起了以前。 在这之前我们是一直没见过面的,也没通过电话。我们的认识缘于一条发错的信息,阴差阳错的,使我们成为了朋友,每天都发信息聊天,谈心。那段时间,恰逢他失恋了,我就只得勉强装模作样地当起了心理辅导员,讲一些连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的话,那些话,大多数都是从收音机里的情感节目学来的,现学现卖,效果如何只有他清楚了。我常常觉得,这样的相识真像小说里的情节,可它就是真真实实地发生在我身上。难免有点啼笑皆非。 临近中秋,他回家了。 中秋节的前一晚,他不停地给我发信息,告诉我他家人逼他相亲,但是他还没能从失恋中完全脱离出来,所以他觉得很为难,既不想伤害父母的心,又不想伤害那位尚未谋面的女子。关于他的苦恼,我是无能为力的,我没有权力去左右他的事情,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尽量做到保持沉默。那夜,他坐在屋顶上,看了一夜的月光,在这人人都想要团圆的日子里,他没跟家人说一声就悄悄地收拾东西,坐上了去深圳的车。可以想象得到,他的父母是多伤心,我也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那样做,不过,我和他一样的性格,是个做事很冲动的人。 中秋节过后,他就没有再给我发过信息了,我给他发过几次,都没有回音。我以为,也许我们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吧,萍水相逢,聚散两匆匆。直到有一天,他的手机号码发来一个信息,上面显示着:如果他三天内不打这个手机,那么你们将永远失去联系了。我有点摸不着头脑。过了一会又发来一个信息说:我是大排档里的服务员,几月几号捡到一部手机,手机的主人打电话来说手机他不要了,他只想要回你的电话号码。我想,你一定是他很重要的人,你猜他会出多少钱买你的电话号码呢?我看了信息,十分生气,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于是我说,你错了,我不是他很重要的人,你不要太天真了,他是不会给你打电话的。 我想,可能我们真的是就这样了吧,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 国庆节,我回到家中,收到他发来的信息,得知他真的用钱买回了手机,而且现在他也在家中,约我有机会出来玩。我没想到他真肯为了我的电话号码付出代价,多多少少我都有些过意不去。我于是说了我第二天可能会去车站。那天我要送朋友去坐车,而他也刚好要到车站坐车去深圳,于是就出现在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我们在仙湖边停了下来,我一看到那美丽如画的仙湖,就飞奔到湖边,暂时把他抛到脑后了。我痴痴地看着那金色的阳光洒落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绿树环绕,山上微微的雾气使得景色有些朦胧,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啊。我回过头看到他正微笑着看我,我有些不好意思了,我想,我刚才的样子一定很傻很傻。 他开始像一个导游一样,给我介绍这里的景色,以及那有关于这里的故事。我在他身后,跑来跑去的,没留心他在讲什么,更多的时候,都是问他,时间不多了吧,别耽误了车程啊。他听到总是说:“不怕,还有的是时间。” 我们走到一个斜坡前,下面是一个小水库,水库旁边是一座高大的古老的雕楼。斜坡前有一条小路,十分的陡,沿着它就可以走到水库边的雕楼上。他走在我前面,我紧跟其后。他回过头来,说,“我牵着你吧,这里很危险的。”我轻笑了一下,拒绝他说:“不用了,我不怕的。” 我假装没有看见他眼里一闪而过的失望。我一直是个很敏感的女孩子,我不想造成一些让人朦胧的假想。 我们坐在水库旁边不停地说着,说童年,说梦想,说青春,说喜怒哀乐,唯独没有提及爱情。 当我们回去的时候,阳光已经躲在云层的后面,不再看这世界一眼了,仿佛一切悲欢离合都与它无关。我坐在车上,看着灰蒙蒙的天空,以及那些在长草丛中飞舞的蜻蜓。天,快要下雨了吧,转变得可真快啊,前一分钟是晴天,下一秒就可能是大雨滂沱了。我想。 这场雨终于在他走后就下了起来,下得很匆忙,消失得也很匆忙,就好像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什么一样,把一切痕迹冲洗得无影无踪。 然而,从那以后他就很少跟我联系了,我猜测着,难道是我那天拒绝了他他就不高兴了?难道这世界上真的没有纯粹的友情吗?也许我猜对了,因为没多久他就告诉我,他知道我不会喜欢他,所以不想跟我联系得太多,他怕会爱上我,然后破坏掉我们之间的友情。在那一刻,我清楚地明白,我跟他再也不能有纯粹的友情了。所有的故事都一样,逃不开世俗的编排,一个又一个,在每个人身上,轮回上演,结局也也许不一样,但过程,始终还是一样的。 就这样,我们渐渐少了联系,从陌路人到熟路人,再成为陌路人,这期间无太多曲折离奇的故事,只不过是从起点回到原点罢了。时间转眼就跨过了一年,他又发信息问我,能否在老地方再见?我没有回复他,因为我知道,我们再也不会相见了,其实一开始我们就不应该见面。我已经不是从前的我,他也不是从前的他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明白有些事有些人,只能停留在最初的美好时光,否则就一切都将不一样了,或许会很美,更多的是丑陋不堪的残酷现实。 (全文完) 马技乞丐(本章免费) ,最快更新没有故事的故事 ! 《防、采、集、章、节,与.小.说.内.容.无关,请勿.阅读!!正确.的内.容在6、9、书、吧》 兵器坊这一条街并不是很长,毕竟地处东海之畔,似乎离战争很远,至少这里并不是战争的集中地,所以富贵人家宁愿多花钱买些品鉴贵重之物,增加风雅,而普通百姓更愿意多买几张,为他们的生活增加一些保障,真正购买兵器的并不多,所以开着兵器坊的铺子也并不是很多。 燕国不像魏国,魏国人从小就接受军事化的训练,被灌输着魏人是优等民族的思想,那里的人们对于兵器和骏马的狂热爱好,是其他国家远远不能比拟的。 这条街的街头,有一块空地,平时都是闲汉们坐着吹牛聊天的地儿,几株参天的大树下,总会坐着一群人,也有一些小商贩雇不起门面,就蹲在这个地方摆个摊儿卖些东西,通常情况下,衙差们也并不会去管,从这些小摊贩的身上,他们明白挤不出什么油水。 韩青带着韩漠来到这里时,只见一棵大树下已经挤满了人,三四人围成一个大圈子,里面传来骏马的嘶叫声,那骏马声音极响,中气十足,韩漠只听马的声音,就知道那是一匹好马。 围观的人群时不时地叫起好来,这些叫好声,显然也是情不自禁地发出来,这让韩漠很疑'惑',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好节目在等着自己。 韩青凭借着十几年锻炼出来的好身体,很轻松地为韩漠挤开了一条道,等韩漠钻进去,这才发现,在人群之中,却是有一人正在表演马技。 那骏马鬃'毛'茂密,全身都是油亮的乌黑顺'毛',健壮高大,而在它身上轻盈地窜上窜下的,却是一个身材瘦弱的小个子,不过二十三四岁年纪,皮肤黝黑粗糙,像是穷苦人家出身,至少他身上穿着的衣裳在东海城只有乞丐会去穿,邋遢不堪,残破的不成样子。 不过这邋遢的乞丐马术倒真是让人惊叹不已,骏马前奔后退,在乞丐的控制下,表演着各种超难度的动作,有些动作几乎是难以想象出来的,他甚至可以两腿挂在骏马脖子上,与骏马来个大眼瞪小眼,引得四周的人们一片哄笑,但却又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韩漠内心佩服的人并不多,能让他钦佩的,必定在某一方面确实有着独特的造诣和能力,而这个表演马技的小个子乞丐,还真让韩漠生出几分钦佩之心,也跟着人们一起鼓起掌来。 就在人们看得眼花缭'乱',惊喜连连之时,那小个子忽地勒住马,以一个漂亮的翻身落在地上,尔后对着四周众人拱了拱手。 韩漠这时候才看清这个乞丐的脸庞,一张棱角分明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就像一块岩石,即使是那一对深黑的眸子里,也没有半丝情绪,给人一种几位冰冷的感觉。 他本以为这乞丐拱手之后,必定来上一段讨要赏钱的说辞,但是和他想的不同,这个乞丐似乎很拙于言辞,拱手之后,回身从地下拿起一顶斗笠托在手中,尔后走到人群边,很木讷却又带着一丝期盼地看着面前的客人,那是希望能够得到几文赏钱。 这年头,开热闹的事儿人人都愿意往前凑,可是掏钱的事儿,那都是避之不及,乞丐刚刚拿起斗笠,便有不少人散开,等到乞丐伸出斗笠讨要赏钱的时候,所有人刚才那种兴奋的情绪立刻消沉下来,毕竟东海城的百姓远远谈不上富裕,自家都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哪里还愿意搂钱赏人。 乞丐转了一圈,也不过得到十几文铜钱。 “驯马的,你这匹马多少银子卖?”一个看起来还有些阔气的公子道:“你开个价,我出银子买下来。” 乞丐依旧是面无表情地摇摇头,只是托着斗笠,在所剩不多的人群转了一圈,终于来到韩漠面前,探出斗笠。 他的脸'色'黝黑中带着枯黄,身体很单薄,看起来似乎营养不良,额头微微凸起,长相很平凡,是那种丢在人堆里也不会吸引任何人注意的那一种。 韩漠笑眯眯地问道:“你是一个堂堂男子,有的是本事,这样在街头卖艺讨要赏钱,不觉的有失颜面?” 乞丐抬起头,瞥了韩漠一眼,声音如冰一样冷淡:“我自己做事卖力气,得到的银钱不丢人!” “好!”韩漠嘻嘻笑道:“有意思,有意思。”他正要'摸'银子,忽地想到自己的银钱方才全都给了韩掌柜,于是向韩青道:“你带了多少银子,都给他!” 韩青一愣,但很快就'摸'出一两碎银,道:“少爷,就这么多。”放进了乞丐的斗笠中。 乞丐没有再说话,只是看了韩漠手中的阴阳棍一样,眉角微微跳动,转身走开。 “少爷,为何给他这么多银子?”韩青低声问道。 韩漠托着下巴道:“他是一个有骨气的人,混到这个样子,恐怕是落难了,一两银子或许能帮他一帮。”心中却在盘算着,要不要将这乞丐领回府中,毕竟拥有这种神乎其技的驯马高手并不多见,带回去教习自己习练马术,倒也是一个极好的主意。 他正想上去请乞丐到酒楼坐一坐,却听身后有人叫道:“黄班头来了!” 围观的人迅即闪开,本来被挤得密不透风的人群,此时早只剩下稀稀落落几个人。 韩漠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这黄班头是东海府衙的护卫班头,算得上是东海郡守萧幕瓒的亲信,他本身更是萧幕瓒当初上任时从燕京带过来的。 韩漠扯了扯韩青的衣裳,二人走到了大树后面,往远处望去,只见黄班头一身皂衣,领着三四名手拎杀威棒的衙差正悠悠然向这边行来。 人群中有好心的对着乞丐轻声叫道:“驯马的,快些骑马走吧,待会儿想走都走不了了。” 乞丐正在收拾东西,听到叫声,竟是回过头来,对着那提醒的人微微一笑,他本来冰冷的脸庞,却因为这一笑而温柔的多。 乞丐收拾好东西,黄班头已经领人到了,几名衙差立刻将乞丐围起来,嘿嘿地笑着。 黄班头腰间挎着一把刀,走三步晃两步,眼睛一直盯着那匹骏马,满是贪婪之'色'。 他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一眼就看出这匹骏马是地地道道的魏马,而且是魏国骏马中的上品,脚力和速度那是顶呱呱的,拉到马市上,就算贱卖,也能值两三百两银子,那可是大大的宝贝。 “打哪儿来啊?”黄班头瞥了乞丐一眼,淡淡问道。 乞丐依旧如同一块岩石,脸上没有半丝表情,淡淡地道:“魏国!” “就知道你是魏国人!”黄班头嘿嘿冷笑:“你脚上的破靴子,也只有魏人才穿的习惯。” 乞丐脚上穿的靴子已经很是残破,但却和燕国的靴子大不相同,除了又高又深,最显眼的就是靴后有一个弧形弯卷,就像月亮一样,看起来还颇有些美观。 黄班头又打量了乞丐两眼,才继续问道:“来东海郡做什么?” “讨生活!” “讨生活?”黄班头冷笑道:“魏国活不下去了?” 乞丐抬起头,眉角微微一紧,淡淡地道:“大人,我犯了什么燕国的律法吗?” 黄班头握着刀柄,冷声道:“你一个魏国人,穿得破破烂烂,却有这样一匹上等好马,在我东海郡意欲何为?嘿嘿,该不会是魏国的探子吧?我听说魏国有一个衙门,叫什么‘黑旗’。那黑旗部众遍及各国,打探他国情报,暗中破坏他国秩序,我看你就是黑旗部众。” “我不是!” “不是?”黄班头便要上前去拉骏马:“这可由不得你说了算,走吧,和咱们去衙门一趟,是不是,你和郡守大人说去。” 他还没有碰上马缰,那骏马忽然打了一个响鼻,一声长嘶,两只前蹄抬起,便要向黄班头踩踏下来。 黄班头吃了一惊,好在他还有几分本事,就地一滚,躲过骏马这致命的一踩,虽是如此,但是一场大雨刚过,地上早已泥泞不堪,这就地一滚,整个衣裳顿时泥污一片,好不狼狈。 “妈的!”黄班头恼羞成怒:“弟兄们,给我打这个魏国的'奸'细!” 几名衙差应了一声,毫不犹豫地冲向乞丐,抡起杀威棒,对着乞丐劈头盖脸地打了下去,那乞丐却似一块岩石,也不还手,任由杀威棒雨点般打在自己身上,只几棒子打下去,乞丐的额头便被打破,鲜血顿时流了下来。 “少爷!”韩青一攥拳头,便要冲过去,却被韩漠拉着,轻声道:“等一下,我倒要看看,这个小子有多大的忍'性'!” 大结局 ,最快更新没有故事的故事 ! 《本章与小说内容无关,请勿阅读!!!,正确的内容在6-9-书-吧》 孔颖达是真的没想到,真的没想到苏宁居然是这样的人,在外面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对于任何人都是很有礼貌的,而且提出的政策都是为了改善大唐百姓的生活,为国为民,不为私利,就算是为家族置办的产业也是面向豪门大户的奢侈品产业,不与百姓争利,更不从百姓兜儿里面掏钱,被长安百姓相当的尊崇。 但是,万万没想到,真是万万没想到,私下里,在苏府之中,苏定居然如此残暴不仁,对待府中下人如此残暴,怪不得,怪不得一入他府门就能感受到那种紧张的氛围,那些下人如此的慌张紧张,应该是长时间的虐待所致,真是没想到,真是万万想不到啊!在外面可以欺瞒世人,一到家中就放纵了,居然,居然还当着自己的面! 这,这,这简直不能原谅!简直不能原谅! 嗯? 孔颖达好像看见了什么似得,顿时楞了一下,转过头看了一下苏宁凶神恶煞的脸庞,有些奇怪,刚想询问,苏宁却又摆出一副笑脸道:“孔师,麻烦都清除完了,现在,咱们可以去看一看《资治通鉴》了,有什么话,都在屋里说,可好?” 孔颖达皱皱眉头,还是往前走了,但是心中疑惑却是不小,到底还是没有询问,打算之后再问一问,进入书房之后,孔颖达“哼”了一声,说道:“你应该记得老夫当初惩罚芮涵的时候,你出来顶嘴。老夫说过什么,学识不好,无伤大雅,努力学习就是了,学海无涯,一辈子也学不完。 但是,道德败坏,则是无可救药!礼义廉耻乃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道德败坏之人若仅仅是一人,倒也不损整个国家。但是一人的道德败坏会影响到一整个国家。伴随着谣言四传,更会影响到天下每一个角落!国将不国也! 当初你愿意为芮涵顶罪,老夫看得出来,便是从那时开始。芮涵心系与你。想必她和老夫一样。看中的不是你的才华,而是你的本性良善,这才是最重要的。老夫从来没有刻意要求你的才华多么优秀,唯独希望你的道德不至于败坏,朝堂争锋不至于将你的道德摧毁,但是,如今看来,老夫却是担忧不已! 下人不过犯了一点点错误,你就那样对待他们,老夫还记得你所著之三国当中有这样一段,刘备对张飞敬佩君子而恶待小人很是担忧,担心他会总有一天会为之所害,结果张飞果然被小人所害,死于非命,而你之所作所为,与张飞有和区别?! 与张飞一般行事,你便不担心有张飞之下场吗?老夫可还看到了陛下大肆称赞你之所言,前车之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复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你告诫陛下要注意前车之鉴,但是你自己呢?这就是你自己的做法吗?!” 苏宁静静的听着,一副恭敬的样子,不仅没有怒气,反而笑了出来,说道:“原来孔师还记得这样一说啊,倒也看到了学生提醒陛下的话,那么,为何还要对学生与太子分别对待呢?” 孔颖达一愣,问道:“你这是何意?此事与老夫有何关系?太子殿下乃是一国储君,与你相比而言,教育方式自然要有所不同,这是根本区分,若是以同样的方式教育,到底你是太子,还是太子是太子?” 苏宁笑道:“但是有一点,学生和太子是一样的,我等,都是少年男儿,年龄相仿,感情相近,孔师对待学生之过分举动尚能循循善诱,忍耐引导,为何对待太子一些小小的过失便以严厉措辞训斥,乃至于上书责怪? 太子的乳母不是对孔先生说过吗?太子长大了,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了,需要一点自己的空间和尊重,孔先生不应该再以对待一个孩子的方式去对待太子,多少给太子留些颜面,可是孔师是如何回答的?九死不悔?” 孔颖达的眉头越皱越紧,厉声问道:“你今日喊老夫前来到底是为了什么?” 苏宁也严肃的回答道:“学生即将离开长安城往三原县封地小住一段时日,闭门读书,静心休养,没有大事是不会回长安的,但是在走之前,学生知道了孔师与太子之间的一些矛盾纠葛,感到事情非比寻常,若是等闲视之,下一次学生回长安大概就不是好事了,所以学生临走之前,一定要办妥一件事!” 孔颖达问道:“是太子告诉你的?所以你才来与老夫这样说?太子年幼,不懂事情,对老夫的忠言难以分辨,老夫心急如焚,当然要严厉斥责,决不可让太子走上弯路,太子是储君,事关国家传承,怎可小视?太子居然还找你来做说客!简直是荒唐!荒唐!待老夫回去狠狠地教训他!” 孔颖达怒火勃发,转身就要走,苏宁也是勃然大怒,正是你们这群人,彻底把李承乾逼上了绝路逼上了不归路!李承乾的悲剧就是皇家教育和皇帝治家的悲剧!这是悲剧!是悲剧! “站住!”苏宁大喝一声,怒火中烧之下,完全顾忌不了孔颖达的身份,一声大吼把孔颖达给震住了,转过头,满脸的不可置信:“你对老夫说站住?” 苏宁怒气冲冲走到孔颖达面前,大声说道:“你这老头子!要我如何说你才好!太子是太子,太子是一国储君!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个人!不是神!他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也有正常人该有的一切感情,也会犯错误,也会做错事!陛下不也承认皇帝不可能不犯错误,所以才要大臣多多上奏,监管皇帝言行,陛下尚且如此,更别提太子! 你们总是将自己的想法强行加诸于太子的身上,你们可曾问过太子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太子想吃些美食,有错吗?是人就要吃饭,不吃饭就会死,吃些美食又如何?这就算铺张浪费了?那么那些豪门大户一掷千金也未见孔师说过些什么,孔师可曾见过太子平素里都是吃些什么喝些什么? 口腹之欲是再正常不过的人欲,孔老夫子说过礼义廉耻,可曾说过要灭人欲?人欲不在于打压,而在于引导,孔师面对学生尚能循循善诱,告诉学生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语气温和。学生很受教,非常受教,完全可以接受! 但是面对太子,同样的错误。同样的作法。孔师却是严厉斥责。不谈如何改变,只是单纯的斥责,甚至和其余几位大儒比着上书。措辞一个比一个严厉凶狠,动不动就拿隋炀帝亡国相提并论! 隋炀帝是亡国了,前车之鉴后世之师,可是用得着日日说夜夜说,甚至于拿太子和隋炀帝相提并论?太子也是人,也有人的感情,从小太子就温顺谦恭,但并不代表太子就是一个木头人,没有感情! 这不是教育太子,不是引导太子向善,这是在把太子往绝路上逼!逼急了太子会事事都和你们反着来!你们怎么说,他偏不怎么做!最终必然酿成悲剧!孔师九死无悔,但是大唐却因为孔师的九死不悔而失去一位原本的好皇帝!原本的英明君主!这不是教育太子,这是要毁了太子!” 苏宁怒目圆瞪,对着孔颖达一阵怒吼,声音之大能让小半个苏家都听得清清楚楚,孔颖达面色上带着震惊和迷茫,眼神一片空洞,似乎并不能反映过来刚才这一幕发生过,也不能想像为何一直都是谦恭友好的苏宁会发这么大的火,这的确是苏宁三年以来发的最大的一次火,说话声音最大的一次。 苏宁一段话吼完,有点儿缺氧,一阵头晕目眩,遥遥晃晃走到桌子旁边,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这才缓过神来,喘了口气,回头看着孔颖达,话已经说完了,该做的都做了,能做的也都做了,谋划了这么久,绝对不能被这种粗暴愚蠢的教育方式把一个好端端的人给毁掉。 无论如何都要努力抗争,对付孔颖达这种老家伙,就要狠,立场坚定,寸步不移,然后用大量的事实击败他,对于他而言,刀剑有如狗屁,言语才是利器,能够说的他哑口无言的话更是必杀器。 孔颖达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身子摇摇晃晃的仿佛要倒下,苏宁急忙上前扶住了老家伙,上一回把他说的一天不吃饭,就让多少言官弹劾自己不知道尊重老者,现在要是出了什么事儿,反而是得不偿失,对于李承乾没有任何好处,对于自己也没有任何好处。 “刚才那些事情,都是你安排好的吧?”孔颖达的声音响了起来,苏宁一边把他扶到座椅上,一边说道:“是的,学生以为,这样一来,更能说服孔师不要对承乾那样的苛责,孔师来之前几日学生与承乾私下交谈了一些事情,感到承乾心中的不满,任何大的错误,都是小的错误酝酿而成的,学生预感到危险,不想让这种事情真的发生。” 孔颖达深深叹了一口气,叹道:“你说的有道理啊,有道理啊,太子也是人,也会犯错,也有自己的感情,老夫之所以那么做,就是因为担心太子会走上弯路,没有一个老师希望自己的学生会走上弯路,也没有一个臣子会希望皇帝成为昏君暴君,老夫被陛下委以教导太子之重任,从领命的那一天起,就不敢有丝毫懈怠,可是,却被你说成这样,老夫这才惊觉的确有些不妥,但,唉……” 孔颖达没有发怒,没有因为苏宁的话语对他不尊重而感到怒气勃发,反而是轻声细语,仿佛一下子老了好几岁。 苏宁说道:“孔师之言也有些不妥,孔师的做法本来无可厚非,这是对的,孔师对太子充满责任心,这也是难能可贵,但是,孔师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太子当做圣人,不希望太子犯一丁点儿错误,而在太子犯错误的时候,又不能心平气和的让太子认识到错误,并且改正,而是以严厉的措辞对待太子。 没有任何一个人喜欢被别人责骂,陛下宽容大度,饶是如此不还是对魏侍中的顶撞恼怒不已,喊着要杀了魏侍中吗?太子渐渐长大,更是如此,从小被责骂到大,谁能承受得了?孔师为何不能拿对待学生的态度去对待太子呢?太子就真的那样的不同凡响,若是孔师这样认为的话,那么学生可要告诉孔师,太子恰恰希望被孔师像对待学生一样对待,少些责骂,多些宽容,对于谁都有好处。”(未完待续。。)新书包小说网 > http://www.06020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