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炮灰锦鲤靠正能量成为团宠 > 炮灰锦鲤靠正能量成为团宠 第95节
</br> “是吗?”谢清的唇角扬起了一个似笑非笑的弧度,他挑了挑眉梢,轻声开口,“我还以为安安更喜欢顾总送的流水线上的零食。”
</br> “怎么会?”池安敏锐地察觉到了他语气中的危险,赶紧伸出三根手指保证道,“我最喜欢的当然是你做的零食,每次都会忍不住吃的一干二净。”
</br> “你的零食就是我每天早上起床的动力。”说道这里,她使劲地点了点头,目光是前所未有的真诚。
</br> 听到她有些夸张的话,谢清即使知道她有哄骗他的嫌疑,也忍不住轻笑了一声:“你喜欢就好。”
</br> “我只是怕你吃零食吃的太多,对身体不好。”他转过头,眼中带着浅浅的忧虑,清冷低沉地声音在车内回响,“毕竟,如果万一你再因为吃多了零食医院一轮游的话,我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br> “承担罪名是小,到时候你身体不舒服,才让我更加担心。”
</br> “我的身体真的很好,那次真的只是意外,是意外!”池安欲哭无泪地开口,“我也不知道那个批次的辣条有安全隐患问题啊。”
</br> “我知道,可是依旧会担心啊。”谢清看着红灯闪了两下,平缓地把车开了出去,“我在想,要不要以后减少一下零食供应。”
</br> “正好也让你不再有想要减肥的困扰。”
</br> 池安在他说完后,睁大了眼睛,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br> 对于她而言,最难受的不是从来没有得到过,而是得到过的零食,又被人给收了回去。
</br> 尤其是谢清的零食格外合她的胃口,每一次她只是随口说了一句改进方法,下一次他做出来的零食,就简直能让她吃的停不下来。
</br> 作为一个成年人,她快速地衡量了一下谢清和顾辰两个人送过来的零食,哪一个更好吃,更合她的胃口。
</br> 短短两秒,她的内心就给出了答案。
</br> “我觉得你说的对,每天吃太多零食对身体确实不好。”她一边说,一边小心地观察着他的表情,可是谢清如果能让她看出心绪的话,他就不是谢清了。
</br> 池安看着谢清看着前方,平静地点了点头:“所以……”
</br> “所以,我觉得以后还是不要麻烦顾叔叔了。”大不了等这些零食上市后,她再吃个够。
</br> 谢清的手指在方向盘上轻快地敲了两下,声音却带着一丝犹豫:“这样会不会辜负顾总的好意?”
</br> “我其实觉得每周都要顾叔叔给我送零食,有点太过麻烦了。”池安转过头,看着前方又迎来了一个红绿灯,认真地开口。
</br> 以前顾辰住在她的隔壁,她能帮到他,所以愿意接受他的投喂,后来接受他送过来的零食,一是想用这种方式来抚平顾辰心中对她的感激,二来嘛,那个零食确实还是挺好吃的。
</br> 现在顾辰已经搬出去了这么久,她的能力好像也帮不上他太大的忙,她觉得也是时候拒绝了。
</br> 现在的她没有发现,谢清在她心中的位置,已经比顾辰高出了不少。
</br> 起码同样的问题,她就没有和谢清表现的如此疏远。
</br> 谢清听到她的话,唇角扬起了一抹愉悦的笑意,他符合地点了点头:“也是。”
</br> “与流水线上的零食比起来,我亲手做的零食的味道有调整的余地,也应该比工厂里的卫生不少。”他看着前方已经在倒计时的秒数,长长的睫毛轻轻地颤了颤,“更何况,我还可以试着给你做一些低卡的小零食。”
</br> “让安安可以吃的放心一点。”
</br> 这下子,池安心中对顾辰送的那些零食的怀念霎时消散的无影无踪,她转过头,对他露出了一个灿烂的微笑:“真的吗?”
</br>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谢清笑着回了一句。
</br> 池安住的地方离国安部很近,三个红绿灯后,就来到了她住的那栋楼楼下。
</br> “明天我约了一家私房菜,应该比较合你的口味。”谢清看着解下安全带,想要打开车门的人,轻声开口。
</br> “明天吗?”池安松开了握着车门的手,微微摇头,“明天应该不行,因为我要出去一趟。”
</br> “是任务吗?”谢清转身下车,帮她打开了车门,“如果不方便的话,可以什么都不用说。”
</br> “也不是。”她转身下车,站在了他的面前,“就是一个身为记者的想要做的事情,应该不会待太久,周日就能回来。”
</br> “那路上注意安全。”
</br> “我会的。”
</br> 谢清看着消失在楼道里的身影,眼中带着淡淡的无奈:池安的行程,可是比现在的他忙上不少。
</br> 第二天一早,简单收拾好行李的池安和孟雨英,就坐上了开往泉市的飞机。
</br> 飞机上是三个座位连在一起的,池安来到座位旁边时,才发现最外面的那个位置上,已经坐上了一个乘客。
</br> 看起来是一个可能不太擅长和其他人交流的女孩,长相清秀,漆黑顺长的秀发整齐地披在身后,身上穿着一件碎花连衣裙。
</br> 看到身边有身影停下时,她抬起头,露出了一双带着些许紧张的眼睛,她在看到她们两个后,第一时间站起身,留出了让她们能进去的路。
</br> 声如蚊呐地说了一句:“你们进吧。”
</br> 池安对着她点了点头,声音欢快地回了她一句:“谢谢。”
</br> 听到她的回答,女生微微抿了抿唇,露出了一个有些羞涩的笑容。
</br> 在经过她身边时,池安不小心碰到了她一下,即使不太喜欢和陌生人接触,女生也什么都没有说,默默地看着她们走了进去,然后跟着坐了下去。
</br> 三个小时的行程不过是睡了一觉的时间,明悠然睁开眼睛时,看到身边那两个女生正在收拾自己的东西,她赶紧站起身,不让自己挡了她们的路。
</br> 等到走下飞机后,她先去托运行李的地方把行李拿了出来,然后就走出了机场,准备用手机软件打个车。
</br> 机场里出租车的价格可能会稍微贵一点,所以她一般都是用手机软件打车,有的时候有优惠券,还能便宜不少。
</br> 她看着手机上不断在转动的圈圈,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不知道是不是时间原因,一直都没有人接单。
</br> 就在她想要重新换一个打车软件时,一个看起来比较活泼、穿着比较清凉的二十岁左右的女孩犹犹豫豫地走到了她的身边。
</br> “小姐姐,你也是打车去市里吗?”
</br> 明悠然抬起头,看了她一眼,迟疑地点了点头。
</br> “太好了。”那个小姑娘看起来松了一口气,把手机递到了她的面前,让她看了一眼手机上的订单信息,“我是一个学生,本来生活费就不够多,这一次打车的钱都快要超过一百了,如果小姐姐你也要去市里的话,可以拼个车吗?”
</br> “我要去明清路,小姐姐你呢?”
</br> 明悠然听到她的话后,顿了一下,她要去的位置就是这条街不远处的泉市大学,她是受老师邀请,早点来学校准备实验室的事情。
</br> “我去的地方也在那里附近。”
</br> “那真的太巧了!”看着她犹豫中有些心动的样子,女孩伸出双手做了一个拜托的手势:“现在车马上就要来了,我实在是找不到其他人和我拼车了。”
</br> 明悠然眨了眨眼睛,其实她也不是多么有钱,如果真的能够省一笔,那也是一件好事,省下来的钱,都够她今天中午和晚上的饭钱了。
</br> 面对身前这个看起来很是活泼的女生,她心中的警惕淡淡消散。
</br> 女生见状赶紧接着开口:“手机上显示的预计车费是九十六,这样吧,因为是我先找的小姐姐你,不然我们就按九十算,你用x付宝转给我就好。”
</br> 明悠然听到她的话后,变得更加心动,而且现在根本没有车接单,她如果要打出租的话,花的钱是可能是现在的两倍还不止。
</br> 就她想要答应下来的时候,她的手机忽然响了一声,有车主接单了。
</br> 她没有回答女生的话,而是低下了头,看着屏幕上的消息。
</br> 一个距离她不超过五百米的车接下的这一单,更重要的是,就在这个时候,软件里忽然出来了一张六折的打车券,这样算下来,她根本也不需要多花多少钱。
</br> 她抬起头,不好意思地对着身前的女孩笑了一下,小声地道歉:“对不起啊,我打的车马上就要到了。”
</br> 女孩的脸色有一瞬间的阴霾,很快就被失落掩盖:“好吧,我再去找其他人。”
</br> 两句话的功夫,明悠然就见到了和打车软件上一致的车牌号,她往车前走的时候,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想问那个女生要不要和她一起坐这辆车。
</br> 可是等她转过头的时候,发现已经看不到女生的身影。
</br> 可能现在去找其他人拼车了吧。她摇了摇头,松了一口气,让她和一个陌生人同乘一辆车,她还是有些不太习惯。
</br> 另一边,池安和孟雨英出了机场后,坐上了早就预约好的车,往温远辉给她们的地址出发。
</br> 泉市的机场修建的离市里比较远,她们要去的地点还在市里的一个小县城里,所以路程有些漫长。
</br> 等到了下午两点左右,她们终于来到了终点,随便在路上吃了点午饭后,就来到了一个钟表修缮行。
</br> 这是一条古色古香的长街,周围多是一些带着古韵的商铺。
</br> 池安看着手机上的地址,又抬起头看了看店面的招牌,眼中闪过一抹沉思:她真的没有找错地方吗?
</br> 还是说,藕丝印泥已经没有办法维持传承者的生计,所以只能以别的手艺为生。
</br> 她深吸了一口气,敲响了店铺的门。
</br> “进。”里面传来了一个有些苍老但是听起来中气十足的声音。
</br> 池安看了孟雨英一眼,正了正挂在自己胸前的记者证,深吸一口气,推门走了进去。
</br> 这个店铺看起来古色古香,墙上挂着不少有着年代感的钟表,不远处的透明柜子里,放着不少钟表。
</br> 怎么看怎么觉得这就是一个有着些许年代感的钟表行。
</br> “小姑娘,是来修表的吗?”柜台前,响起了一个有些和善的声音。
</br> 池安扭过头,看到了一个头发半白,穿着一身白色t恤,脸上带着笑意的老者。
</br> “请问您是温远辉先生吗?我是昨天和您联系的记者,池安。”她往前走了两步,把记者证递到了老者面前,笑着开口。
</br> “好啊,好啊。”老者带上眼睛,看了一眼记者证上的照片和名字,爽朗地笑了两声,“没有想到我也有被记者采访的这一天。”
</br> 温远辉给她们两个倒了两杯水,放在她们面前,然后直接去了一个柜子里,拿出了一个古色古香的木质盒子:
</br> “这一盒可是我做的最好的一块印泥,你们来瞧瞧。”
</br> 面对对藕丝印泥感兴趣的人,即使这个人不是记者,他也会很开心的和她分享关于印泥的故事。
</br> 能够多一个人知道世上还有这样一种手艺也好。
</br> 池安看到盒子打开后,露出了一块儿鲜红的印泥,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她总觉得这块印泥,无论是色泽还是气味,都比她买的那块好了不少。
</br> 温远辉看到她眼中赞叹的样子,拿出了一张好纸,用自己的印章,沾了一下印泥,斜侧着印到了纸上。
</br> 他把纸张放到她们面前,眼中是难掩的骄傲:“看,这就是藕丝印泥。”
</br> “冬不凝固,夏不走油……”
</br> 池安听着他介绍藕丝印泥,眼中的神情真挚,听到一些地方时,还会发出赞叹的惊呼声,这让温远辉讲的愈发开心。
</br> 从印泥的制作过程,讲到了印泥的来历。
</br> 池安听到他口中说出前朝某位皇帝特别喜欢这款印泥,经常在古字画上留下专属印章时,眼皮跳了两下,她还记得自己的书画老师讲起近乎被印章占满空白的某国宝时,眼中的痛心疾首。
</br> 原来那上面印章用的印泥,就是藕丝印泥啊。
</br> 说道最后,温远辉不知想起了什么,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可惜现在知道藕丝印泥的人,越来越少了。”
</br> 知道的人都那么少,买的人就更少,也就更难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br> 池安刚想说些什么,就见到他在一瞬间就调整好了自己,笑眯眯地对着她开口:“我再给你表演一下印泥的遇水不浸,火过留痕。”
</br> 即使已经见过了一次,可是当再次见到的时候,池安还是觉得非常震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