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第291节
</br> “来一间上房,再送些热水上来。”胡云道。
</br> “好嘞,请随我来。”店主收了些订金,而后取了串钥匙出来,看周围其他店员都在忙,于是将手上的账册一放,亲自带着胡云和宋瑶两人上楼,又自己去下面厨房里面取热水。
</br> 山村客栈,里面环境自然是不如城里的同行,但收拾的也挺干净。
</br> 这里是二楼,打开朝南的窗户,还能看到外面的平原,还有西南西北两个方向上,远远的云中山余脉,正在已经西斜的阳光下,伸展着自己墨青色的身躯。今天天气很好,能见度很高,极目望去,远处的大地还是被笼罩在淡淡的雾中,什么也看不清,但近处的田野、河流、道路、村镇,俱都脉络清晰,被阳光照得瑰丽。
</br> 胡云从将窗户支好,转过身来,将手中一直拎着的网兜轻轻放在桌子上,又扶了几下防止里面的罐头乱滚。宋瑶则坐在了床边,她其实并不累,毕竟年龄不算大,而且今天刚在仙栖崖吃了不少东西,那都是被灵气浸润透彻的食材,吃了不仅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也能祛除劳累。
</br> 他对宋瑶说道:“我去村中的话事人那里摆放一趟,瑶瑶你好好歇歇,傍晚时候我回来带你去用晚餐。”
</br> “好,你去吧,记得莫要缺了礼数。”宋瑶嘱咐道。
</br> “自是省得。”胡云想了想,从旁边网兜里拿出来四个罐头,其中半数是猪肉罐头,半数是水果罐头,他准备用这个当上门时候带的礼物,这种稀罕物品很是合适。
</br> 他抱着几个罐头走出客栈,在大街上寻了个年轻人,问林溪村的话事人是谁?
</br> “话事人?噢,你是村子里面谁最最说了算吧。”年轻人看向抱着罐头的胡云,十分好奇地问道,而后他看胡云像个正经人,才回答道:“那你得去找海子叔,他叫林海,是咱们林溪村的村长。”
</br> “多谢!”胡云问清楚林海家的住处,便径直过去。
</br> 随着林溪村的药材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林海对于卖药材这种事情,已经不再亲力亲为,他找了个个机灵的村民,为来林溪村采购药材的客商们带路。同样,药材的炮制他也交了出去,由村里那些熟手们来操作。
</br> 而林海本人,则和他的好兄弟阿牛,两人每天都要去田里侍弄一番。
</br> 于是胡云扑了个空,他走进林海家里,只见到林海的家里人,并未看到林海本人。于是他放下罐头,问清楚药田方向,便匆匆走过去。
</br> “阁下便是林溪村的村长林海罢?”
</br> “哦?正是我,阁下是?”
</br> “我叫胡云,也是云中山人氏,前不久听说这里招募学校先生,我曾经在宁河府求学数年,也一直没放松功课,所以之前投了荐书过来。今日过来林溪村拜访,不过您未在府上,我便从贵府直接找到了这里来。”
</br> “噢,原来是你。”听到他的来意,林海大喜。
</br> 他将手中的药锄戳在地上,递给旁边人,而后礼貌地对胡云说道:“先生请来村里面喝茶,学校的事儿也一起商量番,山村地方简陋、招待不周,还请海涵。”
</br> 说着,林海便将胡云让进村里,吩咐人烧开水泡好茶过来,而后对胡云说道:“这鼓励各村自建学校之事,乃是绝对的仁政,尤其是对我们林溪村来说。毕竟这几年产业兴旺,我们赚的钱很多但却花不出去,孩子们依然识字者寥寥。”
</br> ------------
</br> 第531章 【山村教师】
</br> 只用了十几天,林溪村的学堂,便顺利地开了起来。
</br> 开学的时候很热闹,林溪村的村民们,不管是否有适龄儿童要送到学堂,即使有活计要做,只要不是十万火急,也纷纷告假放下手中的事情,过来围观,这让场面上的气氛十分热烈。
</br> 来村里采购草药的商人们,也因此多等待了半天才装车成行。
</br> 至于来学堂上学的那些男女孩童,都是懵懵的,他们由于年龄并不大,并不知道上学和学习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上学和学习是为了什么,只知道父母嘱咐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也听到家长对老师说“不听话使劲打”之类的可怕话语。
</br> 与此同时,还有附近村镇听说这里开了学堂,将孩童从数里外送过来上学的百姓。盖天下父母之心,都很相似,无不盼着自家孩子更好,所以听说有读书上进的机会,很多人便动了心思。
</br> 何况有着朝廷的补贴,又有林溪村出了大头,这里的学费不贵,林溪村外面人束脩稍多一些也有限,普通家庭咬咬牙也能负担得起。毕竟除了校舍和老师之外,上学的大头,总是在书本纸笔这些上面,学校想方尽量勤俭的同时,朝廷补齐了这些耗材,让教育的成本大幅下降。
</br> 在这些围观和送孩子来上学的百姓们中间,有个人混迹其中。
</br> 他领着几个孩童,有大有小,随着送孩子的人一起排队,按顺序将孩子递交到老师手里。周围的林溪村百姓们,都不认识这位老者,但见他和新来的胡老师见到后,胡老师朝其打招呼道:“章老叔,您也来了啊。”
</br> “嗯,来了。”被新来的胡先生称呼为章老叔的这位老者答道:“我来送他们几个上学,喏,这是他们的束脩。”说着便将一个大袋子放在旁边,自有村里热心人帮忙检视确认。
</br> “你们几个,且进教室等罢。”胡云对山神章淳带来的几个孩童说道。
</br> 普通人只以为是外村人送来几个孩子,却没想到,这看起来其貌不扬的老者,便是脚下云中山的山神,而这几个孩童,则是云中山里新近化形的大妖。他们只是看起来年轻,其实年龄比周围最老的村民都要大。
</br> 不过和胡云比起来,胡云才是更早化形且在人间混迹有成的前辈,单修为就高到不知哪里去了,而且他们几个也知道,这次来求学是难得的机会,所以都表现的和普通孩童一般,只是眼神灵动,四处观察。
</br> 毕竟上学这种事情,即使他们是活了许多年的妖,也没经历过,所以足够新奇。
</br> 随着山间晨雾散尽,围在这里的村民们也渐渐散去,送孩子来的家长们见胡老师走进改做教室的长棚屋,也纷纷离开,免得停在这里让孩子分心。
</br> 作为学校里唯一的老师,胡云忙碌的很,接待完家长、点数了孩子后,便给他们分配座位,开始授课。其实他有心在一段时间后,让妻子宋瑶一起来授课,毕竟都是同学,宋瑶的学识并不差,也能胜任课程。
</br> ………………
</br> 竹精惴惴不安的坐在木头条凳上,看着上面老师走上到石块垒成的讲台,开始授课。
</br> 虽然新近化形没多久,但在云中山现存的妖怪里面,他的经历堪称传奇。毕竟,他在未化形甚至未能人言的时候,便走了好远的路。这次旅程上,他一直很仓皇,可在同伴们听来,这更增加了他这番经历的紧张与刺激。
</br> 在天下四处躲藏的过程中,竹精也听到见到许多事情,谁会在意路旁的一颗竹子呢?增长的见识,让他变得沉稳了些许,虽然依旧挡不住认命回山的想法,但也为他化形铺平了道路。
</br> 化形后正迷茫的时候,云中山的山神找上门来,送了些生活用具,说是要认识下自己,还说以后要教自己下棋。
</br> 结果章山神再次来的时候,并未提及教棋之事,而是说道:
</br> “有好事,你有学上啦,且随我来。”
</br> “上学?妖怪也能上学么。”竹精当时就好奇地问道。
</br> “当然可以,我有个子侄,是山里一只狐妖,当初我就拜托朋友下山时,顺带送他去宁河府读书来着,如今已经学有所成。”章山神带着竹精往竹林外面走着,说道,“不过这次不是他那种情况,而是山里有了个学堂,你们真够幸运。”
</br> 路上,章山神给他解释了读书对修行的好处,还说这所新学堂的老师兼山长,正是自己那位出去求学的狐妖子侄。接下来,山神带着他在山里转了几圈,又寻了数个新近化形的妖,而后一齐带到山神庙过夜。
</br> 他坐在木板搭成的书桌后面,看着讲台上正侃侃而谈的狐妖,顿时心生羡慕。
</br> 竹精现在有了个名字。
</br> 倒不是他自己所取,对于名字一事,昨天章山神问到的时候,他很是茫然:
</br> “名字?”
</br> 见竹精对此没什么概念,章山神摇摇头说道:
</br> “每个人都有个名字,你可以给自己安排个姓氏,再取上个名字。”
</br> “我……不会。”竹精道。
</br> “唉,算了,我给你取个名字吧。竹姓太生僻,可以从草木之属找。唔……不如姓叶,就叫叶竹好了,你看如何?”章山神简单思索后,对竹精说道。
</br> “听上去很好啊,那以后我就叫叶竹了?”竹精很高兴。
</br> “嗯,你以后就叫叶竹吧。”章山神道。
</br> 将视线转回讲台上,竹精心中想,这就是自己的前辈大妖吧,果然风采让竹钦佩。这时候,旁边同坐一条长凳的孩童,轻轻碰了碰叶竹的胳膊,小声说道:“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我叫林附子,我爹是这临溪村村长。”
</br> “请仔细听课,不要互相聊天!”
</br> 台上的胡云先生,忽然看着两人的方向说道,于是叶竹和林附子一起缩了下脖子,认真听课。周围的同学们,见两人被抓了典型,顿时心中肃然,他们也都立刻坐直,集中精神听老师说话。
</br> ------------
</br> 第532章 【新皇城里新人皇】
</br> 自从见到林海之后,胡云马上便知道在仙栖崖上时,方先生对自己说“很快就会见到有缘人”是为什么了。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林溪村的村长林海,都符合赠予《瓦罐丹方》人选的条件。
</br> 但他并未着急将丹方赠出去,而是在林溪村的学堂教了月余后,选了个休沐日,上林海家拜访。
</br> 见到学堂的先生上门,林海立刻上来迎接,而林海的妻子,则将家里的孩子统统带出来,不管是正在上学的林附子,还是尚未到上学年龄的林细辛、林白芷,都拉到老师面前混个眼熟。
</br> 闲谈了几句,见胡先生似乎找丈夫有事,林海的妻子便带着孩子们离开这里,而后胡云才道明了自己的来意:
</br> “今日前来,却是有些私事。前不久有位世外高人嘱托我,为他的一本丹方寻个有缘人,及到来这林溪村,我才发现林村长于那位高人描述的条件,最为合适。今日来,便是要将这本《瓦罐丹方》相赠,也算了却此事。”
</br> 林海听的有些惊愕,不明白为什么村里新来的学堂先生,竟然能和世外高人扯上关系,不过他已经不再年轻急躁,加上做了一番事业见识广博,自是历练出一番气度。
</br> 接过胡先生递过来的书,林海简单翻看了下。
</br> 却见里面各种药方虽然配置稍显繁琐,但具体条件反而简单,甚至可以说“有手就行”,所需设备也简单,真像封面上那样,用些瓦罐便能做到,只是里面对药材的年份和质量等,要求较高。
</br> 但对于种植药材的林溪村来说,满足上面的药材要求,反而不算太难的事情。
</br> “果然很合适,多谢胡先生,顺便请代我像那位世外高人道谢。”林海起身郑重行了一礼,说道:“此丹方对林溪村确实有大用,我最近正在琢磨,在药材种植和加工之余,还可以做些成品的药膏药丸,以方便人们使用。”
</br> “毕竟,很多时候现买药熬药,远不如在家中备上两瓶药方便。只是一直没能切实去做。如今看到这本丹方里,许多用途广泛的方剂,成品都是膏或丸,真是雪中送炭。另外胡先生,既然那位高人将丹方送出,定然是以苍生为念,所以这本丹方,过段时间我会将其付梓,传播出去。”
</br> 对于林海的这种想法,胡云自然是连番赞扬,称其品行高洁,直将这个山村汉子夸得满脸通红。
</br> 而后,林海将丹方仔细收好,又呼唤妻子招待胡云用了饭,才亲自将其送到村口。
</br> 胡云现在已经在山神庙旁安家,他在林溪村教书时候,宋瑶则在山神庙旁操持,买砖瓦雇人起了几间房屋。他平常来往于山神庙和林溪村,都是走的官道,以免天天从群山峻岭里穿行引起不必要的注目。
</br> 从官道道林溪村的小路,已经被多年来踩踏、车碾,变得更加宽阔,村里人也常常修葺,走到村口林海闲聊道:
</br> “最近我和村里人盘算着,投些钱粮将这进村的路面重新返修下,免得下雨天湿滑泥泞,平时走起来也会轻松。”
</br> 胡云赞道:“我听一个长辈说过句‘要想富,先修路’,甚是有理,路通畅交通便利,自然会让一个地方更加兴旺。”
</br> …………
</br> 自从上次天下大乱到现在,已经有不少年。
</br> 新修建的皇城仍未完工,不过已经颇具气象,而且功能早已齐备。外城矗立高耸,内城也近乎合拢,繁花似锦,水绕城流。里面的宫殿更是高大巍峨,回廊百折,朱墙黄瓦,雕梁画栋。
</br> 作为首善之地,皇城里面的百业兴旺,天下无出其右。混迹在城中之人,万贯家私的不知凡几,官爵显赫的不知凡几,每日庸庸碌碌,或为名或为利,奔波不休。
</br> 开国人皇早逝,新君初立,便大赦天下,又加开恩科,文武百官为此耗费了许多精力。
</br> 这日,正开早朝,有朱衣重臣陆绍元闪身出列,行礼后对新任人皇奏道:“陛下,如今虽非春日,但也应下地劝耕,以彰教化。”
</br> “可。”皇帝点头。
</br> 立刻便有礼部官员记下此事,安排一切。
</br> 农为天下之本,刚刚继位的新君,首要便是在农事上做出姿态。因此,在东苑中专为皇帝留下的那几亩地,便有人群至,提前安排整个流程。
</br> 早朝毕,人皇与文武百官摆驾东苑。
</br> 自有朝臣奉上镀金小锄头,新人皇按照礼仪流程,接过锄头,象征性地在田中锄了几下草。然后文武百官齐动手,避开禾苗,将田地里的垄间杂草清理了一遍。旁边便有中书与史官挥毫记下此事,前者为了放于邸报广播天下,后者是为了记于起居注中。
</br> 天下百姓们吹牛时候,常常会说皇帝用的是金锄头,有识之士们往往对此大家嘲笑,不过有资格参与此事的人们才知道,人皇用的真个是金锄头,虽然是镀金,但外观也金灿灿。
</br> 劝农礼结束后,便是赐宴与简单封赏,而后文武百官才散去,自有苑中力士前来,重新将田地整理一遍,同时将人皇与官员们用的各种农具收拾放好,以备下次。
</br> 午后,新任人皇并未回书房里歇息,而是在东苑凭栏观鱼。
</br> 这时候,旁边有宦官凑上来,问道:“陛下,出发选妃的人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出发,不知道陛下有什么嘱托?按照什么标准去选?”
</br> 人皇略微思索后,说道:“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我的皇妃,头顶亮银盔,怀抱金凤凰,骑着土龙,手持竹尖枪,汝便让他们按照这个方向去找便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