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东宫有福 > 东宫有福 第231节
</br> 正武帝也没说话,指了指面前的棋盘。
</br> 棋盘上,黑白二子早已成型,摆出了棋局之势。
</br> 黑子一片大好河山,相反白子却偏居一隅,苟且偷生。
</br> 卫傅上前两步,立于正武帝面前。
</br> 一个坐着,一副气吞山河的帝王之态。
</br> 一个站着,看似年轻,却从容不迫、气定神闲,虽目前来看似乎不如年纪长的,但谁又知未来怎样?
</br> 毕竟年轻,就是优势。
</br> 卫傅执白子先行。
</br> “我联合漠西,分两面进行夹击……”
</br> “我大燕西北有驻军十万,中部和北部有阴山燕山两道天险,几十个关口,北下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容易……”
</br> “您也说了几十个关口,西面和北面同时燃起战火,恐怕朝廷左支右绌,大燕多年不打仗,没几个能真正独当一面的大将,几十个关口总有兵力薄弱之地,只要攻下一处,便可长驱直入。”
</br> “攻下不难,只要拿人命填。可即使入了关,敌众我寡,后续补给又该如何?”
</br> 其实正武帝这句话,有些强词夺理了。
</br> 历史上无数次证明,游牧民族南下打进来其实不难,难得是后续补给。但不顾忌人命,以战养战完全可行,当然结果就是生灵涂炭。
</br> 而不管是哪个朝代,都经不起西和北两个方向同时燃起战火,这也是为何细数历史,中原王朝也不是一直和西面北面的敌人,永远是敌对关系,都是时而是敌时而是友,合连纵横,驱狼逐虎。
</br> 当年燕人是怎么打进来的,还历历在目。
</br> 不光从东北发起进攻,同时还联合了蒙古人,找蒙古借了道。
</br> 如今东北辽边有一大半在卫傅手中,而蒙古更是占据了整个漠北。同时他手里还有条最重要的草原走廊,从这条路可直接经由呼伦贝尔从漠北一直深入燕山脚下,一国之近在迟尺。
</br> 正武帝会这么说,不过是看中了卫傅心慈,不愿生灵涂炭罢了。
</br> 实际上若是真打起来,卫傅不会赢,他即使赢了,也损失惨重。
</br> 毕竟建立一个王朝困难,但毁坏起来却很容易,说不定两人打到最后,会便宜漠西的卫拉特。
</br> 不过现在是在棋盘上,没有人命的损耗,只是棋子互逐,倒也不讲究这么多。
</br> 之后二人你进我退,我退你进。
</br> 以棋盘为战场,战得是如火如荼。
</br> 可由于黑子根基庞大,根深蒂固,无论白子怎么突围,终究还是棋差一招,眼见白子即将溃败。
</br> 突然,卫傅手势一转,重新拿了一颗白子,放于棋局外围之上。
</br> “你这是何意?”
</br> 卫傅徐徐道:“臣曾想过,臣能想到的办法,陛下必然能想到。”
</br> 毕竟当年大燕是怎么入关的,正武帝是如何夺位的,没人比正武帝更清楚。
</br> “既然如此,不如另辟蹊径,陆地不易,不如试试海路,再给臣五年时间,臣从海路直取江苏浙江,或是借道朝国,从登州登陆,未尝不能拿下大燕。”
</br> 和汤史佳交谈,以及那座地球仪,给卫傅带来的感悟可不是一星半点。
</br> 他初识出海口,便从罗刹人的迫不及待上意识到出海口的重要性。
</br> 出海口为何重要?
</br> 自然是因为海上航线。
</br> 海上航线为何重要?
</br> 除了贸易以外,也打破了大燕人一直以来都在这片陆地上打转的想法,将思维和目光拉到了包括海洋的范畴上。
</br> 陆地有山脉地形关卡阻碍,还要考虑后续补给能不能跟上的问题,那不如试试海路,海路只需要船。
</br> 而当时他又面临被召回京的困局。
</br> 当时前途未卜,卫傅需要给自己准备的后路,哪怕是不为自己,为了妻儿家人。
</br> 他给自己准备的后路,可不光是正武帝与他翻脸之后,他能借由后手迅速逃回漠北,还有一座位于黑江入海口外,一座叫做黑龙屿的岛。
</br> 当初和罗刹人谈判中,罗刹人除了想要乌地河,还想要这座岛,卫傅鉴于这座岛名,理所应该觉得它就该属于大燕,属于黑龙江,并未松口。
</br> 所以在布置后手时,他把这座岛也算了上。
</br> 卫傅所说的五年,其实是带了水分的。
</br> 给他三年足以,五年不过是为了隐藏当初黑城建立水师时,他从中隐藏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水师力量。
</br> 这股水师力量完全可以转移到黑龙屿,并借此发展,三年足够了。
</br> ……
</br> 正武帝没想到,卫傅还能如此另辟蹊径。
</br> 中原大地上的人一直面临着辽阔海域,却从没想过去征服它,不是做不到,而是这一片土地实在太大了。
</br> 疆域辽阔,物产丰饶,足够自产自足。
</br> 中原大地的敌人一直来自于北方,光陆地上的纷争便穷极几代几十代的人都无法彻底解决,自然顾不上海洋。
</br> 就好像大燕,他们解决了前朝面临的北方游牧强敌的问题,却依旧有西部和北面的敌人,如何能想到海上?
</br> 海上给他们最多的印象,便是一些西洋人总想来大燕通商,但这些人长得奇形怪状,总是暗中滋事,所以大燕朝廷和官员并不喜欢他们的。
</br> 更不用说是通商,这次和罗刹国通商,还是出自于卫傅的主意。
</br> 通商为次,安抚罗刹国,同时拿回大片疆域为主。
</br> 也是后来,朝廷尝到商税的甜头,也意识到和西洋人通商的好处,于是朝廷最近也打算在临近广东福建的几个地方开通通商口岸。
</br> 作为帝王的正武帝,自然意识到若是开放通商口岸,必然要有相应水师力量,却万万没想到卫傅比他想得更远,已经想到如何通过海上之路来打他了。
</br> 青出于蓝胜于蓝!
</br> 如今的卫傅,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尚且稚嫩单纯的年轻太子。
</br> 只从他识破自己这一次布局,以及他给自己安排的后手,便知他胸有丘壑何止千丈万丈。
</br> “你赢了。”
</br> 正武帝将棋盘一推,看着卫傅的眼神颇有深意。
</br> 卫傅心里一突。
</br> 突然意识到正武帝此言有一语双关之意。
</br> “臣怎么可能赢,臣的一切动作都在陛下掌握之中,这最后一步棋,不过打个出其不意罢了,若真想赢了陛下,臣还有很长一段的路要走。”
</br> 不同于方才和正武帝下棋时的锋芒毕现,此时的卫傅十分谦虚。
</br> 简直太谦虚了!
</br> 正武帝居高临下地瞪着卫傅头上的官帽,这个小狐狸想干什么?
</br> 难道他的意思他听不明白?
</br> 他都亲口认输了,还让他堂堂正正赢了,难道还真要他直接挑明了说不成?
</br> 可直接挑明说,正武帝怎么下来台。
</br> 他今日见了卫傅便说了那么一段话,又和卫傅下了一盘棋,已经把自己的意思很明显地都表现了出来。
</br> 难道他,真不懂?
</br> “你很聪明,明白明知不可为就不为的道理,定力极佳,能抵抗那么大的诱惑,你猜你若是听从了皇后的安排,现在会是什么情形?”
</br> 堂堂的帝王,即使挑明说,又怎可能示人以弱。
</br> 卫傅态度恭敬,不卑不亢地半垂着眼站在下面。
</br> “朕给你设了很多考验,你都一一通过了,这算是最后一关。”见卫傅没有出声,正武帝又道。
</br> 可卫傅依旧没有出声。
</br> 令人尴尬的安静,持续了好一会儿,正武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br> 卫傅突然道:“既然陛下龙体安泰,臣便放心了,也是时候该回漠北了。若陛下无其他事,臣这便告退。”
</br> 说着,他微微躬了躬身,退下了。
</br> 留下正武帝,一个人瞪着眼睛坐在榻上。
</br> 过了好一会儿,他掀了棋盘。
</br> 棋盘和棋子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br> 曹仁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匍匐在地。
</br> “陛下,息怒。”
</br> “息怒?朕的江山,这是送都送不出去了?”
</br> 紫宸殿很热闹。
</br> 连着数日,每天都有无数大臣求见,但也有有心人发现陛下苏醒后,皇后一直没露面。
</br> 皇后没露面是由于身子不济,还是其他缘故?
</br> 一时间,外朝众说纷纭,可这一切并未影响到宫里,甚至也没影响到坤元宫。
</br> 正武帝修养了几日,身体快速见好,已经能简单地处理一些朝政了。
</br> 这天,他又问起皇后。
</br> 曹仁一副欲言又止,瑟瑟缩缩的模样。
</br> “皇后娘娘可能在看戏吧?”支吾了半天,这话才出口。
</br> “看戏?”
</br> 曹仁哭丧着脸,一边抹着汗道:“娘娘前几日突然嫌闷,便命人找了个戏班子,还有说书的,这几日轮着番给娘娘说书唱戏呢。”
</br> 这事曹仁其实早就知道了,只是正武帝没问,他就没敢说。
</br> 不光不敢说,还给下了死命令,不准让宫外人知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