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东宫有福 > 东宫有福 第197节
</br> 但不得不说,这个消息又让必勒格心中的天秤倾斜了一些,而且这个女人,也不是没有用处。
</br> “大汗虽讨厌汉人,但想法并不会一成不变,你说是不是?”
</br> 两人对视的同时,彼此已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br> 必勒格会继续劝巴衮向大燕求援,当然,齐玛赫赫也会吹一吹枕头风。
</br> 他是为族群,她是为女儿。
</br> 本该没有交集的两人,因为同一个目的,暂时联合在了一起。
</br> 很快,必勒格就离开了。
</br> 齐玛赫赫也离开了。
</br> 只是当她离开时,对面行过来一个人。
</br> 竟是裴洋。
</br> 齐玛赫赫对他露出一个微笑,就走远了。
</br> 似乎仅仅是巧合而已,但谁又知道呢?
</br> 巴衮最终还是见了卫琦和裴洋。
</br> 这期间他甚至离开王帐,和哲布图克图汗部的大汗又碰了一次面。
</br> 卫琦早就不耐烦了,若不是宝宝一直留他,说他答应过她,要留下来玩一阵子,裴洋也一直劝他多留几日,至少要把场面走完,他早就走了。
</br> 就在这时,巴衮见了二人。
</br> 不过是说一些大家彼此都知道的事情,不过这次巴衮的态度要比之前好太多。
</br> 与此同时,朝廷的一封诏令到了呼伦贝尔。
</br> “朝廷命我去乌得,主持格拉图汗与哲布图克图汗两部归顺事宜,除此之外,中间还提到了一桩联姻。”
</br> “什么联姻?谁跟谁联姻?”福儿好奇问道。
</br> “格拉图汗部与大燕联姻。”
</br> “格拉图汗部,这不是宝宝所在的部落吗?难道是宝宝?”福儿猛地一下站了起来。
</br> 卫傅点了点头。
</br> “那有没有说联姻人选?”
</br> 卫傅摇了摇头:“诏令里面并没有细说此事,只是提了一句,只有去了后才知是怎么回事。”
</br> “那还等什么,我们赶快去看看,看是不是小五和宝宝,别阴错阳差弄错了人选,小五的媳妇儿就飞了。”
</br> 第160章
</br> 说着,福儿便要去收拾行李。
</br> 卫傅失笑拉住她。
</br> “你未免也太心急了,如此大的事,事关漠北两部归顺。按理说这种大事,该御驾亲自来,不知为何派给了我,可能考虑我离得比较近。但京城不可能不派人过来,各种琐事加赶路,至少得一个多月,而且家中还有许多事,我未做处置,等等吧,别急。”
</br> 福儿复又坐了下来。
</br> “既然你说不急,那我就不急了。”
</br> 别说卫傅疑惑为何这种大事派给他来主持。
</br> 京城那边,也有人疑惑。
</br> 两部归顺之事,交由一个黑龙江将军主持,关键这个黑龙江将军还是个毛没长齐的小子。
</br> 早在正武帝升卫傅做黑龙江将军之时,朝中就有不少大臣有所微词,但不敢当面反对。
</br> 这才多久?
</br> 又是一样极其重要的差事落在对方头上。
</br> 能主持这样的大事,不说日后怎样,绝对会在青史上留下一笔。
</br> 陛下到底在想什么?
</br> 这样身份的人,能让他在青史上留下名字?就算为了做宽容大度,也做不了这种地步啊!
</br> 其实早在之前,私下就有人猜测,皇后是不是早就跟宣王有一腿,不然没道理当了前皇后,还能当现皇后。
</br> 这新帝也真是不讲究,皇后嫂子都敢大明大白地放在皇后的位置上,也不怕天下人嘲笑。
</br> 可还真没人敢当面嘲笑,背后嘲笑也几乎没人敢。
</br> 因为出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大臣嘴上不把门,喝醉了酒当着人面议论了两句,言辞中颇多贬斥,第二天就被锦衣卫下诏狱了。
</br> 没有缘由,不给罪名,反正人是消失了。
</br> 其家人也不敢申冤诉苦。
</br> 也因此,京城一时风声鹤唳,面上再无人敢提此事。即使私下议论,也都是跟较为亲近的人,或是腹诽。
</br> 但这种猜测一直没摁下去,反而如此猜想的人越来越多,及至看到新帝对前废太子的一系列处置,更是让人疑窦丛生。
</br> 也许短时间还看不出来,这么多年了,也该看出个子丑寅卯,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正武帝是为了显示仁义,所以对前太子宽容处置。
</br> 事后也证明了,竟被扔到那种犄角旮旯的极北之地。
</br> 可正武帝后来的做法,就再也让人看不懂了,即使从明面上来看,立功了就当赏,就该升官。
</br> 但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理所应当,能理所应当,前太子现在还在东宫,也不会被废了。
</br> 等到这次派人去主持漠北两部归顺事宜,青史留名的机会,但凡有点资格的大臣,都争得恨不得打破头。
</br> 最后正使的位置竟落在了卫傅身上。
</br> 于是,关于之前那个猜测,又延伸出了一个猜测。
</br> 会不会前太子就是当年皇后和宣王偷情生下的?
</br> 想想,宣王当年谋反哪有那么容易,即使外面兵马俱全,但内廷也需要有人策应。皇后就是个很好的人选,六宫之主。
</br> 也有些陈年往事被人回忆了起来。
</br> 例如当年前太子一直和宣王十分亲近,骑射功夫还是宣王教的,宣王每年即使在外面,都不忘给东宫捎些东西回来,年年不拉下。
</br> 这要不是亲儿子,能做到这样?
</br> 所以人家哪是谋反,不过是一家人团聚罢了,至于之后对废太子做出的一系列事情,也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
</br> 这种猜测恰恰又合了正武帝明明年纪不小,也无子嗣,却至今不着急的情况。
</br> 这些年来,关于让陛下扩充后宫,早日诞子的事,朝廷一直就没消停过,可谓是老大难,他们说他们的,陛下就是不听。
</br> 其实人家已经有儿子,所以才不着急。
</br> 一些觉得自己猜到真相的大臣勋贵们,尽皆脸色复杂,讳莫如深。
</br> 这次主持漠北两部归顺事宜的副使,是吏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孟河。
</br> 接到这个差事后,其亲近官员同时也是其姻亲的田大人,登门造访了他。
</br> “孟大人觉得,坊间传闻有几分可信度?”
</br> 其实不用明说,孟河就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事,而田文昌今日造访,未尝没有探探口风的意思。
</br> 因为这几年下来,也该看明白了。
</br> 这孟河当年就是宣王插在朝堂上的钉子,才会换了皇帝,依旧官运亨通,这几年正武帝也颇多倚重他。
</br> “孟某若说不知道,田大人可信?”
</br> 田文昌自然不信,可看看孟河微微苦笑的脸,他又忍不住猜疑,难道他真不知?
</br> 到了他们这个位置,有些事点到即止即可。
</br> 该说的自然说了,不该说的,怎么都不会说,再往下追问下去,损的就是彼此的交情。
</br> 田文昌也没再继续说下去,而是又与孟河谈了些关于两部归顺的公务,之后就离去了。
</br> 等他走后,孟河叹了口气。
</br> 他是真不知,所以他很头疼等到了乌得以后,该如何和那位正使大人相处。
</br> 皇宫外传得沸沸扬扬,皇宫里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br> 更何况,皇后现在有自己消息的渠道来源。
</br> 在知道这个消息后,皇后羞愤且恼怒,但她还是隐忍了下来。
</br> 直到又过了几日,谣言愈演愈烈,正武帝依旧没有动静,皇后有些忍不住了。
</br> “你明知道不是。”
</br> “什么不是?”正武帝挑了挑眉,问道。
</br> 皇后瞪着他。
</br> 她太清楚他的性格了,他若想跟你绕圈子,可以一直这么跟你绕下去,你不说,他就不说,赌得就是谁更沉得住气。
</br> 可显然她是不如他的,毕竟事关己身。
</br> “外面的谣言。傅儿并非我与你偷情所生。”说到偷情时,皇后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br> “谣言止于智者,为何要去在意谣言?”
</br> “可……”
</br> 可当初她初被封后时,也有各种流言蜚语,他却不是这么淡然对待的,而是以雷霆手段,及时制止了。
</br> 所以他到底想干什么?
</br> 还是说这谣言,本就是他纵容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