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长风几万里 > 长风几万里 第28节
</br> 而翰林院里,前两天才喜形于色的盛浩元,今日神情有些沉郁,对谁都笑脸相迎的他,一天里,就因为茶水过凉之类的小事斥责了三个小宫女。
</br> 最后是陆骁搭着长腿,指骨在桌面上叩了叩,打了个哈欠,吊儿郎当地开口:“这位盛待诏,你是脾胃虚寒还是全身发冷啊,碰不得温水?要不要把火堆给你搬过来?本侯都没你这么难伺候!”
</br> 见盛浩元敢怒不敢言,他面露无趣,朝小宫女抬抬下巴:“别哭了,去找之前那两个小姐妹,一起踢踢毽子,压压惊。”
</br> 小宫女连忙蹲身行礼,小声说了句“谢侯爷”,拎着裙子走了。
</br> 盛浩元自觉在众人面前被落了面子,刺道:“陆小侯爷怎么突然有这闲心?”
</br> “本侯也心情不好。”说着,陆骁有意无意地朝谢琢的方向瞥了瞥,但谢琢是什么表情完全看不清,语气不免更加烦躁,“怎么,就准你到处撒气,不准本侯发发脾气?”
</br> 盛浩元到底不敢真的得罪陆骁,不得不拱手:“下官不敢。”
</br> “知道不敢就好。”陆骁站起身,也不管到没到散衙的时间,大步流星地朝外走。
</br> 路过谢琢桌前时,他克制着没看过去,可出了天章阁,他还是没忍住,转身往阁内看了一眼,发现谢琢正专心致志地,低头提笔写着什么,唇线不由绷得更紧了几分。
</br> 宫门口,张召正靠着马车打瞌睡,见陆骁跨上车,连忙坐起身来:“侯爷出来了?今天去哪里打发时间?找沈世子?或者回府里练练刀剑?”
</br> “我看起来很闲?”
</br> 张召想说,您现在不就是很闲吗,但一听这语气,就知道是心里压着火呢。
</br> 他想了想,还是往这火堆里添了一把柴:“侯爷,今天谢侍读又没理你?”
</br> 哪壶不开提哪壶?陆骁瞪眼:“闭嘴!”
</br> “行我闭嘴。”张召闭嘴片刻,又絮叨道,“侯爷,我觉得沈世子说得没什么错,谢侍读发现跟您一起吧,于仕途有碍,谨慎避开,人之常情。而且洛京上下人这么多,朋友知己都可以再找,何必盯着这一个不放。”
</br> “你不懂,他不一样。”陆骁答完,其实自己也不清楚,谢琢到底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br> 但,谢琢就是不一样。
</br> “而且,我不信他是为了仕途疏远我,不管你们怎么说,我就是不信!”陆骁一把放下车帘,不想再听张召的劝说,烦躁道,“到街上随便转转,认真赶你的马。”
</br> 既然说是转转,张召赶马车就赶得随意,没个目的地,基本全凭感觉。
</br> 可架不住陆骁在后面指挥。
</br> “左转。”
</br> “往右。”
</br> “往前走。”
</br> 等按照自家侯爷的吩咐,停下马车,张召执着马鞭转身:“侯爷,不是说随便转转吗?”
</br> “到底是听你的还是听我?”陆骁不再管他,径自跃下马车,进了一家糖铺。
</br> 张召跟上去,见陆骁熟练地挑选称重,又找店主要了一张纹饰素雅的纸把糖都包好,探头过去:“侯爷,谢侍读又开始喝药了?”
</br> “嗯。”陆骁掂了掂包好的糖,心想,他中午就看见谢琢对着一碗药皱眉,脸色也不好,不知道是不是前一夜又惊梦了。
</br> 想到这里,他突然反应过来——谢琢都不搭理他了,他还给他买糖做什么?不喜欢喝药怕苦又怎么样,轮得到他在意?
</br> 绷着表情,陆骁将糖包扔回去:“不买了。”
</br> 等陆骁大步出了店门,店主正想把糖包重新拆开,张召赶紧阻止:“别拆别拆,可千万别拆了,这糖我们要买!”
</br> 店主疑惑:“不是说不买了吗?”
</br> “要买要买。”张召扶额,心想,要是他没把这包糖带回去,今晚三更,他一定会被侯爷从卧房中拖出来,在夜里摸黑练习拉弓射靶八百次!
</br> 当日,谢琢散衙后,刚坐上马车,就见葛武递过来一个巴掌大的纸包。
</br> 纸上的花纹有些眼熟,他又立刻告诉自己,花纹……或许只是碰巧而已。
</br> “这是什么?”
</br> “公子,东西是张召送来的。”
</br> 张召?
</br> 谢琢一怔,小心拆开,发现里面装着的是……糖。
</br> 指尖轻颤,许久,谢琢才哑着嗓音,问得迟疑:“他……有没有说什么?”
</br> “说了。”葛武一字不差地复述,“他说,我家侯爷听说糖吃多了会牙疼,特意给谢侍读买了一大包,让谢侍读一定要一颗一颗全部吃完,然后牙疼得半夜睡不着觉!”
</br> 第27章 第二十七万里
</br> 圣旨一下来, 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员忙得是焦头烂额。有人还说,你往街边的茶肆一坐,盯着街上的人看, 走得最快、脚不沾地的,不是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 就是这两处的差役。
</br> 在大理寺和刑部上上下下齐齐熬了几个昼夜后, 一份极为详细的折子递到了咸宁帝的手里,删繁就简, 毫无修辞, 只陈述事实、结论和罪名,依然用了不止两万字。折子最末尾,则是经手此次案件调查和审理的所有官员的押字。
</br> 文远侯罗常父子一案,发生、收押、审理都极为迅速, 主要是因为, 他们依附的大皇子,恰好就是这次事件中的受害者, 因此,从头到尾, 无朋党敢伸手捞上一捞,或者故意拖延时间、阻碍审讯,甚至在咸宁帝面前说上几句好话。
</br> 整个折子将罗常父子的罪名条分缕析,包括各个事件中牵扯到哪些人,也都罗列得清晰明了。
</br> 咸宁帝将这份折子拿在手里, 看了很久才放下, 沉吟道:“文远侯一案,罗常父子罪大恶极,但不宜牵连太广, 以免朝廷震荡。”
</br> 候在殿中的刑部尚书、大理寺卿以及轮值的谢琢都听得很明白,咸宁帝这是为此次判决划定了范围——
</br> 主犯之罪,罪无可赦,但其它情节不严重的从犯,罚俸、贬官就足矣。
</br> “朕与老大,竟都被罗常父子蒙蔽了这么多年!”
</br> 这就是完全将大皇子干干净净地摘了出来。
</br> 一切恶事,都是罗常父子擅自所为,与大皇子李忱毫无关系。
</br> 在折子上详细勾画批注后,咸宁帝又温和道:“诸卿都辛苦了。此番整肃风气,还朝廷上下清明,是诸位之功!”
</br> 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赶紧俯身:“谢陛下,这些都是我等职责所在。”
</br> “嗯,回去好好睡个整觉吧,歇息歇息。”咸宁帝又点名道,“延龄。”
</br> 谢琢起身:“臣在。”
</br> 咸宁帝示意候在一旁的高公公将折子拿给谢琢:“罗常父子最后这道诏书,就由你来草拟。”
</br> “臣遵命。”
</br> 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不由暗暗对视一眼。
</br> 看来传言不假,这谢侍读确实深得陛下信任。
</br> 文远侯无论如何都是仅次于国公的二等爵位,诏书交由从五品翰林侍读草拟,怎么看都是颇受青睐。
</br> 谢琢逐字逐句地将折子内容认真看完,确定所有字句都已经记清楚了,才把折子交还给高让。
</br> 净了手后,他用湿布巾仔细将手上的水渍擦拭干净,才开始缓缓磨墨。
</br> 砚中浓墨深黑,映在谢琢眼中,静如渊流。
</br> 提起笔的刹那间,他隐约又听见他的父亲在诏狱水牢里的痛呼,看见了母亲得知父亲死讯时落下的眼泪。
</br> 不知咸宁九年的冬日,文远侯罗常在文华殿义愤填膺,声称“如谢衡这般通敌叛国、犯上谋逆的罪人,只剐九百多刀怎么够?必须要剐足三千多刀,才能以儆效尤,震慑天下不忠之人”时,有没有想过,他会有今日。
</br> 罗常父子最终被判处腰斩于市。
</br> 行刑当天,谢琢戴着兜帽、系着斗篷,遮掩面目身形,站在人群中,等待行刑。
</br> 罗常被行刑官拖出来时,身上被鲜血浸湿的囚服显得空荡,双腿无法直立,几乎不成人形,完全看不出从前贵为文远侯时的威风模样。
</br> 葛武也换了身粗布衣服,站在谢琢身旁,帮他挡着拥挤的人群,低声道:“公子,刑师一共在我这里领了几百贯钱,剐了不到一千刀,说是得保着罗常的人样,好行刑。虽然腰斩后人马上死不了,但还是便宜这个罗常了!”
</br> 谢琢没有说话,只静静看着罗常被压上行刑台,随即,监斩的官员开始宣读诏书。
</br> 此刻的情景,仿佛与咸宁九年的冬日重合,谢琢脊背窜起一股冷,让他有种正在冰天雪地中孓然独行的错觉。
</br> 直到他将一粒糖含进嘴里,甜味在舌尖扩开,才勉强压下了那股彻骨的凛寒。
</br> 罗常在监斩官员的声音里,缓缓睁开了眼睛。他在昏暗的诏狱中被关了太久,骤然见到日光,视线有些发花,但他仍仔细在人群中寻找,几乎是一寸一寸地看过去。
</br> 他猜测,背后算计那个人,应该不会错过他行刑的场面。
</br> 即使是死,他也要知道,他们罗家满门,到底是遭了何人的算计!
</br> 直到他对上了一双眼睛。平静至极,不见得意,也不见愉悦。
</br> 对方像是知道他在看他,拉了拉兜帽,露出了被阴影挡住的五官。
</br> 罗常看清那人相貌的刹那,像是不敢置信,又仿佛意料之中。
</br> 许久,他呼嗬着笑了起来。
</br> 他早就应该猜到……早就应该猜到!
</br> 谢家,谢琢。
</br> 谢家!谢琢!
</br> 死去的鬼,来找他寻仇了!
</br> 没有人知道罗常为什么突然大笑起来,状若疯癫,双眼沁着血。
</br> 而此时,谢琢没有再看,转身离开了人群,无人注意到他曾来过。
</br> 直到离开很远,走进一条窄街的转角,谢琢才靠在墙边,生生呕出一口血来。
</br> 葛武大惊失色:“公子!”
</br> “别怕,”谢琢唇上沾着血迹,与煞白的脸色对比强烈,本就昳丽的五官甚至因此被点缀出一种近乎妖冶的美感。
</br> 他缓了缓呼吸,像是安抚葛武,又像是在跟自己说,“放心,仇没报完,我是不会让自己死的。”
</br> 葛武红了眼:“公子……”
</br> 谢琢手里捏着刚刚剥下来的糖纸,嘴里满是血腥气,他轻笑着问:“刚刚我已经把他送给我的最后一颗糖吃完了,明明看起来很大一个纸包,可糖好少。我全都吃完了,也没牙疼,你说,他还会给我买吗?”
</br> 葛武心里一酸。
</br> 他从小跟在谢琢身边,一直很清楚,谢琢即使再厌恶汤药的苦味,强迫自己咽下去后,也不会允许自己吃糖。
</br> 仿佛,他多尝一点甜味,少受一点苦,就会愧疚,对那些因他死去的人的愧疚。
</br> 葛武不知道第几次嫌弃自己的言辞笨拙,他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只好重复道:“公子,我们去找宋大夫,走,我们去找宋大夫看看吧,找宋大夫看看,抓点药,公子就不会难受了……”
</br> “好,”谢琢笑容很浅,甚至因为脸色太过苍白,而显得不真切,他手撑着墙面站稳,“好,去找宋大夫,吃了药,就不会难受了。”
</br> 夜里,谢琢喝完今日的最后一碗药,端着烛台去了书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