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 第250节
</br> 百姓们会从这里获取生活必备品,交换产品,或者举行一些集体活动。
</br> 几十里路对于方长来说很短,几乎是片刻便至。
</br> 站在镇口,方长打量着这个小镇。
</br> 有条不算宽的官道在镇边穿过,上面有人和大车来往,紧挨着官道这这一侧,有许多支起来的棚子铺面,于旁边戳块写了字的木板就当招牌,类似的棚子占据了镇子挨着官道这一面的屋舍半数。
</br> 不过,最让他注意的,还是有许多携带着工具进出的人,听他们的交谈,这些人是河工。大部分河工们早已经完成了工作,回家过年去了,现在或许已经在春耕,只有他们留在这里,等待开春后进行扫尾工作。
</br> 其实并不算多,主要是将各种沟渠启用。
</br> 较深的主干已经在冬季趁着枯水时候连通了,剩下的差一点未连通的,主要是各种支线水渠,土方量不算高,也没什么危险,不过依然需要些人手。
</br> 听他们话中的意思,会等到土地彻底化冻时候,再行开通,正好赶上春日的灌溉。
</br> 方长忽然心中一动,朝某个方向走去。
</br> 他没有去找食肆,而是在街巷中间穿梭,周围的人能看到他经过,并不像以前开了“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法术那样视而不见,但是没有人会特别在意,只当是寻常。
</br> 他走到镇中一处宅院旁,这里门口有两个兵丁在站岗。
</br> 见到这个身着白衣后背长剑的人走过来,两个士兵略微升起了一丝警惕,掌心顶着腰刀首,上来询问。
</br> 方长微微行礼道:“且去帮忙通传,就说故人来访。”
</br> 士兵们心中很是疑惑,不过眼前白衣人看起来十分亲切,下意识便感觉不是贼人,所以迟疑了下,即进院通传。
</br> 而听到守门人的通传,屋中人心里疑惑,不过还是和下属们说了声,暂停了正在进行的会议,出来看看。由于不知道来者是谁,他并没有选择将来人请进来,而是自己出门迎接,这样相对来说更谨慎一些。
</br> 推开门,看到来人后他愣了片刻。
</br> 眼前的白衣人,让他一时间有些恍惚,而后思维跨过了这几年的苦累,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光。
</br> 他想起了威严又慈祥亦师亦父的师父,想起了亲密的大师兄,想起了可爱又时而犯迷糊的小师弟,想起了绿意盎然的南屏山,想起了山上的村庄和村边属于师徒几人的小院,以及那常年萦绕在院子里的药香,他还想起了修行的岁月,想起了只待过几天的仙栖崖,还有面前人的身份。
</br> “方先生,是您!”魏和高兴地喊道。
</br> ------------
</br> 第438章 【堂屋会议】
</br> 原来院子里的人,正是桑子平的二徒弟魏和。
</br> 当初桑子平与二徒弟魏和、三徒弟慕安宁一起在云中山做客,结果魏和与方长交谈之后,通过个巧妙的法子见证了本心,于是下定了思虑许久的决心,离开修行路,重入人间投身治水。
</br> 如今方长路过这里时候,忽然心有所感,知道对方就在附近,于是过来看看。当初魏和离开的时候,老友桑子平很是悲痛来着,还好对方也是有修持的人,未曾怪罪自己。
</br> 看到魏和开门出来,然后楞在当场,似乎陷入思考和回忆,方长一直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看着他。
</br> 见对方终于回过神来,并认出了自己,方长才对魏和笑道:
</br> “好久不见,魏和。”
</br> 看到方长,魏和很是高兴,他赶紧将方长往屋中让:“怪不得今日院旁树上喜鹊叫的欢实,原来是先生过来了,真是蓬荜生辉。昔日云中山上一别,已经有好几年了啊,先生风采依旧。”
</br> 方长跟着魏和走进院子,说道:“我还和崖上一样,整日间没什么事情。你倒是黑瘦了不少,看来这几年没少受苦诶。”
</br> 对此魏和也不讳言,他点点头道:“确实不轻松,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情,吃的不踏实,睡得不好,再加上放弃了修行体质降了下去,最初时候真是难以捱受。不过挺过去就好了,如今我早已习惯,这些也没什么,毕竟我这些同僚们过得和我一样,而且他们遭受了更久,只要事情能做成,就值。”
</br> 点点头,未及说话,眼前便有个约莫七八岁小姑娘从院子里横穿跑过,后面还追着个妇人,看打扮都是普通镇民。
</br> 前面的小姑娘表情严肃,紧紧闭着嘴,手里抓着截油条,跑在前面。
</br> 后面追的妇人气急败坏又痛心的说道:“你倒是吃啊,光拿着不知道吃,怎么笨成这样子!”然而小姑娘不理会,只是朝前跑,很快两人便窜入了旁边屋子,不再出门进院。
</br> 旁边魏和解释道:“这里每年都有大量河工做活,都是普通百姓,需要有个正经住的地方,所以只好在周围村镇借宿,付些钱粮当报酬,顺便让主家给置办伙食。”
</br> “今天的伙食是油条,镇上统一分配了油和白面炸,这东西有油水,吃起来香还顶饿。刚刚是这家的女娃,她总是将吃食拿在手里,不知道吃,后面的刘家嫂子是她小姨,正为此事着急。”
</br> 魏和将方长领进堂屋里,然后请方长上座。
</br> 这家堂屋还算宽敞,里面摆了两张方桌拼起来,充作长桌,桌上摆了两个旧茶壶,还有七八个杯子。方桌拼成的长桌两侧,两排黑瘦至乞丐样的人待在那里,一个个坐的很直,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
</br> 自从方长和魏和进来之后,他们便将目光一齐转过来,直直地看着两人。
</br> 魏和也找个地方坐下,而后拿了个干净杯子,边给方长倒茶边介绍道:“这些都是我的同僚,刚刚我们正在这里商议事情——这里条件简陋,没什么好茶,先生莫怪。”
</br> 转过头面向自己的那两排黑瘦同僚们,魏和摊开右手示意了下说道:
</br> “这位是方长方先生,算是我的长辈罢。他是方外之人,不沾世间事,我们继续讨论吧,不用避讳他。”
</br> 坐得靠前处两个人止言又欲,而后放松下来,继续刚刚话题。
</br> 方长也不客套,就在旁边坐着旁听,顺便品尝杯中粗茶。壶里的茶叶碎末较多,味道也显粗劣,回味涩且苦,但入口香气和滋味挺浓重,颜色也深沉,对于做体力活的人来说正正好。
</br> 魏和等人聊得话题很严肃,乃是关于接下来的水利工作,如何和春耕配合的问题,以及重中之重的防汛工作。再加上今年种植冬小麦的人家又多了许多,如何让他们中被新修水利设施覆盖的人家,也被关照到,也是新的挑战。
</br> 都是即将公开的内容,加上他们对于魏和的信任,也就快速的接受了方长是个“方外之人”的设定,将其当做了旁边的摆设,自顾自地商讨起来。
</br> 他们各自发表观点,十分用力的表达。
</br> 和刚刚方长进来时候,看到的那群不言不语的人很不一样,有时候他们的表情动作和语气,甚至有些激烈。包括魏和在内的与会人员,俱都抬高嗓门摆事实列数据,以佐证自己的想法。
</br> 方长还看到,有个魏和的同僚准备拍桌子,不过临时看了自己一眼,意识到屋里有客人,才将伸出去在半空的手收回去。
</br> 他们眉头紧皱,不停地思考,有时候活跃地发表意见,并据理力争,也有时候只是出言一句话,表示支持某人的观点。一切都基于理性,有着相同的理念,这让他们讨论的事务进展飞快。
</br> 最后,所有事情的计划商讨分明,任务分派到各人,魏和对收拾手边记录的下属们说道:
</br> “如此,接下来的事儿已经全部议定,若有疑问现在说还来得及,等回去后大方向便不能再更改,都要打起精神来,把接下来的工作整好。若是谁那里拉了胯,就和我一起,向利州百姓们谢罪罢。”
</br> 众人纷纷应诺,鱼贯而出。
</br> 他们都各自有自己负责的区片,并不在这个镇子里居住,刚刚只是临时来到魏和这里开会罢了。如今事情讨论完,他们连饭都顾不上在这里吃,便带着讨论结果匆匆回去。
</br> 接下来会是一段紧张的时期,也是落实整个冬天的工作,验证之前计划效果的时候,轻易放松不得。
</br> 魏和招呼方长走进院子,而这里的主家人们开始收拾刚刚的堂屋。
</br> 用过的茶壶茶杯被拿出去洗净,而拼在一起的方桌被搬开,其中一张放起来备用,另一张方桌被抹擦干净,就摆在堂屋,开始往上摆菜肴碗筷。外面日头已经到了中天,是时候吃饭了。
</br> 方长笑问魏和:“最忌几年感觉怎么样?”
</br> ------------
</br> 第439章 【魏和的新朋友】
</br> 他不是问魏和对这段生活的直观感觉,因为刚刚魏和已经说过,这段时间十分的劳累。
</br> 方长问的是,对于这几年的劳碌,魏和有什么看法。
</br> 当然,对于魏和的回答,方长已经大致能够猜到,不过为了足够的仪式感,他还是要问一下。
</br> 毕竟身为长辈,来都来了,不问点儿什么,总是感觉不得劲。
</br> 果然,魏和轻声笑了下,说道:
</br> “虽然很累,但这正是我想过的日子,每天一睁眼,就总有做不完的事儿,而且这些事情都和我的理想息息相关……这样已经足够了,不枉我辞别师父和师兄师弟,放弃了修行,来人间走这一遭。”
</br> “每天都过得十分充实,而且看着这片大地,在我参与之下,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安定兴盛,着实是件美事儿。”
</br> 听完魏和的回答,方长点点头,魏和的回答,和他之前想到的分毫不差。
</br> 接着他例行公事般,问魏和道:“那么你是否还会回去修行?你师父他们还等着你呢。”
</br> “我不会回去了。”魏和摇摇头,解释道:“我已经选定了自己的路,便要走下去,虽然这条路很短暂,但也不值得有什么怨言或者悔恨。恰恰相反,做这些事情,我只感到很高兴。”
</br> 估计接下来魏和会更加黑瘦,最终会像他那些下属也是同僚们那样吧,方长暗自想道。
</br> 许久未见,魏和外形和衣着上面,都越来越接近一名干吏的模样了,他腰间那块方长赠送的玉佩,依然散发着宁神静心之效果。方长记得,这块玉佩的原料,是当初刚上仙栖崖时,猴子孙云所赠的白玉。
</br> 云中山向来产灵玉,方长遇到最大的一块,已经被他做成了床,边角料还做了些玉盒玉佩玉簪等,如今还在他包里扔着,不知什么时候用上。
</br> 而且当初魏和离开仙栖崖后不久,方长和桑子平师徒二人挖碧玉塘时,又挖出来块商号碧玉,他用碧玉做了三枚玉佩,一枚戴在自己腰间,另外两枚送给了桑子平和慕安宁。
</br> 他又问了问大劫对利州的影响,得知利州百姓们的主要精力,还有州府财政,主要还是放在了理水上面。
</br> 于是同样被妖怪蛊惑到的利州知州,以及敌人们安插在知州身旁的妖怪小妾和师爷,没能改变这项绵延十几年的大工程。
</br> 因为上上下下所有人,都不肯答应在这个事情上有所更改。不管是既得利益者,还是普通百姓,亦或是单纯只为利民者,都对这项工程的持续有所诉求,所以无论敌人怎么尝试,都遇到了层层阻力。
</br> 这导致天下间乱起的时候,利州这里缺钱粮也缺人手,仗着利州的体量,自保有余,变乱的动力不足。于是利州在左近这些被大劫影响的州里,罕见的维持了较高的秩序,甚至依然在推行水利工程。
</br> 后面主家开始招呼魏和与方长两人吃饭。
</br> 不过他们两个,和借宿这家的人,并不一起进食。
</br> 身为河工中的一员,属于魏和的物资配给,是直接分拨到各个借宿家的,包括油盐米面之类,同时也会给这些提供住宿和做饭的人家一些报酬。各家都用分别做的方式,给这些河工们提供餐食,以示账务分明。
</br> 当然,作为指挥者,魏和分到的给养量要充足上很多。所以看到他有客人,主家贴心的多做了一份饭菜。
</br> 走到魏和的房间里,这家的女主人端着个小笸箩进来,放在桌子上。
</br> 笸箩里面是炸的黄澄澄的油条,四根一套,看起来就显得蓬松酥脆,模样很是漂亮。
</br> 却是因为分配到每家的豆油,需要烧开熟制,这样能够放置更长时间而不变质。于是正好趁这个机会炸些油条,这样把消耗掉的柴火充分利用起来,算是百姓们的生活智慧。
</br> 油条的味道好、滋味足,而且做它消耗不了多少油。唯一的问题是,这种东西吃起来太过顺口,哪怕有油水,干体力活的话也需要吃很多很多才能吃饱,不过吃饱了它之后倒是很顶饿。
</br> 而后,女主人又端来几个盘子,里面放着滴了几滴芝麻香油的细咸菜条,还有一盘炒萝卜一盘炒白菜,以及用小盆装的菜汤,因为有客人,还在萝卜里放了些油渣,在白菜里面放了个鸡蛋,在菜汤里面放了几根粉丝。
</br> “先生请用。”魏和递上筷子说道,“这里条件简陋,没法为您接风,不过今天的伙食比平常要好上不少。”他曾经在仙栖崖上住过,知道方长虽是修行中人,但生活尤其是饮食上面,很是精致,所以略带歉意。
</br> “这就很好了。”
</br> 方长笑道,他接过筷子,挟了根油条便咬。
</br> 油条刚出锅不久,热量还未散去,外皮酥脆中间松软,还带着一丝咸香味,最是可口。
</br> 旁边魏和也动了筷子,他就着咸菜丝吃了半根,将剩下的撕成段泡进菜汤里面,拿筷子压到碗底,使其浸透汤水,然后埋下头,呼噜呼噜吃的很香。方长发现,魏和的饭量,比在仙栖崖上的时候,大了许多。
</br> “魏老弟,魏老弟在家么!”外面忽然响起道声音,对方呼喊着魏和,从院门外毫不停顿的来到屋门前,推门便进来:“今天我可是掐着饭点儿来的,你得管我吃的,看我给你带来了什……诶,魏老弟你有客人啊,是我失礼了。”
</br> 来人外形是个瘦削的年轻人,穿着粗布青衣,手里提溜着两条肥大的鱼儿,走路风风火火但却有点儿摇曳生姿的意思。鱼儿被柳枝穿着,兀自摆动,看起来很是新鲜。
</br> 看到屋子里方长在,来人顿时收起了大大咧咧的语气,变得规矩起来。
</br> 魏和放下筷子,起身迎上去,并介绍方长给他道:</p>